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益人马克病重陷入困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他们在救助别人的同时,往往忽略自身权益。当他们有困难时,该怎么办?
9月9日,由爱德基金会、原北京恩玖信息咨询中心等组织共同发起的恩久关爱基金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关注和救助公益人的基金,以帮助突遭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困难的公益从业人员渡过难关。
基金发起人之一、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表示,一方面希望更多公益组织加入共建基金,实现自助自救;另一方面,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公益人的权益保障,以推动政府建立健全公益人社会保障制度。
马克催生首个自救基金
马克,本名祝启武。11年来,不间断地投入到救灾、助残、扶贫等各类慈善公益救助中,帮助超过1000名孤儿、留守儿童。
9月5日,马克因病重住进广西一家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呼吸困难、高烧、休克等症状,还曾一度心跳停止,至今仍处深度昏迷中,经医生诊断为浓毒血症引发全身多器官损伤,约需40万元的治疗费。
据救助马克小组成员介绍,高昂的治疗费对于收入不高、积蓄甚少的马克而言,是极大的困难。
随即,一场救助马克的行动在全国公益界内展开了。
9月7日下午,广西十多家公益组织联合发出为马克募捐的呼吁信,引起广泛关注。
曾受马克帮扶过的几个麻风康复村的老人得知后,也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拿出钱,自发为他捐款数千元。
“不能让公益人倒在这条自己曾经为之奉献的公益路上。”得知马克的情况后,丘仲辉觉得是时候成立专项基金来关注公益人自己的权益了。
9月9日,爱德基金会“恩久关爱基金”在南京正式成立,基金旨在帮扶那些突遭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困难的公益组织从业人员渡过难关,这也是全国首个关注公益人权益的专项基金。
首批创始资金来自于商玉生创办的长期关注民间公益行业发展的原北京恩玖信息咨询中心。丘仲辉表示,基金将先期为马克捐赠10万元治疗费用,后续捐赠视马克病情发展再做决定。
基金由公益界共同管理
至少业界应该采取措施来帮助他们自救,并且需要一个专业机构设立常态的、专业的模式和渠道来提供个案救助和支持。
在得知马克的消息后,“恩久关爱基金”几乎是当天就成立了,但这并不是拍脑袋的决定,早在多年前,丘仲辉、商玉生、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以及万通基金会秘书长李劲就因公益人自己的权益保障问题而走到一起。
随着公益行业的发展,像马克这样的情况在公益圈内并不少见,有的志愿者在地震等灾害救援中遭遇险境,有的基金会项目人员在偏远山区考察时突遇车祸,有的公益人则因劳累过度而患上重病。
梁从诫的境遇让徐永光至今难忘。1994年,梁从诫辞去公职创办民间NGO自然之友,从一个有社会保障的公职人员变成了一个无任何保险保障的民间公益人,在生活、医疗等方面都遇到一定的困难。
“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业内的议论,像梁从诫这样的公益人,如果出现经济、生活、医疗等困难怎么办?”徐永光说。
对此,丘仲辉也思考许久,十多年前,爱德基金会的地方项目人员到项目县考察时发生了严重车祸,导致一人瘫痪,多人受伤。
庆幸的是,丘仲辉在和该项目合作伙伴商量后,为受伤员工申请到一笔资金并设立专项保险,用于保障员工的晚年生活。
像这样得到救助支持的并不多,丘仲辉说,公益从业人员,尤其是草根组织,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公益机构自身也鲜有能力去解决员工的困难,“在当时,最有效的办法也只是通过媒体报道,向社会求助,宣传多了,捐款就会多一些。”但这并不是长久有效的办法。他们为帮助他人奔忙,到自己深陷困境时,却常常面临求助无门的情况,丘仲辉认为至少业界应该采取措施来帮助他们自救,并且需要一个专业机构设立常态的、专业的模式和渠道来提供个案救助和支持。在与商玉生、徐永光等人商量后,一致决定成立基金来关注公益人自己的权益,基金落在爱德基金会。
据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凌春香介绍,这是公益界自己的基金,希望各基金会、草根NGO率先为基金捐款,实现自助自救。为了达到共同管理的目的,基金还将成立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公益机构、业内专家及资助方等组成,共同制订方案,监督管理,为自己服务。凌春香同时表示,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也欢迎社会各界一起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公益人基本权益和保障。
资源少致公益人权益受损
公益这个行业就是比较穷,尤其是草根NGO,又要发工资又要建社保,非常困难;应该让社会知道,公益机构和公益从业人员,也需要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保障。
早在2010年,南都公益基金会就曾发布《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约90%的NGO从业者的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而近四成公益组织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
究其原因,徐永光认为,首先就是资源短缺,因为公益这个行业就是比较穷,尤其是草根NGO,又要发工资又要建社保,非常困难;再有就是公益从业者的权益没有得到重视,业内自己首先就没有重视,往往饿着肚子做事,应该让社会知道,公益机构和公益从业人员,也需要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保障。
“有些公益机构甚至以‘零管理费’来为自己招揽资金,挤压草根机构生存空间,这已属于不正当竞争。”丘仲辉说。
“这关乎公益从业者的尊严,自己都不重视,别人甚至政府更不会重视。”徐永光说。
2012年12月11日,民政部印发关于《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该方案,中央财政将拿出2亿元左右购买2013年社会组织服务。
但其中一条“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从项目经费中提取管理费”的规定则引起了业内广泛争议。
丘仲辉表示,政府能够拿钱购买社会服务是有积极意义的,应该为此欢呼和推动,但这还不够,既然是项目就需要管理,既然要管理就需要资金和人力投入,这个道理任何人都懂。公益项目同样要管理,甚至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而且一些服务标准规范也需要成本。
“比如老人服务,一个护理员服务的老人最多不超过多少是有标准规范的,自闭症孩子的服务也有规范,一个老师不能超过几个孩子,这样的规范保证了受益人群接受服务的质量,但也使人头费用不断增加。这些人要养家糊口吧,专业能力要提高吧,这些钱怎么来。如果这些钱不给,最后换来的只能是技术下降,服务下降,能力下降,我们也不希望这样的社会服务。”
丘仲辉说,这样的情况下,草根机构面临巨大的挑战,生存状况越来越差。为了生存,不少机构甚至关门,不少人不得不离开公益行业。
徐永光进一步表示,让社会组织饿着肚子去做公益项目,既不通情理,也不专业。“这些从政府的政策导向上就是歪的”。
“社会环境刚刚开始,一方面,我们要理解,不能太急躁,一步步往前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自己重视,争取得到政府的关怀。”丘仲辉说。
期待社保制度全覆盖
各界应该一起努力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相关政策或立法,建立和完善公益从业者和志愿者的社会保险、生命保险、医疗保障制度。如今,不少草根组织依靠自己的使命感在坚持着。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成家、生育,如果对于低廉的待遇尚且能忍受的话,那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该怎么办?
在丘仲辉看来,这种严峻的生存现状如果得不到改善,他们终将离开公益行业。如何让公益从业人员在做公益时,安心、踏实而无后顾之忧,是整个社会和公益界努力的方向。
丘仲辉说,恩久关爱基金的设立只是第一步,通过这样一个模式让政府、社会各界和公益从业者重视公益人的生存状况,动员整个公益行业一起为基金添砖加瓦。同时也起到一个昭示作用,就是告诉大家公益行业是做关爱人的事业的,对自己的从业人员更应该有人文关怀精神,这样不仅能留住人才,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但仅靠基金的这些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商玉生也坦言,基金的作用是救急,更多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倡导社会各界参与进来。
对此,徐永光建议,归根结底是各界应该一起努力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相关政策或立法,建立和完善公益从业者和志愿者的社会保险、生命保险、医疗保障制度。
“比如志愿者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可以通过商业途径办理意外保险,但他们中更多人往往舍不得拿出资金为自己购买一份保险,这就需要政府能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给予他们一个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