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20年高考全国卷导数猜题汇总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是有一天我在坐公交时候,用手机软件画图误打误撞合计出来的,当时是研究f(x)=sinx/x这个函数的图象,本打算在这个图象做点手脚,毕竟北京卷高考题考过约当不等式,因此就画图观察,后来突然想到换一个函数即:f(x)=sinx/√x,这个函数有一个特点,在(0,π)先增后减,且f(π/2)=f(π/4),而等腰直角三角形正好是π/2,π/4,π/4,因此将其与三角形内角结合一下便有了上面的题目。题目并不是很难,但是很繁,考查转化与化归与数形结合思想,最终落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象问题。2019年全国卷考了三角函数零点问题,其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也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问题。不过,我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题命题形式并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考题,需要建立一些台阶,即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增加有效解题的步骤。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林老师解决了一些不等式相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珍惜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一笔财富。我自己出的题,我很少做。因此,本处借用了林新群老师的解答,感谢林老师的解答。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我是根据某本数学分析上的试题加工而成的,出于2018年4-5月份,作为我自己命制的押题卷中的一道题。后来我多次拿此题应付各种场合,算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道导数压轴题。当时还有领导说这道题表达形式过于令人不舒服,因为出现了lnlnn,不过2018年天津卷高考真题数学理科导数还真出现了lnlnn,就等全国卷出现了。本题我加工的幅度比较大,因此我就定位为原创了。第一问是全国卷的经典问题,恒成立问题,方法比较多,如今这样的问题就变成送分题了,放在第一问无可厚非。选取第一问的不等式做铺垫,是为了给考生提供解决第二问问题的台阶,属于比较自然的过渡。让考生有章可循,第二问有特殊情况入手,可以从n=2,n=3,n>3,情况分析,而后进行证明即可。之前发过本题,收到了一些朋友的解答,不过我找不到了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第二问是我有一天在公交车上发现的,当时无聊,利用软件画图,突然想到了2019年全国二理科数学的导数题,那道题的函数为f(x)=lnx-(x 1)/(x-1),我将其做了一个变形,便有了上面题目的函数,通过求导可以知道其先减再增,有最小值M,但是不知道最小值是多少。后续,我通过极值点的代换,便有了后面的函数,而后面g(x)是先增再减,有最大值N,而M=N,我考虑了几分钟,合计如果直接给出第(2)问,缺少铺垫,不够自然。因此考虑求f(x)的最值,正如前面说,最小值无法求出,那么我就限制一下定义域吧,求最大值,正好f(1)=f(e)=-2,因此我就限制了定义域[1,2],这样在解决第一问过程中,得出了第一问的最值情况,正好就增加了解题的有效步骤。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本题难度不够最后一题意义上的难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分享给各位。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函数素材为2010全国高考题,原题为恒成立问题,定义域为x≥0,本题定义域为实数R。我将其改为方程有唯一实数根问题,本题不是很难,但是容易丢解,如果严谨论证,最后就是归结为函数零点的取点问题,即我曾经去南昌二中讲过的问题,不过当时还算是稍微新点的东西,2020年,取点问题,已经沦为简单的,为大众所知的问题。问题具有短暂的时效性,过去了就变得简单了。本题第一问是简单的函数最值,得到的不等式是为了给第二问做铺垫,提供有效的不等式,以便方便学生取点。由于本题函数较为常见,且与高考考查侧重不同,本题蕴含高考考查的情况。通过第一问,可以知道a=0,符合题意,还有其余情况需要讨论。本题算是一道平凡及普通的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的零点问题、图象交点问题)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是我2019年4月份左右出的一道题,将其作为高三文科数学的考前热身卷。实际上,第二问很水,也是全国卷的以往的热点问题,拿出来考就是因为其无穷远处情况学生“可能”说理不清。如果熟悉取点问题,也就是三行解决了。当时第一次上交答案时候,我就给了三行。领导说,压轴题的答案不能这么少,回去改题。我回来并没有改题,直接把答案改了,改的特别复杂,因为我知道,这道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是棘手的。压轴,压住一部分人就够了。果不其然,后期在阅卷的时候,有的学生利用了洛必达,有的学生直接丢掉了一些说理情况,导致解法超纲或者解答不完整。几百份的卷子,我批的导数,我没有统计平均分,初略感觉,本题平均分可能也就是4-5分吧,反正第二问,这么简单的题目,没有几个人做的完整且严谨。这也算是“忽悠”学生比较成功的一道题。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是我2019年4月份左右出的一道题,将其作为高三理科数学的考前热身卷。实际上,第二问很水,也是全国卷的以往的热点问题,2019年高考我预测全国二卷这样考——三角函数与导数综合,结果全国一卷考了。。。如果熟悉恒成立问题,也就是三行解决了。当时第一次上交答案时候,我就给了三行。领导说,压轴题的答案不能这么少,回去改题。我回来并没有改题,直接把答案改了,改的特别复杂,因为我知道,这道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是棘手的。压轴,压住一部分人就够了。果不其然,后期在阅卷的时候,有的学生利用了洛必达,有的学生直接丢掉了一些说理情况,导致解法超纲或者解答不完整。几百份的卷子,我批的导数,我没有统计平均分,初略感觉,本题平均分可能也就是5-7分吧,反正第二问,这么简单的题目,没有几个人做的完整且严谨。一般情况下,我给学生出的题比平时讲的题难度低了指数个数量级。

2020高考全国卷导数猜题(八)

一道自以为原创的数列不等式题

数学小丸子分析:本题是我2019年5月份出的一道模拟题,在考前给学生练习做的,在当时被领导说“全国卷不会考这样的问题”,因此被毙掉了。我心里想问领导“你说考啥”。我估计领导会说“我不知道能考啥,但是我知道你这题不会考。”于是我就换题了。当时我是从对数平均不等式出发,搞出了两个不等式,自以为是原创,但是后来无意中发现浙江某市模拟题考过,很是尴尬。但是我能保证的是高考题没有这样的问题,对数平均考过,对数平均与数列也考过,但是这道题没考过,因此我就上交任务了。解答是我做的,比较笨拙,排版不是我排的,因此有些符号不是很对。我就不改了。不是很影响阅读。我认为,高考还会铺设台阶,我给的台阶不够。命题不易,且命且珍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导数  导数词条  汇总  汇总词条  高考  高考词条  全国  全国词条  2020  2020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