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颜氏家训《懂得逻辑分析,才能正确释疑》原文、翻译及解读

  懂得逻辑分析,才能正确释疑

  原典

  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译释

  如果不相信他(许慎)的学说,就会稀里糊涂不懂得字的形体结构,这样即使饱读经书典籍又有什么意义呢?

  解读

  锻炼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如果你是一个推理爱好者,你一定会对青山刚昌、柯南道尔、爱伦坡、东野圭吾等人深感兴趣,在他们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只有懂得运用逻辑思维的人才能透过波诡云谲的剧情,找到蛛丝马迹,洞见阴云背后的晴天。

  生活中,当我们在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知所措。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事情,就能对那些看似复杂的事情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中有一位叫王戎的名士,他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智商。有一次,他和同伴们到乡间玩耍,经过路边一棵李子树时,别的小孩都去摘李子吃,唯独王戎不动。旁边的大人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何不像其他小孩一样去采摘。王戎回答说:“这棵树长在大路边,来往行人络绎不绝,现在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的。”大人不信,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这则故事虽然发生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并且是一件看似极其简单的事情,但它足以表明王戎儿时超乎寻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和表达思想。

  颜之推主张在读书的时候,要想不被书中的某个观点误导,要想正确地理解一件事情,就要学会灵活变通,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其加以分析和理解。比如,当有人问他“一夜为什么划分成五更”时,他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汉魏以来,称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称‘鼓’,分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也叫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都以‘五’为节数。《西都赋》中又说:‘卫以严更之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假如正月建寅,北斗星的斗柄傍晚指向寅星,早晨就指向午星。从寅转到午,总共经过五个时辰。冬天和夏天,虽然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致,然而时辰之间的长短差别,最长的不超过六个时辰,短的不少于四个时辰,或长或短都基本在五个时辰左右。更,就是历、经的意思,所以称五更。”

  在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时,颜之推都是通过翻阅和查看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通过对书籍中内容的了解,加以自己的分析,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来的。所以,懂得逻辑分析,对我们解决问题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掌握了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除了能帮助我们解答问题外,还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应付他人的责难。

  曾有位客人责难颜之推说:“现在流传的经书典籍中的文字,你都说是错误的,而《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都是正确的,这样说来,难道许慎比孔子高明吗?”

  对于这位客人的责难,颜之推没有慌乱,而是拍手大笑,回答道:“现在的经典,都是孔子的手迹吗?”没想到,客人反问道:“那么你认为,现在的《说文解字》都是许慎的手迹吗?”

  对此,颜之推是这样解释的:许慎根据六书来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将文字按部首分类,使文字的形、音、义都没有错误,一旦有错误就能发现错在何处。孔子校订经书,重视经书的文章大意,而不推究文字。前代的学者尚且还得改动文字以顺从文意,何况又经过了众人的抄写流传?必定得是像《左传》中的“止戈”为“武”,“反正”为“乏”,“血虫”为“蛊”。“亥”有“二首六身”这种明确地说出字体结构的情况,后人自然无法随意改变,我又怎么敢用《说文解字》去考校这种说法的对与错呢?

  颜之推明白,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这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入手,所以,他对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孔子流传下来的经书典籍做了最彻底的分析。《说文解字》是通过分析字的形体来探求字的本义的,而孔子校订经书,只重视文章大意,不推究文字,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颜氏家训精华

  世人读书不应读死书,要学会体味书中的要义,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答现实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词条  释疑  释疑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  逻辑  逻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