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不论是老年人口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有增长。因此,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对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质上说,养老问题就是要解决老年人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对于这个本质,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不能将养老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经济问题是要解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养老问题是要解决人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产和再生产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它为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不等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生产和再生产除了需要解决物质需要外,还需要解决文化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多方面的需要。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已经基本解决物质需要的大背景下,其他非物质方面的需要已经成为养老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非物质方面的需要不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这意味着,解决养老问题不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将养老问题推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市场、产业化在养老问题中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二是不能将养老问题归结为社会问题,完全依靠社会解决问题。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一个老年人都是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体。将养老问题归结为社会问题,依靠创办各类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其实质在于抹杀老年人的个性,而只突出老年人的共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养老机构有1000个老年人,这1000个老年人的饮食、健康、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各异,现在,却要由一个单一的养老机构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向这1000个老年人提供大致相同的服务,这注定其是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的。因此,不管社会的力量如何强大,提供的服务多么周到,其在养老问题上也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正是由于养老问题的本质是老年人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因此,要解决养老问题,治本之策在于家庭养老。家庭作为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单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能够将老年人的个性和共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当前的问题在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规模空前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目前的政策导向是将养老问题社会化和产业化,从而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各类服务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社会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改造30%现有床位,使之达到建设标准。这些政策导向,是要将养老问题社会化和产业化,这虽然有助于缓解我国在养老上面临的诸多问题,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形势下要解决养老问题,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解决谁来养、怎么养、养得起、养得久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多管齐下,共同推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快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在允许农民工进城的同时,同时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进城问题,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通过制度激励和约束,使年轻人赡养父母不仅是义务,更能享受相应的权利;大力提倡孝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在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可以适度推进养老社会化和产业化,以保障那些“三无”、“五保”老人等特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是,养老社会化和产业化只能起附属和补充的作用,而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总之,只有构建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制,才能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国家要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养老特别是家庭养老中,从而促进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