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维,要求除SCI论文外,还应有一定比例的国内期刊文章,看似合理,实则不然。
国内专业期刊数量有限,尤其是国家级刊物。落到具体学科上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学科的国家级刊物通常只有一个。一些国内期刊为了提高地位,已经变成SCI刊物。尽管各高校有自己的学报,但中文期刊为数不多仍是现实。
一般国内期刊以月刊为主,也有双月刊,季刊。每期篇幅有限,也就10几篇容量。若国内大学师生都投稿(一些高校规定研究生毕业前必须有公开发表的论文),可想而知,根本容不下这么多投稿。
国内专业期刊,大多由专业学会的理事们组成。因此稿源的录用权基本上由他们决定。而这些理事大多是被985,211高校所占据。即便投稿,也是这些理事单位优先。
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刊物(大文大理),落实到具体专业,每期只能刊登1-2篇。而且高校学报大多数文章是本校老师写的。近水楼台也是必然。
因此,优质的国内期刊比SCI期刊数量少很多,国内期刊中稿率更不容易。
一些国内期刊在稿件审理时,难免有看人下菜碟的情况。人情稿盛行。大牛基本是约稿,一投即中。而普通老师和研究生只能凭运气。圈子文化让跨学科投稿更是难上加难。
由于国内期刊不足,加上提职晋级需要,导致一般大学师生的投稿扎堆,质量不高但竞争更激烈。不仅审稿关难过,高额版面费也成了期刊赚钱的工具。即便发了国内期刊,与SCI文章相比,认可度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