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作者来信:雾霾治理应当是我们的共识

       近日,一部《穹顶之下》成为了网络中热议的话题,讨论也从线上蔓延到了线下,点赞、质疑甚至非议的声音皆纷至沓来。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环境保护并号称以此为“志趣”的人,于我而言,该片中所呈现的知识与事实只是最基本的常识概念,同样,由于一直“混迹”在这个领域,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所以片中的一些观点,我也持有保留态度。但是,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我对于《穹顶之下》的欣赏与赞佩。

       当看到视频发布的十个小时之内,微博、微信都被其刷屏,我便意识到了该片的意义绝不是类似于“文艺片”,在业内群体中展映,供专业人士对其科学性和思想性评头论足,而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商业片”,通过极具“煽情”效果的叙事手法、充满震撼力的拍摄技巧和绘声绘色的讲述,来为公众展现雾霾的“前世今生”。

       关于雾霾,无论业内如何争论,但也都对其危害性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然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这样的共识并未形成。学术界通过大量理性、严谨的研究所得出的那些冷冰冰的数字,似乎并不能真正触及公众的灵魂深处、唤醒公众沉睡的心灵,公众依旧在扮演着雾霾的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双重角色。然而,《穹顶之下》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以及温情脉脉的感性叙事,则能够恰如其分地将一个科学议题“转译”为一个公众可以身临其境的话题,作为一个媒体人,柴静以其最擅长的方式做了她该做的事。

       围绕《穹顶之下》而产生的质疑和非议无非有两类:一种是对于片中的一些具体观点的批判,另一种则是对于柴静本人的攻击。后者已然偏离公共讨论的基本议题和伦理准则,权且将其视为一种“噪音”,无须理会,以防议题的发散与偏移。而前者是关于具体观点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实则有一个最起码的底线共识:雾霾问题亟待治理。其实,骂也好,赞也罢,都是围绕着细枝末节的具体问题或是衍生于主旨之外的八卦话题,专家和公众对于《穹顶之下》的核心议题,即“雾霾问题亟待治理”这样一个“实然”命题应当并无异议。而这就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围绕这一共同目标,每个领域、每个组织、每个个体都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去为之而尽自己的一份力,相互修正、共同完善,在磨合与互补中趟出一条可行的路径,这或许就是公共治理的题中之义。毕竟,没有人可以掌握治理国家的全部知识,但是每个人都拥有建设国家的部分能力,并不是要将这些能力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而是根据时间和空间存在的可能性将它们粘合起来,充当这种粘合剂的,就是“共识”。

       反观那些对于《穹顶之下》中观点的科学性的质疑,往往来自于一些较为资深的业内人士,他们所提出反对声音,正是源于其精益求精甚至有些“钻牛角尖”的专业性格,仿佛担心该片的广泛传播会对公众和决策者造成误导。实则不然,公众的目光更加聚焦于雾霾的危害和防护等常识性问题,至于决策者,更不会将一部纪录片作为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据。正如同济大学诸大建老师所说,“柴静对中国环境问题讨论升级的作用不能低估,柴静对中国绿色发展的科学分析意义不能高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运作,提出一个人人都关心、人人能参与的有争议的开放性问题,唤起公众的集体意识,凝聚民意基础,这才是该片的最大意义。传媒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运作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记者,柴静所做的正是学者们所不擅长的,二者形成互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既然目标一致,那么就应当少一些“眼瞪眼”、多一些“肩并肩”。让每个人都能够发声、每个行业都能发挥其专长、每个领域都能遵循自身的运作逻辑,这应当成为环境治理、乃至于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当然,视频的发布时间与“两会”召开、新环保法实施满两个月以及环保部新掌门上任等重要事件节点,形成了一定的重合,似乎是某种巧合。而我宁愿相信这是资深媒体人柴静的“有意为之”,多种传播技巧的叠加,使议题在争议中发酵,激起更广泛的关注,为政策的变革凝聚共识。政策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需要高超的运作技巧,尤其是在凝聚共识方面。唤起最大多数人的共识,尤其是那些由于利益、认知或信念等因素,与我们目标不一致的人的共识,将能够使变革的阻力弱化,甚至于最小化。就此而言,柴静已然获得了成功,一个广泛的共识似乎正在凝聚成型,官员、专家、代表委员们所应当做的就是接过柴静的接力棒,顺应民意的潮流,将公众的期待转化为政策变革的动力,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得以重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共识  共识词条  来信  来信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应当  应当词条  作者  作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