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欺凌现象日趋常见。在中国,每四名青少年中,就有一名遭受过网络欺凌*。
*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2019年度有关儿童上网状况研究的初步数据
遏止网络欺凌需要应对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杜绝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言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对网络欺凌问题十分关注,并呼吁青少年在网络交流时不要恶语相向。“我希望每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之前都能想一想,屏幕那头收到信息的人会是什么感受,他们会不会因为这句话而受到伤害,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我呼吁大家要三思而行,一起终结网络欺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在中国开展了全球儿童在线研究,在参与调查的3400多名10-18岁学生中,约24%的被访者表示曾遭受过网络欺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现,在参与调查的高中生中,三分之一曾遭受网络欺凌,而在初中生和小学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此外,农村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的比例为27%,城市青少年的比例为21%。
在网络世界中,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区面临的暴力往往通过短信、图片、视频、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和社交媒体进一步放大。青少年之间的网络欺凌存在诸多诱因,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欺凌造成的伤害极其深远,因为它可以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且对于所有涉及其中的人而言,这些伤害性的信息都难以真正彻底删除。遭受网络欺凌者可能会感到孤独,觉得被社会孤立,进而产生自卑和抑郁情绪。
——————
从前,受到欺凌的儿童可以通过回家和独处躲避这样的侵犯和骚扰,但如今,数字世界却没有为儿童提供这样的安全港。
——《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
——————
欺凌是指故意且重复发生的对他人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在实际存在或感受到权力失衡的情况下,遭受欺凌者感到脆弱且无力保护自己。当欺凌发生在网络世界,如通过电脑、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传播时,这就被称为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所涉及的形式包括通过数字平台,如社交网站、聊天室、博客、即时消息应用程序和短信,以文本、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发布电子信息,意图对他人进行骚扰、威胁、排挤或散布关于他人的谣言。有时这些行为是以匿名的形式实施的。
遭受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感到沮丧、孤独、焦虑、自卑,且学业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是以这种行为发泄挫败感、屈辱感和愤怒,或是希望以此获得社会地位。他们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危害。
旁观或目睹他人被欺凌者能够对这一情形产生影响。通过帮助制止欺凌行为,他们将带来正面影响;而对欺凌者的怂恿或纵容将带来负面影响,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校园暴力有多种形式,欺凌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与网络越来越紧密地相连。因此,即便下课后,学生也仍有可能处于课堂环境中。很不幸,这意味着即使他们步出教室,校园暴力也不会终结。
曾经仅靠一扇家门就可以挡住校园欺凌者;如今有了社交媒体,欺凌行为可能会跟随儿童和青少年回到家中。若要改善年轻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处境,我们就要同时关注他们在线上和线下所处的环境。
网络欺凌的伤害严重而深远。这是因为,它可以在网上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且对于所有涉及其中的人而言,这些伤害性的信息都难以真正彻底删除。与线下欺凌不同,网络欺凌可能随时随地跟随着遭受欺凌者,让他们长期被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
与其他学生相比,遭受网络欺凌的学生更有可能逃学,他们的学业表现也更可能会下降,自信更低,还可能面临更多健康问题。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网络欺凌甚至导致了自杀。
在网络欺凌中,实施欺凌者可能隐藏在无名的个人档案后,也可能伪装成他人,仅靠一下点击,就能将暴力的、伤人的、羞辱性的言论或图像传播开来,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发生的。
此外,此类内容一旦发布就极难完全删除,这增加了遭受欺凌者再次受害的风险,使他们难以恢复。
网络儿童保护的最终责任人是谁?
网络儿童保护应是多方共同承担的责任。照料人、家长、学校、政府、执法部门、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