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落实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经济发展的“空气”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好的营商环境就像水、阳光和空气,一时半会儿也离不开”……这几年采访企业时,最常听到的就是一个词就是营商环境。
企业无论是大是小,是中企还是外企,都希望能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他们放下种种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眼下,得益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恢复经济等诸多利好因素,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正加快恢复。
据官方数据,2020年1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增速首次由负转正。
与此同时,中国吸收外资也在稳定增长。2020年1-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89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截至11月,中国吸收外资额已实现“八连增”。
考虑到疫情仍在持续,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环境依然严峻复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稳定经济增长。
从长远来看,要在大变局中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改善营商环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如今,中国经济正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才能增强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所言,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国际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对中国而言,无论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还是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都取决于能否创造世界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才能对冲外部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近年来,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0多项缩减到130多项,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所需要的环节和时间越来越少……
在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根据第三方评估结果,总的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取得积极成效,企业对减税降费、政务服务便利化等满意度较高,对“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便利企业开办经营的改革举措感受明显。
但评估也发现,企业对招投标、中介服务、融资等方面问题反映较多。同时,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之间,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落实《条例》的进展也不平衡。
提升“用户体验”是王道
——鼓励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对标国际先进先行先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非省会城市以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创新举措,催生更多新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则运行。
——促进公平竞争,推进政府项目招投标市场化改革,规范中介服务,加大信贷中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潜规则”的查处力度。
——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放得开又管得住,进一步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对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领域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
细看这些措施可以发现,中国改善营商环境越发重视从市场主体的主观感受出发,措施也越发具有针对性。
例如,推广“证照联办”,有利于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给企业更多便利;查处信贷中一些“潜规则”,推进政府项目招投标市场化改革,则剑指长期以来令不少企业吃“哑巴亏”、忍受不公平待遇的种种暗箱操作,将有助于落实竞争中性原则,让各类企业真正享受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干干净净同台竞技。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的话说,“只有穿鞋子的人才知道鞋子是不是舒服,只有企业才能体会到营商环境对自己是否有利”。衡量营商环境,各类指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注重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感受,让企业从改善营商环境的诸多措施中切实受益,这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
中国无疑抓住了这个关键。有理由预期,随着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在中国做生意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有“奔头”。(李晓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