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数据”这个概念正在以飓风版的态势席卷我们的生活。从互联网到金融,从餐饮到文化产业,似乎只要标榜上“大数据”这个概念就一下子变得高端大气。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分享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在微博微信社交网站上传自己的自拍,或者发布转载代表自己心情的状态日志。那它又被赋予了哪些内涵与文化呢?它与公益又有怎样的交叉与联系呢?
------------------------------------------
仁的核心
2000多年前,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上课,一个弟子问:“何为仁?”孔子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常说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那么这个主流的核心就是:仁,仁的核心就是分享。
共享、分享或共同分享,都是指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从几年前的BT、开放式源码、维基百科等到现在的微博转发、朋友圈分享、智能手机上的免费游戏,共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认知盈余”是这种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什么是“认知盈余”,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吃饭拍照技术含量很低了,要是在某个活动上突然发现了男神或者女神,然后赶紧合张影,在一秒钟内,用某款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人人、状态、豆瓣新鲜事等地方,一分钟内让其余小伙伴们发出羡慕嫉妒恨的评论,虽然这种做法比较邪恶,但是他们把男神女神分享给了小伙伴们,你不是个小气的人。而在互联网上分享也是一种比挤北京地铁还有人气的行为,新浪微博上海量的图片、优酷上巨量的信息流、甚至百度百科上1小时的信息量超过了世界百科全书几十年的积累,这些都是来自于网民们利用自己的空闲的时间、技能和资源去分享、去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翻墙越狱,但是中国网民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依然让国内互联网的世界丰富多彩同时还具有中国特色,挤垮了一个又一个国际互联网巨头。
分享的核心
根据心理研究专家德华.德西的基于无数案例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性的,为了兴趣而做事和为了报酬而做事是截然不同的。用普通话来说,分享的核心就是基于用户对某个产品、某个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用户分享的是自己使用该产品的喜悦,以及与他人在分享过程中交流的喜悦,它不因分享是否有酬劳而改变。
以知乎为例,用户在知乎网上提出一个问题,并发表一些自己的理解,第二个用户看到了,主动进行评论并加入自己的理解,第三个第四个用户也看到了,也积极参与了,最后有很多用户都积极参与了,并通过投票选出来一个大家最认可的解释,甚至很多人分享到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网、QQ空间等不同的渠道。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用户都没有收到任何酬劳,甚至还要付出手机流量费用,这一切参与和分享都是基于用户的一种喜悦感。
乐于分享
当一名用户分享了某个内容以后,获得的荣誉感(或者叫存在感)是什么?分享一张图片,会有很多人评论;分享一首歌曲,会有很多人都喜欢它;分享一段视频,会有很多人转载,用户在分享之后看到有人参与进来,就会获得一定的荣誉感。有句话叫:宁可臭不可闻,也绝不默默无闻。各种晒、各种秀、线上和线下的分享会讨论会,都是互联网时代对知识、技能、资源的分享。甚至在爱志愿网上,分享一份技能或者空闲资源,就能为公益项目筹集善款,享受服务捐赠的支持者为分享者捐款。如果只是一个纯内容输出的平台,而不重视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那么用户就难以获得存在感和荣誉感,这样的分享是不能持续的。所有的这些分享也都在云计算下,成为了大数据里的一部分。
互联网精神的本质
基于平等和分享的互联网精神,知乎、果壳网等一大批优秀的网站笼络了几十万的粉丝群。小米手机的成功更是让无数手机厂商终于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但是无论怎么学,那是学不到的,一个就是互联网精神的追随者,一群仅仅是立起了互联网企业的牌坊。富士康因代工而成名,也同样受制于代工,无论怎么高喊打造成互联网企业,都不可能变成小米或者白菜,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企业。余额宝的屌丝逆势高富帅的全过程仅仅用了不到半年,又是狠狠打了金融高富帅们一巴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未来大部分可能会变成互联网金融产物下的代工厂,从本质上来说,天弘基金愿意与广大用户分享收益,即使钱很少。好几位互联网战神级人物都放弃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不现实想法,纷纷发出“得屌丝者赢天下”的互联网时代的追求。“不患寡而患不均”,2000多年前的文字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振聋发聩。
云计算和大数据
传统数据局限在一定范围,比如银行的金融交易活动、运营商的计费信息,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类公司的大量用户信息。但今天,除了线性的交易型数据之外,来自百度、新浪微博、人人网、优酷等社交、搜索网站和娱乐网站的用户生成的信息,则产生了随机的、发散的、弹性的、爆发式的大数据。相较于传统数据,这种大数据更能反映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而在云计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才让大数据变成可能。这也催生了公众对社会慈善的新要求,如果不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互联网传播和分享行为,郭美美、卢美美还是关注慈善的青年领袖人物,谁也看不到某基金会的小数点,更无法短时间内搞清楚前因后果。
慈善就是分享
同样基于互联网精神,免费午餐公益项目才成为了国内民众小额捐款比例最高的公益项目。也许你没有捐过钱,但是你可能转发过、分享过,其实,只要你参与了,无论是不是捐钱,就是做慈善,通俗点说就是积德。因为传统慈善是鼓励捐钱捐物,而且是有钱人拿出钱来修路筑桥,互联网时代了,做慈善有很多新方式:你可以参加壹基金的慈善跑步,让周围的朋友为你捐款加油;你也可以在爱志愿网上捐出技能和空闲资源,把收益全部捐给一个公益项目,还能认识新朋友;你也可以购买慈善音乐会门票,收入捐给公益项目;拼车拼房搞团购,省钱交友减排放;自助旅行,搜搜驴友贡献出来的真实攻略,再去搜搜沙发客里捐出来的沙发,成本大大降低,你能说驴友们不是做好事?出差在外,京城限号,又想开一部好车,不用找关系借个车啥,都是情面,花点钱,汽车租赁公司各种车随你挑,从分享的角度来说,创建这种商业模式的人也是做好事,因为节约了社会资源,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就是慈善。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都开始出资采购公益机构的社会化服务了,普通人参与慈善,实在是太容易了。无论你是分享公益活动的信息、分享自己的技能、分享诸如沙发和闲置空间等资源、在爱志愿网举办的线下分享会里分享你对某个行业的深刻理解,这些都是做慈善,都是做公益。在这个云计算和大数据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除非你看不到这篇文章,否则,你一定就是一名慈善的参与者。
每一个转发的小伙伴,都是在分享一份善良。
新型公益我参与,捐献技能,购买服务,尽自己所能为公益加油。
一切尽在爱志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