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旺盛。晚霜过后播种,9、10月成熟。一般要等大豆落叶后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进行收割,以便贮藏。

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旺盛。晚霜过后播种,9、10月成熟。一般要等大豆落叶后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进行收割,以便贮藏。养植过程中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大豆

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一般在25%以上。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

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均为种子量0.3%~0.4%拌种。对已发生大豆根腐病的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灌根,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一般7月下旬开始发病,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核菌净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品质降低。

药剂防治:除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外,在大豆花荚期,每亩用50%多菌灵或施可得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已唑醇悬浮剂20克对水30千克,或用保治达(18%咪鲜胺?松脂酸铜乳油)2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

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亩用药液40千克左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词条  病害  病害词条  大豆  大豆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粮食

 黄豆的种植技术方法

破犁底层是关键,没有打破犁底层的要做到秋深松。具有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耢、压连续作业。有...(展开)

粮食

 用红小豆制作豆沙粉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赤豆、小豆。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展开)

粮食

 红米的旱育秧技术要点

通过近年来,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乡处的旱育秧及大田栽插后的表现表明,红米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田、节水、节支、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的作用。通过近年来,我市农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