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第一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一篇510字的短文,讨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他引用一位哲学家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10年后,在论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章中,这句话被频频引用。而此时,已经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已将对文化的自信视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价值重建、文化创新、文明复兴的重要性固然已是共识,而究竟如何实现,仍是需要极大智慧和勇气的难题。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人类文明史上,可能再没有哪个国家像近代的中国一样,经历如此巨大的心灵冲击与精神变革;也再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在不断的挫折和磨砺中,锻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图景。”
硬实力不行,一打就败;软实力不行,不打自败
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此举被评价为使中国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这颗承载着科学家们“改变世界”愿望的卫星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墨子号”。据称,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的直线传播,并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而这条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颗卫星的首席科学家说,以先贤墨子为卫星命名,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三周之后,杭州G20峰会开幕当晚的文艺演出,选在西湖的水面之上开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们,面对着浸透中国文人千年笔墨的这一片水色波光,感受着“最中国”的文化梦境。
而就在距离杭州不到200公里的上海,带有浓厚美国文化印记的迪士尼乐园,不久前刚刚在中国开张,这是17年曲折谈判的结果——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娱乐企业终于进入了全球最大的市场。有评论说,在迄今为止尚无一家西方媒体公司真正进入的中国市场,迪士尼的落地“简直就像个奇迹”。习近平在祝贺迪士尼开园的信中赞赏,它展现了“跨越文化的合作精神和顺应时代的创新思维”。
无论是面向世界的自信展示还是接纳包容,文化软实力用无远弗届的影响辐射,显示着它在今日中国愈发突出的存在感。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有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非常明确地阐释文化的价值与力量,异常坚定地推动文化的创新与进步,直白晓畅地表达对于文化的信心与信仰。
有专家分析说,习近平主持中央工作伊始,中国正面临着国际国内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习近平依然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
从2013年末开始,第12、13、18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都涉及文化软实力问题,习近平本人也在多种场合论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与策略,形成了文化软实力战略发展的大思路。
在习近平看来,“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他特别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其道路命运休戚相关。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习近平强调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战略”。“中国的军事和经济硬实力在增长,如果不强调发展软实力,一些邻国会因为担心中国崛起对他们构成威胁,进而结成平衡中国力量的联盟。如果中国在崛起的同时提高软实力,就能‘安抚’这些国家,‘软化’他们结盟的冲动。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的软实力外交通常被称为‘中国的魅力攻势’。中国的内外软实力都在增强,这种令人赞赏的正能量的政治局面,我称之为‘正和政治’。”
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体系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其文化、价值观和政策(包括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个方面),即涵盖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文化,只是国家软实力的来源之一。
以往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论及“软实力”,更多地局限于“文化软实力”,对于制度、价值观少有涉及。而纵观习近平对于“文化软实力”的阐释和论述,其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包括文化,也将价值观、制度等融入其中;不仅将文化视作政治、经济、思想理念等的本源与底色,也将政治、经济、思想理念等的成就,视作文化的能量来源。
可以说,这种对于“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扩展融合,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打开了新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也无声地流露出强大的自信。
有研究者分析说,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观,可以解析为“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其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习近平视野中的文化软实力本体。
国防大学学者颜晓峰在一次演讲中说,文化是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政治上层建筑对文化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制度软实力,制度被赋予了文化的属性、内涵和品格,而文化软实力以制度软实力为力量支持。“制度的感召力、制度价值的影响力就是文化软实力,中国制度实质上也是中国形象。”
他认为,不断自我革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文化软实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制度自身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政治基础和力量源泉,制度优势成为文化自信的基石,以其制度的先进性增强了文化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制度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内在于文化软实力之中,构成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颜晓峰分析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强基固本。在一些领域、一些问题上表现出的制度缺失、制度悬置、制度失效,不仅不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且不利于增强和发挥文化软实力。
在习近平看来,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他说,“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在诸多新提法、新阐释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政治学说中颇具影响力的“历史终结论”作出直接回应:“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
他充满自信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历史终结论”是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著名理论,意即西方自由民主“成为普世性的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之争由此彻底终结。事实上,由美国输出的民主机制,在很多国家都脆弱不堪,或陷于战乱纷争,或将其拖入“中等收入陷阱”。
面对这样的现实,福山本人近年来也在反思和转向,对于“政治效能”的评估,已开始取代抽象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而“一种模式供全球”的“西方中心论”,也在质疑声中呈现出衰落之势。
此时,习近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无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而提出有益于人类社会探索更好制度的“中国方案”,也必将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更加坚实、坚挺。
中华优秀文化是永不贬值的“硬通货”
2015年秋天,“故宫跑”成了热词。包括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全卷的“石渠宝笈特展”在北京故宫开幕,为了亲眼一睹十年一展的《清明上河图》,观众要起个大早到午门排队,开门后,一路狂奔入宫。而有人回忆说,十年前《清明上河图》展出时则“少人问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对于传统文化的定位,已成为他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
事实上,将习近平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并不为过。无论在国内活动或是外交场合,在他的讲话中,古文章句、历史典故信手拈来,频频出现,一些相对“高冷”的典故词句甚至是因为被他援引才引发公众了解研读的兴趣。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习近平曾这样解释那些脱口而出的古诗文经典的意义——不是装饰修辞,而是基因传承。
在2014年教师节前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他特别提到了关于部分小学语文教材删除古诗词的问题:“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曾谈到,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他说,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涵养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塑造民族品格、滋养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否则就会患上“营养不良症”“贫血症”。正如习近平所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值得关注的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将共产党在95年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历史与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为一体,并将中共的历史置于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中加以审视。他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这样一种对于文化脉络的接续、融汇,既为执政党的前行增添了来自文化根基的内在动力,也使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版图之中。
有专家分析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融合。因此,以文化软实力推动民族强盛,就是要自觉发展繁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部成果,是近代以来文化变革和更新、建设新文化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传承的优秀成果。
民族文化渗入血脉、薪火相传,文化认同支撑起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能够长期保持统一局面,各民族能够共同生活于和共同建设中华家园,中华文化能够长久流传而不衰,文化上的原因就是形成了生机勃勃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中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文化软实力的不竭源泉。
习近平常说,传统文化事关民族的“精气神”,而对于实现中国梦必须具备的“中国精神”,他认为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前提,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
“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习近平在对民族文化的论述中,并不强调历史分期,而是注重整体性的承续、贯通与涵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令世人惊叹。美国《新闻周刊》曾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文化影响力的一些国家文化及其形象符号,其中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主要有: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武术、西游记、针灸、中国烹饪等,几乎全部都是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对于中国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显然是不够的,现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形象不能模糊不清。要让全世界逐渐认识到,中国既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明古国,更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大国。这是现代化路途之中,中国必须面对的考题,不仅关涉文化本身,更关涉国家命运与民族前景。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贯通古今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
核心价值观决定软实力有多“硬”
在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定义中,核心价值观是灵魂,是塔尖,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他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它并不与政治、法律、艺术、道德、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文化形态相并列,而是深藏、凝结、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中,持久发生主导、支配、引领作用,并被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始终贯穿、散发、体现其意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的分析中,软实力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思想、观念、原则;二是制度,包括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三是战略和政策。他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而且主要是文化中的核心即价值观,价值观渗入观念、思想和原则,支撑起制度、战略与政策,因此价值观不仅是“资源性实力”,也是“操作性实力”。
谈到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时,通常都会关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统摄文化软实力的“魂”,支配着文化软实力的生命力;是标识文化软实力的“核”,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方向;是支撑文化软实力的“钙”,铸造着文化软实力虽“软”犹“硬”的脊梁。
在这个文化兴国的时代,全球竞争在继资源竞争、资本竞争之后,进一步演变为文化竞争。而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
2014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举行第13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国防大学学者颜晓峰分析说,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维度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核心价值观是灵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进程中,依据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依据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血脉,由国家正式确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遵循。
“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国家的基本价值就会更加彰显,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更加明确,全民的价值规范就会更加有效,文化的无形力量就会更加聚能。”他分析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一种文化的自信自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
最常被提及的例子是俄罗斯,这个在苏联解体前核心价值观已四散崩塌的国家,自现任总统普京上台后提出“俄罗斯新精神”,重建核心价值观。而此举是使俄罗斯重新走向稳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软实力最突出的特点是一种对于个体的吸引力,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灵魂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如此——既不靠强制推行,也不靠传播技巧,比拼的是价值观本身的能量与感召力。价值观是行动的价值引力,先进价值观是一种推动国民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首先培育明晰、稳定、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这是软实力的关键性内核;同时,通过日益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也能产生更为深远广泛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弘扬中华文明和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作用,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也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还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同时,这24个字还体现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在当代中国的延伸发展和实现形式,同时还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独立富强的奋斗精神,励精图治的革命精神和改革精神,等等。
习近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期待是,“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三个重大问题: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成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回答,对内可产生人心的磁吸效应,凝聚全民的最大公约数;对外则明确表达了中国的立场、目标和诉求,对于破解“中国威胁论”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软实力之所以成为中共高层的重点关注内容,是因为此前中国软实力发展滞后,而一个经济崛起、国际话语体系却薄弱模糊的大国,必然遭遇误解、曲解或恶意解读,“中国威胁论”由此而生。
一位墨西哥学者描绘了这样的现实:美国在他人土地上发动了多次战争,中国从无一次,且采取全方位的“和平外交”,但吊诡的是,美国往往被视作和善的强国,中国却总是惹人怀疑。
中国的崛起存在某种意识形态的缺位或真空,必须填补出来。提升软实力、回答中国崛起之后要做什么,可以从根本上撼动“中国威胁论”的根基。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体现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多元主体和多条渠道:不同于此前以政府为主体推进文化软实力的做法,价值观表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指南。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而这项任务,被他提升到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其意义被确定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为此,他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同时,还要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中国的崛起绝不能只是硬实力的壮大,更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核心价值观优势与正能量。这是世界大国崛起之路的共同规律。“只有在与各种文化不断交流、对话、博弈中完善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当代表达,彰显文明、民主、开放、和谐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为构建世界价值体系、引领世界价值走向作出贡献,才能使文化软实力确实硬起来,大国的地位真正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