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深陷侵越泥潭,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争霸过程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这一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 "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制作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些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如美苏争霸的具体事例;搜集美国对越南的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汗等相关图片资料。
  --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明确"冷战"政策的概念。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开始。
  认识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
  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它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掌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小结。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了解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
  了解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例。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以及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冷战的结束。
  小结。
  学生阅读图片材料,思考并回答。①共同敌人消失;②不同社会制度决定;③美国称霸政策,企图把资本主义推广到世界各地,以维护其经济大国地位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而苏联成为其主要障碍。
  学生观察图表并思考。图中的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在经济上、军事上已成为世界霸主,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
  "自由国家"指倾向于资本主义的政权。"共产主义"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马歇尔计划。
  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自由发表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
  北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学生在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做标记。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抗衡。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并回答:赫鲁晓夫的战略意图是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回答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问题。
  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美国对越南的战争和苏联出兵阿富汗。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方法①:用多媒体展示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图片,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合影;1945年4月美苏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图等。思考: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方法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方法③:多媒体展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人员总数为33.5万人,国防预算仅为10多亿美元。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 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美国陆军规模小于苏联,但其海、空军力量天下第一。1946年,美国军队驻扎在56个国家,遍布各大洲。到1947年,美国在海外已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思考:图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
  马歇尔计划又称作援助欧洲复兴计划。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状况。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你知道美国为何担心吗?
  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对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由公约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再由学生绘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在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分成哪几个重要环节?多媒体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地图为背景,依次出现丘吉尔、杜鲁门、马歇尔的画像提示学生。
  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
  因此,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板书:二、美苏争霸多)
  媒体展示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教师采取图配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理清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图:卡斯特罗访苏。
  题:古巴导弹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图:苏联在古巴布署导弹示意图。
  题:苏联为什么要在古巴部署导弹?
  图:肯尼迪与他的幕僚们、u-2照片、史蒂文森在联合国、肯尼迪对古巴的"隔离"地图展示。
  题:美国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图:赫鲁晓夫。
  题:苏联主动撤出了导弹,说明了什么?
  教师向学生出示美苏关系的发展表,要求小组共同完成。表格见表一。
  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表一
  时间
  美苏主要领导人
  典型事件
  争霸态势
  变化原因
  50年代中 60年代初
  肯尼迪vs赫鲁晓夫
  古巴导弹危机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60年代后期 70年代末
  尼克松vs勃列日涅夫
  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
  苏攻美守
  美: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泥潭;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80年代中后期
  里根vs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
  美攻苏守
  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课堂练习
  完成下列有关美苏冷战的内容。
  冷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开始的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全面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的战略重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实施冷战的经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实施冷战的军事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在军事方面的对应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资料
  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
  赫鲁晓夫1959年在"厨房辩论"中对尼克松说
  我们除了在岛上设置导弹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帮助古巴对付美国的威胁。这样一来使得美国侵略者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如果你侵犯古巴,就会使你自己的城市遭到核导弹的攻击。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艾德莱·史蒂文森在联合国
  史蒂文森:"佐林大使,你否认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和发射场吗?承认?不承认?用不着等人翻译,承认还是不承认?""你是在世界舆论的法庭上。你已经否认存在那些东西,我想知道我是否正确地理解你的话。我准备等待你的回答,直到地狱冰封地冻为止。而且,我要在这个屋子里拿出证据来。现在就拿出来。"
  "冷战不久便成为一种错综复杂、交互引起连锁反应的过程,既牵涉到真正的原则分歧,真实的和臆想的利害冲突,又包含着范围广泛的误会和误解。每个超级大国都偏执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都取决于它们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够实现。每个超级大国都竭力推行其明确表达和极其珍重的原则,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对方企图发动侵略。苏联在东欧、伊朗和柏林的所作所为及其他地方共产党的活动,似乎证实了西方认为苏联是扩张主义者的看法。美国的战后政策,特别是它表现出对东欧的关切,在俄国人看来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两个超级大国都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恐惧,于是双方的许多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
  《美国的历程》
  这场战争(指朝鲜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部分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
  敌人士兵的质量 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 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m. 泰勒上将, 《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1979 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
  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 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 1980.1)。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4 26日,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 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27日晚7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b.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3个师沿铁尔梅兹 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以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 (1980.2 1985.12)。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过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 1989.2)。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 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
  参考书目
  1.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3.章百家、牛军主编《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xx年版
  推荐网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http://www.ciis.org.cn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空间http://www.shenzhihua.net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方向与位置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位置与方向一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六年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圆柱与圆锥之圆柱表面积第一课时,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三年级英语DoyouusechopsticksinEngland?的教学反思把词组卡预先反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图形猜出这一词组,比起试教时直接出示让学生机械的一一诵读更完善有创意,不仅使操练有悬念和灵活性,也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的兴趣也特别高涨,比起老师关于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前几天,我在意林杂志上看到一篇别摔在熟悉的的路上,从中让我回想起自己在教学中也曾经摔在熟悉的路上。那是在教学第五单元时发生的事了。教学美丽的武夷山前,我在备课时,设计了第一个环节导四(2)班班队活动设计水果拼盘赛活动目的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2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间的友谊。3使学生明白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感到快乐。活动准备活动前自由分我是快乐的少先队员活动目的1结合六一节,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作为少先队员的快乐,并以此激励自己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2通过自己风采的展示,来表现自己的快乐,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活动准备事先排练好节目我爱爸爸妈妈主题班会活动目标通过学生对父母的采访,体验父母养大自已的辛劳,教育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一个孝敬体贴父母的好孩子,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这节班扬起理想的风帆永宁小学五中队主题队会2005年5月17日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懂得理想的含义以及从小树立理想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自己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重任,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二活动过程1劳动最光荣今天我当家西塘桥镇刘庄小学张建平活动目的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孝敬长辈,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活动准备准备生活用品,排演小话剧客人来了。活动过程一主持人讲话少先队员应心中妈妈我要对您说西塘桥镇新胜小学顾月东一活动内容本次班会利用母亲节,请家长参加的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回顾家长在培养自己过程中最受感动的一件事,经过想写说演做等系列活动,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知道家
第十一单元ampnbspampnbspampnbsp海岛和海域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一方面,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港湾和矿产等资源。另一方面,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开发利用海岛,有利于维护自家海洋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不断扩大。2。了解探测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3。了解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二能力目标1。通过归纳教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分布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标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等值距)是相等的,因此中国的农业考纲要求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知识讲解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第二单元ampnbsp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第四节ampnbspampnbsp旅游安全防范ampnbsp教ampnbsp案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教案教学目标1旅游安全防范的措施。2知道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对旅游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消除隐患的对应措施。3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使区域经济联系ampnbsp第2课时ampnbsp产业转移ampnbsp学案(湘教版必修3)1。4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学案(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2。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中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原因1沿海企必修一第一单元ampnbsp第三节ampnbspampnbsp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同时要为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及为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并正确指导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打下基第二节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主要知识点1地球表面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规律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通过阅读形象直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