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品茶之道“秘色千年”

  色瓷陪葬。原为大唐宫廷贡瓷,借机挟为私有,使之秘色之秘,发扬光大,以致后世对秘色知之甚少。北宋其他各窑的崛起,遂将秘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是,人们在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唐徐寅诗《贡余秘色茶盏》: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诗中极尽赞美之辞,但正是文学的赞美使得后人如坠五里雾中。明月春水,薄冰绿云,形象转化不成具象,千百年来,收藏家及学者们都沉浸在梦幻般的追求之中。

  这种追求到1987年2月戛然而止。

  大唐李渊皇帝亲自命名的法门寺宝塔轰然倒塌。抢救性的发掘揭开秘色瓷千古之谜。法门寺的地宫内藏有14件秘色瓷,细心的唐朝人在封存地宫时有内容详尽的“衣物账”,上面赫然写明: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实物与文献对照,保存了1113年的国之重宝呈现世人面前。秘色瓷比对唐诗,诗虽酸腐倒也贴切。

  这个瞬间,使得许多收藏家手中的财富重新估价。原来是身份不明的青瓷,终于可以在法门寺的标准器比对之下,一目了然。秘色瓷不再存在幻想中,而是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巡回一展芳容。

  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总是很少,靠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总会有偏差。尤其对这种属于奇技淫巧之类的小事,古人没有放在心上,漫不经心一笔带过,却难坏了一代又一代后世人,幸好有文物还可以帮我们指正。

  文物鉴定是标型学,到目前还是以目测为准。有了法门寺的标准器,所有与之相似、类似、近似都可以向其靠拢,称之秘色,秘色因此不再神秘。

  我历史上见过许多越窑青瓷。法门寺秘色瓷出土之前,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弄明白秘色。一看秘色之秘就是不想让人弄清才起的名字。漫长的收藏生涯中,我陆陆续续买过不少越窑青瓷,今天有机会重新审视,忽然发觉有秘色混在其中。越窑青瓷已是宝贝了,夺得千峰翠色,可谁知这千峰翠色中还有一眼清泉,潺潺流淌。

来源:茶当酒集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品茶之道“秘色千年”  品茶  品茶词条  千年  千年词条  
茶文化四月八

 民国的浴佛节

 佛教的主要节日当数旧历四月初八日的佛诞日,也称浴佛节。在这一天除民间的庆祝外,一些佛教界人士更要大肆庆祝一番。如1923年上海佛诞日,留云禅寺的纪念活动,可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