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整本书阅读中,语文教师...

倡导整本书阅读是此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2017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是相当高的。

分析一下,可分为五个层面的要求:

1. 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2. 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3. 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学习和思考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这样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角色,方能引导学生达成这五个目标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可从五个层面去把握自己的角色:导师的角色、组织者的角色、督促者的角色、鼓励者的角色、评价者的角色。下边一一作一解说。

一、导师的角色

所谓导师的角色就是指教师是学生读书任务和读书目标的制定者,是学生读书目录的推荐者,是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者,是学生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导师的这五种作用做到位、发挥到极致,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才有可能始终走在一条科学合理的道路上,整本书阅读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组织者的角色

现在的高中班额一般都是50人左右,一个语文老师正常的工作量就是带两个班语文。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另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将这100多人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使每个同学都能有书读、读好书、认真读,读出效益、读出智慧、读出能力。

三、督促者的角色

开展整本书阅读,就学生层面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存在的情况是: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敷衍了事,吊儿郎当;上课的时候,他们似乎也在读书,但下课后,对所读书籍不闻不问,以致老师安排的一些读书任务不能完成,读书成了走过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担起督促者的角色,帮助这类学生转变观念,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培育他们的读书习惯。只有这样,这类学生才能真正尝到读书的甜头,才能同全班同学一道踏踏实实地走上整本书阅读的快车道。

四、鼓励者的角色

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对读书产生疑问、产生厌烦,从而导致读书行为消极、读书效率低下等等读书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再次设法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读书热情,引导他们继续坚持不懈地沿着这个路子坚定地走下去。常言道:老师的鼓励就是学生前行的最大动力。笔者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教师鼓励得法,学生定会走出读书的低谷。

五、评价者的角色

同其他的学习任务一样,学生读书要需要评价。因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评价,不仅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读书的真实状态和读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学生今后的阅读开出药方,指明方向,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学生读书离不开评价,而且能给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给出一个准确合理的评价的人只有他的语文教师。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一个评价者的角色。

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说过:“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不可专等老师给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词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叶老的这段话更进一步地印证了本文对教师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中的角色定位。笔者相信,在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守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角色,整本书阅读定会为语文教学带来一个明媚的春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词条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词条  倡导  倡导词条  本书  本书词条  阅读  阅读词条  
教师

 老师成长的十条秘诀(教师培训)

1、我们的课堂,一定要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2、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课程标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且自始至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3、学习发生“三步走”:第一步...(展开)

教师

 巧用追问,激活课堂

在以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为主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问题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好的学习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言语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