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宋朝就不得不说包拯等人了,还有这个岳飞,都是在宋朝时代都非常知名的历史人物了。岳飞这个人大家非常的喜爱,但是大家也知道他死的非常的冤枉,那么这个有人就要问了,这个包拯为什么不救救这个岳飞呢?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1、包拯和岳飞并不在一个时代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的是,包拯和岳飞其实并不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在北宋,一个在南宋。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在包拯死了41年之后,我们的岳飞才出生,所以请问包拯怎么救?
2、历史真实的包拯
戏剧、评书等文艺作品曾把宋朝的清官包拯演绎成包青天,说他是从小没了爹娘,是兄嫂养大的苦孩子。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出身于殷实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亲包令仪曾在宋太宗时代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
因断案出名,庆历元年(1040年),四十岁的包拯调任端州(今属广东肇庆)知府,后屡次升迁,先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枢密副使等官职。
包拯在任内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严格,扬善惩恶,任职开封府尹期间,京师奸佞大为收敛,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包拯是春秋时代楚国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孙,祖父包士通是耕读为家的平民百姓,父亲包令仪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有两个哥哥,大哥包莹、二哥包颖均过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传宗接代的独苗。
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余年不离开家乡,父母去世后,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岁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
包拯有一妻一妾,妻子董氏生长子包繶[yì],先于父亲去世,包繶妻子崔氏生子包文辅,不幸夭折。
包拯不忍心看着儿媳崔氏孤苦伶仃过一辈子,就劝她改嫁,但崔氏却发誓不离开包家:“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它也!”
包拯五十九岁再得一子,即次子包绶,是他的小妾孙氏所生。
可惜这个孩子五岁的时候,六十四岁的老爹就去世了。
包拯临死前,将小妾孙氏遣回娘家,嘱托儿媳崔氏抚养包绶,崔氏对小叔子视若己出,抚养他长大成人,包绶对嫂子“以母礼侍之”,称呼嫂子为“嫂娘”。
后人把这段历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讹传讹,包拯就被传言说成是个没娘的孩子了。
3、岳飞被害的真正原因
岳飞被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主政者重文轻武,总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在宋高宗跟宰相秦桧那里,就变成了妥协投降的和谈政策了,南宋广大君臣的软弱屈膝跟岳飞的强硬抵抗主张水火不容,必然要受到南宋权臣的排斥与打压。
其二,宋朝赵太祖起家于五代时期后周武将,自然对五代时期武将动辄自立为帝的事非常敏感,杯酒释兵权后,一直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让文官掌握调兵权,武将掌握练兵权,文官级别比武官高,将帅与士兵频繁调动,难以形成稳定的隶属关系,防止了武将拥兵自重或者叛乱。靖康之变后,武将集团在抗金过程中逐渐势力壮大,在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官集团跟宋朝皇帝都不愿意看到武将势力坐大,必然联手打压武将集团。
其三,宋高宗是在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后被立为皇帝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桧也是宋高宗认命的丞相,他们君臣得势都是靖康之变后的权宜之策,而岳飞打着雪靖康之耻的旗号,想迎回徽钦二宗,这已经犯了宋高宗与秦桧的大忌,徽钦二宗回来,宋高宗势必要让位与父兄,甚至性命难保,这种结果,宋高宗与秦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宋高宗与秦桧必然会联手阻止岳飞北伐迎回二帝。
其四,宋高宗让岳飞北伐,只是想打击一下金军,适可而止,就撤军。而岳飞性格倔强固执,太过自我,在宋高宗十几道令牌召其撤军时,岳飞却拒不执行,这就是抗命,宋高宗必然愤怒,同时岳飞手握重兵威信极高,况且要迎回二帝,这让宋高宗感到无比的恐惧,直接促成了高宗与秦桧提前动起了杀心,最终被害死,一代抗金英雄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