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下面给大家整理了《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几张图片,了解身边的物体,引入长方体的学习。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新知探究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练习。
  请你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12条棱可以分成6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巩固提升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5)厘米。
  (2)这个长方体中棱长是5厘米的棱有(8)条。
  (3)这个长方体的右面是什么形状?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长方体的右面是正方形,和它相同的是左面。
  (4)前面是什么形状?和它相同的面有哪些?前面是长方形,和它相同的面有后面、上面、下面。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点。学生在学习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知识中,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会有所形成。本节课学习长方体的特征,为后面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等知识做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达到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等立体图形,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内容: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认识立体图形,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直尺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想象,导入新知
  师:前面我们学习哪些平面图形?举例说说。
  师:出示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的纸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把100张这样的白纸整齐的摞起来,那将会是什么形状呢?(板书:长方体)
  师:它是一个平面图形吗?生;它是立体图形。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再由一张纸变成一摞纸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从面到体的转变,并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一)、游戏中掌握特征
  (1)出示"魔袋",你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物体吗?
  说一说:把你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学生能说出棱、顶点、面即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托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认识的第一次抽象过程,在对比中认识长方体,初步感知长方体特征,并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18页内容,并借助你手中的学具完成学案中的第1题
  2.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有小组长记录下来)
  (1)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长方体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棱有什么特点?
  3、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追问、点拨并用课件验证(学生拿自己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边说边数)
  (1)面:板书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棱:板书12条相对棱的长度相等
  (3)顶点:板书(8个)
  (4)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导入电子白板演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宽、高。一般来说,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小练习:
  说一说: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辨一辩:一张A4纸是长方形还是长方体?为什么?
  认一认:课件出示:学生指出旋转之前与旋转之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小结: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想一想: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了变化,这个长方体的形状有没有变化?(导入电子白板演示)
  师小结: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观察、讨论、记录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更系统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特征,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提升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长度()。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填空,让学生巩固长方体特征。
  2、说一说(纸巾盒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9厘米)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从观察物体的角度出发,更够清晰地辨认长方体哪些面是相对的,进一步巩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一特征。
  2、辨一辩.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3)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十四条棱。()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辨一辨,再次巩固强化长方体特征。
  四、思维拓展.
  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总结出长方体的棱长和公式,即: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 4,是对长方体特性的应用。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只要你平常留心观察,努力学好知识,打好基础,不久的明天,同学们也能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聪明的才智,让数学真正为我们服务。
  六、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6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对
  棱:12个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长方体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与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己动手研究长方体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
  课本中的试一试的内容。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hr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引言从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达尔文的主观努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和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第四章ampnbspampnbsp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四节美苏争霸教案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2)第ampnbsp二ampnbsp章了解地区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东南亚学案2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学生姓名课题东南亚(2)课型新课班级七()班课时一课时时间xx315日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气候特征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季风气候显著本学期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21课时授课日期1026课题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2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3通过观看和阅读有关寒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气候复杂多样本学期总第16课时本单元第16课时授课日期1012课题气候复杂多样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记住1月0ordmc等温线的分布3知道纬度位置对我国气温分布教案2。3大气的运动2。3大气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2。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3。理解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因素。4。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节ampnbsp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
九色鹿的教学反思范文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小学语文三年级赶海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11课,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全文的内容紧紧围绕趣和乐来展开,重点描写了追浪花摸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音,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整个过程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范文长城和运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长城由东向西,撇出凝重雄伟的阳刚一笔,运河自北到南,划出恬静平和的阴柔一捺。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我们平凡而巴西教学的反思范文汇编篇一巴西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思考,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不断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我对这节课作了细致关于手指的教学反思3篇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手指的教学反思,以供参考。篇一手指教学反思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教学反思是帮助老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它能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不断提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草地教学反思草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教学后,怎么写草地的教学反思?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草地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小班幼儿易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产生兴趣。在户外活动中或散步中探究不倒翁教学反思范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版)第三册第二课是探究不倒翁的秘密,第三课是制作不倒翁。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玩不倒翁时发现不倒翁扳不倒的特点,激发兴趣,进而探究其秘密,再应用所学知平均数问题教学反思1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于平均分的含义已经理解,也基本掌握等分用除法的计算的技能。所以本课没有从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入手,而是采用了已知3根小棒的平均长度,卡罗纳教学片段及反思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