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扶贫还是别忘了“市场”的方法,别老想靠权力

       这一段时间接触到了一些社会组织做的项目,包括济贫扶困,精准扶贫的,听到一些抱怨。比如精准扶贫中精准填表,一张表填四、五次都不合格,各方把表格踢过来踢过去反复签字,弄得基层干部和贫苦大众不厌其烦,又无可奈何。唉,靠“笔头”计算出来的脱贫有多少可靠性,天知道。

 

 

       其实,中国之所以实现了大规模脱贫,还是靠农民工大规模外出打工,一个月1000、2000、3000,或以上的工资收入对农民家庭脱贫功不可没。没有这样的外出打工,就靠守着自家一亩三分薄地绝对不可能实现这样大规模的整体脱贫。而且有工资收入计算的脱贫绝对可靠,不用把表填来填去的,而且不用动员那么多基层资源扶贫联系单位,以及去“烦”或打搅我们的现在不扶也还饿不死的贫困农家。别老去敲他们的门,让他们虽然没钱,可以至少安静地睡睡,自己谋划自己的事,别让人老来干涉自己应该怎么生活吧。

 

       案例一:北京各社区都有回收旧衣物的箱,收到的旧衣服中比较旧的会处理,比较新的会洗涤整理成二手衣,经民政联系,委托第三方拉到贫困村去送给贫困人家。但费心费力送去以后,农民们不喜欢要,他们更喜欢要钱和新衣服;来帮忙的村干部和当地干部也不怎么喜欢,没事拉来加班是做贡献,没钱还贡献时间,干起活来懒洋洋的。真是热脸碰上冷屁股,这批二手衣的成本不说,远道而来的运输费不说,第三方人力、物力不说,免费赠予还出问题了。与此不同的景象是,在北京原来的还有集市(现在没有了,或很少了,因为被整治取缔了)中,有卖几块钱一件的衣服,或十几元一件的衣服,居民们都争相购买。那为什么这样的衣服不以低价或免费方式在某地找到营销商,要求他们以非常低价方式出售,以市场方式找到可以使用的家庭。只要出钱买的,哪怕低价买,他就会穿,不会浪费。退一万步讲,如果非常低价都卖不出去,那么就说明二手衣不行,没人要了,或找的地方不对,得换地方。如果都不行,那干脆回收处理了,不要再费心思,成本去弄什么二手衣。

 

       案例二:村扶贫出现村干部不积极的情况。一旦被选作为扶贫村,村干部身上的责任就大了,事情就多了,他们自己多数是升不了官的,也不会因扶贫自己财富就增加了多少,所以积极性不强。当然,如果政府部门要完成任务要求他们做,他们不得不做,但说好的是配合。特别是一些社会资源要进来,更是增加他们工作负担,更不愿意。社会组织感到这些村干部做了事,又不纳入工作考核,肯定不积极,那他们也没办法。这些靠行政资源去扶贫不仅占用大量行政资源,而且给村里带来的是“压力”。这样的扶贫“成本”相当高,而且进行一时的干预,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多数不在点上,到时一撤,生活很容易回到从前。

 

       案例三:农村扶贫出现村干部积极的情况。一旦被选作为扶贫村,村干部接收的资源多了,就想方设法分给自己那一姓的,而不分或少分给其他姓的家庭,造成村内更大矛盾。就因为村干部有这样的“特权”,一些地方选村干部,两姓人打破头争当村书记,问他们为什么争,双方回答都是:想为村民实实在在做点事。真是绝妙的讽刺,其实就是那点利益和家族关系在作怪。

 

       其实,还是应该在全国或各省建立基本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这些(包括城里、村里)的贫困家庭发可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最低月度保障金,像领工资一样,登记上就发放,这比派驻村干部、拉项目的成本低多了,而且滋生腐败的可能性小多了,而且,操作起来也简单多了(尽管在农村也有一些腐败,但至少机会小多了,而且发的钱有问题以后也好查,真正做到可以终身问责)。这样,贫困户可以有保障的收入,生活持续(当然低水平),绝对贫困消灭了。如果他们拿了最低收入,但不想挣多的,好啊,你就这样过,只要你在贫困线下,我们就发最低收入给你,我们责任也尽到了,没有多的。如果想要挣更多的,而且也挣到更多的,也欢迎,这样虽然最低生活费没了,但过得好了,有面子和里子了。所以,政府只保证你死不了,之后就是开放,让你自己决定怎么生活,市场摆在那里,你去闯。而现在这种靠行政方式,浪费大量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扶贫终究是在走弯路,真实效果很难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想  老想词条  扶贫  扶贫词条  权力  权力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方法  方法词条  
公益

 互联网时代的NGO责任感

12月的哥本哈根,寒风习习。在一次关于呼吁全世界关注其后变化的游行中,游行的组织者之一——绿色和平组织在哥本哈根架了一个大帐篷,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行者,在这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