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相遇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简析:
  相遇问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的有关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例如数学书58页-8题(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699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实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除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1千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58页-11题。同时,由于相遇问题中术语较多,如相向、相背、同时、相距,并且速度和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此类题目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多,因此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3)经历比较、优化等学习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空间感缺乏认知能力,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些术语的理解,行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却很少用专业的词语去表述所以我特意设置了真实场景、电脑演示、文具模拟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物体位置移动的空间想象感。
  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龙洞本村的孩子,平时的家庭辅导仅仅限于检查作业是否完成。虽然三、四年级就开始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训练,不过一小半的学生仍然感到吃力,对于三步应用题经常会做却不会写数量关系,讲不清楚道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比较习惯寻找题目特点,套用相对应的方法。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分析法从具体问题出发,找到解题的方法,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抽象概括出性 速度和Χ时间=路程 这个公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从复习、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我的步子都比较小,多让学生讲解算式的含义,帮助学困生记忆、理解方法。
  基于学生情况,我选择了例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对"进度"是多角度的,理解差的可以看作是前进的速度,也可以看作工作效率。
  练习的设置从基础题到提高题有一定的梯度,尽量照顾每一层次的学生。
  三、说教法
  教法: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
  四、教学流程: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两块橡皮(或两只笔)
  (一)、 创设情景、逐步感知
  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相向、同时
  师请两位学生从教室两头相向走—相遇—相背走到头,让学生围绕走的方向、走的结果、走的路程几个问题进行观察。两个学生走走停停,学生可以观察不同时间里的运动结果,走了的路程、还有多少路程。这段活动需要一些时间,但对整体认识行程问题有好处。
  考虑学生的基础、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准备题和例1合并,并为以后的工程问题做铺垫,特意设置了例2,修地铁。首先学生通过情境演示(两学生表演相遇)理解"相遇"、"相向"、"同时",对相遇问题建立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电脑课件的演示,加深"速度和"的理解,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位置将发生移动;最后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学具来模拟相遇过程。通过这3个过程在学生脑海中逐步建构物体移动的空间模型。
  (二)、 探究问题、加深理解
  (大屏幕出示: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
  1、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点什么数学问题吗?
  问题1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
  问题2:小强走了多少米?小丽走了多少米?
  问题3: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2、 通过问题2复习: 速度 时间=路程
  3、 这节课重点来研究: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理解 相距
  (两地共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4、 生上来板书:(1)100 4+50 4 (2)(100+50) 4
  5、 反馈:板书算式。同学们对他们的解法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6、小结:(100+50)表示他们两个人1分钟走的米数,他们走了4分钟,就是4个150米。(课件演示)
  速度和 时间=路程 (师板书数量关系,齐读)
  7、再实践,同桌合作,用橡皮代替两人,演示相遇的过程。
  学生可能会有个难点问题:为什么不列成(100+50) (4+4),如何处理,体现突破难点?
  可以用课件演示大家走路花的时间是共同的4分钟,或者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解决:上数学课,你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两这节课多少分钟?那我们大家这节课上了多少分钟?
  根据条件学生提出几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好的将学过的知识过渡到要学的新知识;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解决问题,概括方法
  (大屏幕出示:两个工程队合作修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
  先指导学生审题:进度可以理解前进的速度,那就是行程问题,"经过15天打通是什么意思?地铁的的长与进度有什么关系?地铁的长可以通过什么去求?还可以通过什么去求?"
  1、能独立解决吗?
  2、说说它们相同的地方?
  (大屏幕出示刚才做过的两道题目)
  3、小结
  这个例题的设置使得本课更具有开放性,一是为工程问题打下了基础,也放开了学生的思维,避免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对号入座的现象,
  五、 阶梯练习,扩展思维
  1、学生汇报生活中类似问题。
  2、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四(1)班为准备联欢会折纸花,男同学每小时折136朵纸花,女同学每小时折164朵纸花,他们共同折了2小时,一共折了多少多纸花?
  (3)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份文稿,甲每分钟打35个,乙 每分钟打40个,两人同时打15分钟完成任务。这份文稿一共有多少个字?
  生独立解答,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3、 扩展练习
  最后,我们来表演一下相遇问题怎样?
  (请两生上来,分别给他们一个速度70和80,老师手中拿时间4分钟)
  第一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相遇。求路程?
  第二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两人还相距200米。求路程?
  第三种情况:同时出发,相遇后,两人擦肩而过,4分钟后两人还是相距200米。求路程?
  4、提高练习
  (大屏幕出示题目:小张和小李在环行操场跑步,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反向而行。小张每秒跑4米,小李每秒跑6米,经过20秒在B点相遇。操场的跑道长多少米?)
  如果时间不够,留带课后完成。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习时,我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基本练习,要求列式不计算,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算式的理解上,将时间留给学生说算式的含义,列式的理由,说的形式由点带动面,即由好生带动差生,(差生可以仿造说)到同桌互说,借此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求路程的算理和解题方法,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课的反思English我真的很想精通它。所以当四年级英语没人教的时候,我一时头脑发热,特别兴奋地找校长,自告奋勇地说我教。开始的几堂课,我觉得困难重重,一遍遍的听录音一遍遍的看教材教参。几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反思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在英语教学这几周来,我感到我们班英语教学反思(2)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在英语教学这两周来,我感到我们班元孝矩阅读答案和翻译(四)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8分)元孝矩元孝矩,河南洛阳人也。祖修义,父子均,并为魏尚书仆射。孝矩西魏时袭爵始平县公,拜南丰州刺史。时见周太祖专政,将危元氏,孝矩每慨然有兴复归有光章永州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说味的阅读试题与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说味嗅觉问题不但跟免疫学一样可以区别此与彼,也有着目前免费学中存在的困惑与混乱。据计算,一只野兔大约有一亿个味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的细胞在阅读试题训练汉书杨胡硃梅云传(附答案)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试题讲评课的教学反思考试,是初三学生经常所面对的,通过试题的检测,考查学生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诊断出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的信息反馈,为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很好的保证。试卷的讲三聚氰胺你了解多少阅读及答案参考阅读三聚氰胺你了解多少,完成第1719题。(9分)三聚氰胺你了解多少三聚氰胺,有一个貌似美妙的别名蛋白精。它曾在网络广告中频频出现,被标榜能提高产品蛋白含量。那么,这种大多数人一无蝙蝠鼠中仙阅读答案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因此蝙蝠也被称为仙鼠。文章介绍了蝙蝠的特性以及生活习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蝙蝠鼠中仙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蝙蝠鼠中仙秦自民蝙蝠绝不回头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这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大刚刚成年的一匹公狼,它承袭了祖辈在大漠里奔袭捕杀养成的桀骜不屈的野性,两眼闪着生机蓬勃特立独行的气息和气吞万里的寒光。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少在白天出窝
第三节ampnbsp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把地球叫做地球村,我们人类都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形式是聚居在某一个地点上。这个地点,我们把其称为聚落。一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题是大气圈的最后一节,是学习了大气圈后的小结。教材通过四个典型的大气环境问题来突出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具有前瞻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优秀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如果只是按照课本来讲述,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历史中也学过一些相关内容。如何激起学的学习兴趣,使这节课上得有新意并与历史课的。内容有区别呢?我采用的是讲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与建筑及音乐的关系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2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石缝间的生命说课稿范例石缝间的生命是作家林希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字里行间涌动着对高昂生命力的赞颂。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借讴歌石缝间的生命,把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示延伸到了人类生活,用石缝间的生命象征人教版八年级再塑生命说课稿一。说教材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课,第一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关爱和温情的同时进一步了二年级语文上册蓝树叶说课稿一把握大纲,说教材蓝树叶是学生进入二年级以来的第一组讲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再塑生命的说课稿一依纲据本,说教材1教材简析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本文叙述了莎第二节ampnbspampnbsp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61656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226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内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体现出各个海陆的变迁第二节(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二)能力目标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海陆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