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时代性变化,精神特质呈现出全新特征。中国人民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自信的步伐迈向未来。
文化心理更加从容自信。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坚船利炮攻击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境遇中,自惭形秽的自卑心理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主流。这种文化心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崇洋媚外,认为西方在文化的根基上优于中国文化;二是极端排外,闭关锁国。这两种表现,看似极端对立,但实质上都是自卑心态的表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境遇,不再生活在列强的刺刀和枪弹阴影之下。但在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自卑心理无法彻底扫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根本性提升,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抚今追昔,改革开放开始不久,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还多是心仪舶来的学说和思想,“弗洛伊德热”“尼采热”“萨特热”“海德格尔热”一浪接一浪,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一潮连一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层面变得自信起来,越来越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到今天,我们已经清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己的传统为根基,以自己的社会实际为基础和出发点。只有立足自身传统才能真正有选择地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取得社会发展实实在在的成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中国人民明显摆脱了近代以来形成的矮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在文化心理上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包容。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法治建设有序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利日益扩展并且越来越有制度性保障。这一切都证明,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在此背景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精神世界,不仅越来越能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而且心态也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越来越有意愿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活动,就国内外各种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在过去,我们往往囿于埋头做好自己的事,不能在国际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话语。发展到今天,就国际问题和社会治理而言,中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国际议题,而是以积极参与者的姿态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发挥作用,中国人越来越具备了大国公民的心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旧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不再只考虑发展速度,而是越来越追求有质量的发展。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社会治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姿态,更明确地采取自主创新的意愿和立场,不再满足于“跟跑”,而是越来越在“并跑”的过程中尝试“领跑”。
社会心态更加理性平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中道,讲究中庸,厌恶极端,主张“有无相生”、“过犹不及”、祸福相依的中道观。孔子坚持“和而不同”,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礼记》提出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背景,中国的政治理念更加考虑长远的利益,更加具有理智的韧性。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之快速而剧烈的社会变革,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得以滋生,面对某些变故和事务,往往会出现情绪化反应。伴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渐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公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意识不断提升,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社会浮躁趋于消解,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得以建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交往范围有了很大拓展。40年前,中国还有8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而且基本处在自然经济状态之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构性地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国人生存方式已不再是故土难离的执着,而是随着就学、工作和商务增加了流动性和自主选择性,这种流动不仅限于国内,而且走向全球。在此过程中,中国人的公共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升,越来越多地愿意参与公共事务,如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社区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