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虽然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在所选取的53个国家中居于首位,但是每千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却排名第47位。而且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排名也较为靠后,为第43名,低于53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值54.5%。
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在本研究所选取的53个国家中居于第33位,属于中等水平。就本研究建立的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标方面,我国在规模和总量上已经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人均占有量方面则明显不足。
从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194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仅为12万人,1965年发展到109万人。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1978—1998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从598所增加到102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40万人增加到108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则从86万人增加到341万人。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更是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1998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2008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为1949年的243倍、1978年的13倍。
然而,虽然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在所选取的53个国家中居于首位,但是每千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却排名第47位。而且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排名也较为靠后,为第43名,低于53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值54.5%。我国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在保持高等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
高等教育提供的人力资源绝对量具有竞争优势
高等教育作为直接与劳动力市场连接的机构,其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方面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从数量上看,我国人力资源存量占据绝对优势,所拥有的全职研发人员数居于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职人员达150万人/年。200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
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仍需强化
在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中,我国以科技论文以及专利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指标反映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论文及专利数在数量上均占明显优势。其中,2006年科技论文共有41596篇,居世界第5位,接近英国(45572篇)和日本(55471篇);在专利数量绝对指标上,2006年我国拥有的专利数量为16807项,排在第5位,仅次于日本、美国、韩国和俄罗斯。
但是,我国在科技论文和专利数量的相对值上处于明显劣势。从每千人中的科技论文数量来看,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22、24、14和11倍,俄罗斯是中国的3倍多,巴西是中国的1.7倍。而从每千人所拥有的专利数量来看,中国的排名则下滑至第32位,而韩国、日本和美国分别是中国的97、72和22倍。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仍需强化。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亟待提高
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已被世界各国发展历程所证明。因此,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应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在这一指标上却居于明显劣势。从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我国在“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和“大学教育是否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这两项指标中,排名分别为第49位和48位。从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看,不仅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与印度也存在一定差距。从大学教育对经济的适应程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差距非常大,不能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报告系“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课题负责人为王素,课题组成员有方勇、李建忠、田辉、蓝建、孙毓泽、李协京、姜晓燕、王小飞、苏红、邹俊伟。本报告执笔人为方勇、孙毓泽、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