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这意味着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金砖五国”作为创始会员的这家银行正式扬帆起航。国际舆论高度评价并表示欢迎,认为通过新开发银行等多边合作项目,金砖国家正迎接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契机。
国际舆论表示,这标志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未来世界金融秩序治理的重要力量。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当日发表声明表示祝贺。他表示,世行将致力于与金砖新开发银行及其他多边机构的紧密合作,提供分享世行的知识,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的联合融资。他认为,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实现到2030年消除极度贫困、促进共享繁荣和减少不平等的共同目标至关重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最新报告中表示,从全球的视角来看,金砖国家在协力促进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内的多边合作项目,积极迎接全球范围的可持续金融发展契机。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不是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而是对其补充和改进。历史上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的成立,不仅没有削弱世界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对现有的金融体制的有利补充和促进,更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他还表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进行治理模式探索创新并将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构和组织进行紧密合作。
金砖国家早在2009年就携手合作,希望在二战后西方强国建立的全球金融秩序中争取更大话语权。2014年7月15日,五国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作为现有多边和区域开发机构的补充,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有助于缓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促进可持续发展,助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新开发银行将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启动运营。
金砖国家在合作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要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金融波动,保持金砖国家金融格局整体稳健,除了加强金砖国家的内部合作外,还需要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并且担负起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题为《关于“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市场监管》的最新全球报告中认为,在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趋势下,金砖国家开始对金融机构提出了环境和社会责任要求并初见成效。报告认为,这些国家显然意识到了金融体系和机构能为环境改善带来积极的影响,更已经付诸实践,开始通过调整其监管体系来迎接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基金会表示,金砖国家完全有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当可观的信贷额。早在2012年,他们的信贷总额就超过了13.8万亿美元,大概等于西欧或北美信贷额的三分之二。当前,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日益成为全球的趋势,而金砖国家能真正参与其中则是举足轻重。WWF全球执行保护总监迪昂·奈勒表示,一些金砖国家的举措表明,他们在推动可持续投资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比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以及巴西中央银行通过决议要求其辖下的所有银行都必须实施环境和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
不过,金砖国家之间在合作日益紧密的同时,各国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世界自然基金会同时注意到,在可持续的金融市场监管方面,各国采用不同环境和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中国更多从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考虑,中国的“绿色信贷”政策处于较领先的地位,包括制订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和社会监管要求;建立了严谨和严格的“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和评价机制;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多方参与、决策透明和信息公开等举措都是可以被借鉴的。而巴西则更偏向于商业风险的管理。在通过金融市场监管化解环境社会风险方面,报告显示中国和巴西已经走在前面,而印度等尤其是俄罗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显然,未来随着金砖国家在金融监管和合作方面的不断努力,将向可持续发展方面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