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我们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他希望文艺工作者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对于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发挥好为时代立心铸魂的作用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一
人类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包括进步文艺在内的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能够引领人们思想精神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推动文明的跨越和提升。文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精神的成长,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滋养精神的作用,用自己的笔,书写变革着的时代,涵养人们的心灵与精神,激励人们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就作家艺术家而言,以自己的作品体现一个社会的时代风气,能够将创作汇入社会文化总晴雨图中,能对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良好的影响,有助于世风人心,是很值得自豪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人的生命要延续下去,就要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对公序良俗的信心,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安顿精神的栖息地,成为滋养民族精神成长的清泉和厚土,就是因为作家艺术家创造和提供人所需要的精神营养,促进人性更加美好、世界更加美好。
文艺传达价值、引领风尚、滋润心田,为时代立心铸魂,往往不是马上可以看出成效,而是潜移默化、随着时间推移、在时代变革中慢慢显现出来的,而且作用往往更持久,甚至可以代代相传。也因此,伟大的文学艺术经典历来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无缘。经典终究战胜时间和功利,在人们心中占有永久的位置。作家艺术家只有坚信文艺之伟大在于关乎人的心灵成长,关乎人的精神成熟,并视之为铁律,才能铸就传世经典;只有以自己构建的艺术世界,帮助人们找到心灵安顿的地方,找到精神的绿色栖息地,才能获得持久的声誉。
二
文艺为时代立心铸魂,是通过颂扬美好境界、勾勒理想图景,从而激发美好品德的养成来实现的,具有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与俄罗斯汉学家谈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与法国人讲法国文学的影响,在德国提到走三十里路借《浮士德》的故事,“就是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这些经典对社会生活、对世道人心发生巨大作用的力量是永存的。
立心铸魂说到底是要张扬有益于人类的思想价值、精神理念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单让人们的心灵受到照耀、精神得到充实,而且有助于让人的思维冲破羁绊,思想境界超越于俗世之上。智利诗人聂鲁达说过:“我活到一定岁数,诗就来找我了”,可能每个人内心都沉睡着一个诗人,一个向往描绘世界美好,期盼人心向善的诗人。对于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如何变得更加美好,文学艺术向来不推辞自己的职责。伟大的文学艺术,历来是以自己的方式,发出善意的声响,希望为构建出具有美好意蕴的世界而发光发热。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为时代立心铸魂一定要放歌祖国、赞美英雄。爱国主义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貌,民族英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斑斓色彩。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那些冲破封建束缚,勇敢投身革命的人,那些为国血洒沙场,保卫民族家园的人,当然是最值得敬佩与歌颂的英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爱国主义获得和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内涵。那些在人生逆境中积极进取的人,在科技创新中建功立业的人,在国际事务中勇担责任的人,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屡创佳绩的人,在平凡岗位上耕耘奉献的人,都是文艺学艺术应该着力歌颂的英雄。张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必将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民族团结奋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激励和助推全体国人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三
立心铸魂需要不断推进文艺创新创造,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文艺作品影响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灵,文艺创作是百年大计,我国的文学艺术不仅要有体量数量的增长,更要为世人创造质量的标杆,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恰恰相反,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要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能不能生动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人民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文学与沸腾生活连接,让艺术与伟大时代共振,才能开辟创新的道路。
创新要着力提高作品质量,需要作家艺术家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拿出潜心创作精益求精的劲头,真诚体验生活,真诚热爱人民,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以深邃的目光观察现实,以艺术的灵感捕捉人间之美。提高质量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要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把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追求,让目光再宽广一些、再深远一些,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和品格聚拢。
四
为时代立心铸魂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当代作家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想要征服大众、获得认同,必须读懂中国人,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立心铸魂不能忘记发挥文艺自身特点和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转化成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美形式表现出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艺要为打牢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贡献力量,以艺术的方式,让那些包蕴着民族优秀文化密码的思想道德精髓展现在中国人眼前、飘扬在当代人耳边、激荡在大众脑海、渗透进每个人血液。
人的精神世界是无限丰富的,一个民族优秀的文艺总是沿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美学特征轨迹发展的,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在遵循民族传统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呈现人类智力与情感的深度,展示出灵魂与思维的壮观。文学艺术创造中的开放性、丰富性,使得美学的天地格外开阔,在世界文化风云激荡的当今,坚守自己民族的美学追求,坚守中华文化情怀,才能在创作中找到多元入口与出口,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地向时代所崇尚的价值观聚集,使整个民族的道德境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