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业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中国现代金融业格局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以四大国有银行推进股份制为突破,中国金融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金融业发展也存在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传统金融业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传统的金融集中服务于传统的产业,采用传统的方式、依靠传统的渠道、传统的产品,不能适应创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面对金融新技术发展,尤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金融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甚至在一定意义上面临生存的压力。
第二,在我国金融业深度和广度发展的过程中,信用不足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个制约更显突出。中小企业融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造成。其中,由于信用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机构无法识别合适的服务对象,或者不能正确地进行服务、产品定价,由此会导致服务缺失,或者需要依靠较高定价实现对风险的补偿。
第三,金融机构特质不鲜明影响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这个局面在今天依然存在。近些年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增长很快。我国大型银行在全球的排名不断提升,从英国《银行家》杂志2018年排名看,以资产计,前十大银行中,前四家均为我国银行机构。不过,从我国银行业来看,大型银行业资产占比处于下降趋势,中小银行占比是不断提升的。如中国大型银行资产在中国银行业资产中的占比在2011年为47.3%,2018年为35.5%,股份制商业银行由16.2%提高到17.8%,城市商业银行由8.8%提高到13.2%。无论是大机构、中机构、小机构,都很注重规模扩张。在规模扩张同时,不同机构的特色不鲜明,同质化发展非常明显,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我国金融供给能力的局限性所在。各机构太注重规模发展,没有坚守自身的特色,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导致了供给性不足的局面。
第四,金融机构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一些机构扩张存在不规范问题,治理体系不完善。从金融机构这个层面来讲,我国金融业发展应该更加重视机构种类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在很多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数量过度扩展,往往导致金融市场过度竞争,由此形成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
第五,从宏观效率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太快,金融资产规模持续扩张,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因此,我国边际资本产出比例是不断上升的,其结果是,我国宏观杠杆率不断走高。杠杆率过高肯定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情况下,中央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命题,非常必要。我们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方面,其一,要服务于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其二,在此过程中要形成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一,解决金融机构的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率问题。要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这是中国金融业走向稳健、强大的基石。在此过程中当然要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更高效的支持能力。金融机构的微观效益和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率应该能够统一起来。
第二,提高金融市场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从理论上分析,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有需求就能够创造供给。一般认为,目前市场对金融的需求很大,但金融供给不足。造成这种不均衡格局的原因可能是找不到形成供给的定价水平。一些金融供给的缺失可能是因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定价、风险的管理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如果能够提高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风险定价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则金融供给的很多短板就能够相应解决。
第三,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我国金融业要面向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内市场,也要面向更加复杂的国际市场。而我国金融机构在一些高端的产品、复杂的产品服务方面与国际同业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2018年底,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业资产占比为1.29%,很多人认为这个比例太低,说明其竞争力不强或因为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度不高。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体现了它们的战略选择,在一些外资银行看重的市场,比如在上海,外资银行主要业务的市场份额超过10%。在一些高端产品服务方面,如理财产品、衍生产品、跨境业务服务方面,外资机构的占有率是非常高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金融机构会加大走出去力度,但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人才积累、经验是不是足以能够支撑我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走出去?现在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不能仅仅靠我国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而是需要我国金融机构能够联合国际的金融机构、动员全球的金融资本,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实施。没有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的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不可能达到在全球进行金融资源动员的能力。
具体来看,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要实现金融与实体的良性循环,避免“脱实向虚”。我国近几年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最高达到7.8%,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都是属于很高的水平。金融业增加值有多少是因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所必须、有多少是因为“脱实向虚”导致的金融链条过度延伸所形成,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在金融匹配度方面,贷款投放在企业、个人、政府之间配置,在大、中、小企业之间的配置,需要协调发展;我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协调发展还不够,一方面我国宏观杠杆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金融对新经济的发展支持不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创型企业支持不够。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直接金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提高应对高水平开放的金融服务能力。从服务企业走出去来看,我国企业走出去,远远超越我国金融机构的辐射范围,我国企业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有投资经贸关系,但我国金融机构大概只覆盖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使机构覆盖到,但有些产品和服务还不能跟上。
如前所述,外资机构在我国银行业中资产占比为1.29%,外资在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占比为2%左右。很多人因此认为,中国市场开放是不足的。简单地从宏观数据上与发达国家来比较,是不科学的。基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所需,我们要正确地评估,我国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开放水平,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市场特色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从而,推进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要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确保金融体系稳定,需要注重几方面工作推进:
第一,从金融总量来看,毫无疑问要坚守金融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使命。不管是推进金融改革、金融业开放,还是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新的产品,创新服务方式,都要服从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说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真正地把它持续作为一种理念坚守,并反映到政策制定和金融机构的具体行为中并不容易。或者因为政策的偏差,或者因为市场的利益驱动,都可能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甚至导致金融泡沫的形成。
第二,形成更加合理的金融结构。我国环境和特色体制延伸出来的金融结构体系,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结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结构,包括大型机构、中型机构、小型机构的结构,都应服从于稳定和效率的需要,要考虑到中国的法律、信用环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要考虑到我国七十年建国史、四十年改革发展史的经验教训。我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很短,只有三十年商业银行发展史、三十年资本市场发展史,这些独特环境和条件,衍生出的经济与金融、金融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契约合作、信用合作关系,与其他国家、与国际市场有很大差别,所以,一定需要有中国独特的格局。
第三,监管规则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和变革。监管的基本使命是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但监管对新技术的包容程度会影响到创新进度。如果没有包容性的话,可能导致我国金融体系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导致金融体系被时代所抛弃。而如果过度放松的话,有可能会导致金融乱象、金融风险的出现。
近些年来我国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并不断与国际接轨,但在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兼顾我国市场特点和真实的风险状况,才能更有利于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国际监管规则调整越来越复杂。对我国银行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TLAC规则的落实会大幅提升我国未来银行业的资本充足要求,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的压力非常大。另外,最近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调整,也会造成我国银行业成本大幅度提升。从开放来看,我国市场越来越开放,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走出去,所以我们面临的监管环境越来越复杂。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在国际监管规则方面也应该有我国的话语权,要体现出中国特色。
有三个金融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探索推进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关于宏观杠杆率,到底什么样的宏观杠杆率是合适的,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是有不同答案的。第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对企业公司治理和融资效率方面影响,因每个国家环境不同而不同,在中国是什么样的状态?第三,如何确定有效的市场结构,市场的高效竞争和市场稳定的一个前置条件是要比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在我国需要保持什么样的结构?这几个问题研究,对我们认识现在以及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结构、功能的进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