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麦苗的异常防治

【小麦苗的异常防治】一般而言,冬小麦播种6至10天出苗,但会受温度,播种深度,土壤湿度影响,麦种品质也是有差别的。对于小麦苗期一定要注意6种异常幼苗,别不当回事!严重影响产量!

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

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而造成一些异常苗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

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1、深播苗

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秸草地段极易造成埋种过深,表土板结,出苗迟缓,甚至麦苗不能正常出苗,或出苗后茎细、叶小、尖黄、株少、蘖少,以至于后期减产。

发生这种情况,应在墒情适宜时立即用齿耙进行麦地松土、清棵,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及时出苗和分蘖。深播的麦苗会出现地中茎,这也是深播麦苗的典型特征。

2、疙瘩苗

播种量过大,播种技术不精时,往往会出现播种后的麦苗成疙瘩苗。耕地技术不好,土块不碎,大坷垃多;或播种行走时步子不均匀,在行走慢的地方也常有疙瘩苗出现。

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掌握科学合理的播量,播前做好种子发芽率测定。

二是播前精细整地,力争土粒细碎。对于播种过密形成的疙瘩苗,应用中耕技术及早把多余的苗子除掉。

3、立针苗

播种质量差,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或播前整地不精细,播后镇压时严重压苗等都易形成立针苗。

另外,有时为防麦苗受冻,施用土杂肥盖麦苗,盖得厚,到春季起身时,也容易形成立针苗。立针苗叶片针形,分蘖少,叶片少,麦苗长得细,长相差,形不成足够的分蘖。

为防止出现立针苗,在提高整地质量和掌握适宜的播量的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合理的播种深度,一般以3-5厘米为宜,防止过深过浅。

不论哪种原因形成的立针苗,都要扒土、中耕去掉多余的麦苗。并及时对立针苗进行施肥浇水,尽快让立针苗健壮生长。施肥宜浇2%-5%的尿素或磷酸二铵溶液。

4、露籽苗

盖土不匀或者套播小麦,或因机械故障等原因,容易出现露籽苗。露籽苗容易发生冻害,易倒伏,后期易青枯,使用除草剂时也易产生药害,防治的办法是及早盖土。

对套播麦可在旋耕机中间安装大规格犁刀,反旋开墒沟,用开沟形成的细土盖种。

5、缺苗断垄

主要是地力墒情不好,或地面不平,浇水不匀;小麦发芽率不高,掺拌不匀;坷垃大、播种机故障及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一般麦垄15厘米以下无苗是缺苗;麦垄15厘米以上无苗是断垄。

预防措施:

一是精细整地,地要平整。

二是足墒播种,如果播种时土地欠墒,一定提前1周浇水,待水分适宜时再播种

三是一定做好麦种的发芽试验,发芽率低于95%的尽量不要用做麦种,播前拌种要匀。

四是适时防治地下害虫。

6、旺长苗

在温度偏高和播种过早、肥水过猛时,往往形成冬前麦苗旺长。出现这种情况,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降低分蘖成穗率,后期容易出现病害、早衰、倒伏,因此不利于高产。

凡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冬前要及时实行镇压,过旺的可以多次镇压,有条件的可深耕断根,过度旺长的麦苗并适量喷施多麦巨金等高效化控产品,控上促下,防止冬前拔节,并适当迟施拔节孕穗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麦苗的异常防治  麦苗  麦苗词条  防治  防治词条  异常  异常词条  小麦苗的异常防治词条  
粮食

 有机水稻的病虫害防治

如今的食品安全让很多的人开始依赖有机食品,有机大米市场的销售量非常的好,现在已经很多的农户开始进行种植有机水稻,那么在种植过程中怎样进行病虫害防治呢?下面就跟小...(展开)

粮食

 棉花种植的出苗期管理

【棉花种植的出苗期管理】棉花的出苗期间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而导致出苗困难。因此播种后到出苗期必须随时注意棉田与外界的变化,加强管理,克服不良自然因素的影响,改善棉...(展开)

粮食

 花生的花有什么特点?

 花生开花是怎么样?花生的花有什么特征?花生开花是怎么样?以下中国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花生的花序  花序是一个着生花的变态枝,有时也称为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