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在其《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写到:“人类生活的每一天以及个体漫长的生命史,充其量是一座永远无法完成的雕塑上的一点细小的确凿的痕迹。这些无数的痕迹汇聚成为我们今天所经历过的巨大变化。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可遗传的自发变异是这种转变的介质和它出现的前提。其中,突变载体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即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范围内,我们也无法理解物种的起源和选择的趋势……对于我们而言,我们自己既是斧头也是雕塑,既是征服者也是被征服者。一个真正持续不断的“自我征服”在个体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文中指出,认识突变载体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在理解物种的起源和选择的趋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观点应该得到了全部,至少绝大部分生物学者的认可,因为当前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重心是生物体在微观(分子水平)和宏观(个体或群体水平)上的变化对生物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生命活动的影响因素,简言之,就是探究生命是什么这一问题。经过无数研究者的努力,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知道了某些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转录和翻译的调控机制,信息在细胞内、细胞间或者个体间的传递和响应机制,某些病症的影响因素,物种之间(如病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人体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互作等)的互作机制等。就像引文中所说的斧头和雕塑,当前我们的研究重心在“斧头”和“雕塑”上。
我们在为取得的这些成果大肆庆祝时,却也感觉到越发的疲惫、恐慌和迷茫,因为暴增的信息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越发的明朗。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缺乏对所得结果的进一步思考,即探究所得结果发生的动力、原因及进化的方向等。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也已明确了参与光合作用的各个组分并解析了它们的结构,还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等。然而,光合作用为什么会在自然界中发生?是什么力量驱动光合系统中的各个组分组成一个可以行使光合作用的系统?光合系统在自然界中的演变方向是什么?
总之,作者认为现在是时候该将我们的研究重心从探究“生命是什么”向“生命为什么”这一问题转移了。换句话说,就是该将“生命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原因、动力及进化方向”作为现阶段的研究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