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字母设计美术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东西需要充电,学生眼睛一亮:“妈妈的手机、电动车没有电了,就要用充电器充电了。”

“那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电呢?”

幽默的话语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课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会电脑打字,还不会上网、制图……”

“爸爸电脑知识很少”

“爸爸需要更多的电脑知识。”

“爸爸在充电,就是再学习,再学习电脑上的上网、制图、计算……”

“爸爸充电就是充知识,充智慧呀!”

学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有谁比孩子更聪明,能想到这么丰富的答案呀!看来对学生的认识也需要充电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诠释如何做新教育时关于一锅石头汤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石头汤的美味到底来自哪里——是来自佐料,更是来自参与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献,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点柴火,你找一口锅,我取一瓢水,你投颗石头,我洒粒盐巴,你添丝味精,我放数根葱,最终熬成的美味源于石头汤固有的美味,但更多的一定是来自每一位参与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准确流利地读课文,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

能力目标:写字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美的意境。读出自己对诗中小动物的真实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美丽的绿色世界,看看那里发生的故事。

生:欣赏美丽的绿色世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读书欲望。

新授:

1、认读二类字。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在文中圈出来。同桌之间读一读圈出的字。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

3、出示词语、句子,强化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

4、要求学生读熟课文。生自由读。

5、检查读书情况,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谁来把自己读的很棒的一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个人读、分组读。学生间互相评一评。

6、让学生讲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把诗歌的语言转化成叙述的"讲故事的方式,随机点评。以鼓励为主。

7、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先分组,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听、说、演、记等综合能力。

生: 准备语言、动作。分组表演。

8、提出问题:通过表演课文内容,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对诗中的那个小动物说说话?

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与思相结合,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9、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总结,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

10、指导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叹气”生读出一定的情感即可。

11、出示课件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问吗?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指名学生说一说。学生提出问题。

12、记字写字。体现主动性,方法性、审美性。强调书写习惯的养成。

生: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学生: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作品,。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数的组成(游戏:算式妈妈找孩子)

678109

□45□2□□75□

910810

0+□=10

□21□□42□

2.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用组成、分成、想加法、想减法等。)

[设计意图:数的组成是本堂课学习的依据,所以设计了“数字妈妈找宝宝”这么一个复习的环节。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复习巩固旧知,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猜一猜”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对新知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哦,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才是10枝呢/题里告诉了吗?(板书:7+()=10)

黑板上的算式你认识吗?

说明:“()”叫着括号括号是用来表示“未知数”的,什么叫“未知数”?(没有告诉我们的",不知道的数叫着“未知数”。)

那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想一想: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

2.创设情景,增画小旗。

出示小旗图:

再画几面旗就是8面旗?

6+()=8

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小组活动)

6加几等于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54+()=7

2+()=86+()=10

4、动手操作。

(1)让学生先摆5个小圆片,想一想在摆几个就是8个了?怎样列式?

(2)做一做第二题。(先口头回答,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 ()=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三、加深理解。

1、做一做的第一题

2、买蛋(练习十第1题)

3、练习十第2题

4、小猫钓鱼(练习十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情景,逐步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课堂

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所有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小姑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当别人有了困难,你会怎样做呢?当你的同学生病了,你又会怎样做呢?(自由发言 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根据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 (教师巡视 纠正)

2、小组讨论学习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愁云顿消 执意不肯 拘谨 喜出望外

3、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自由读 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可以分为“买荸荠”“送荸荠”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1)讲因为集市已散,“我”只在一位小姑娘那买了一些剩下的小荸荠。

第二部分:(12——结束)讲第二天清早,卖荸荠的小姑娘特意挖了半篮又大又好的荸荠送到了病房。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卖荸荠的小姑娘的淳朴善良,读出对她的敬佩之情,积累语言,学生自己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课文中小姑娘的优秀品质,那么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一个小姑娘呢?(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分析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了小姑娘什么特点?(边读边动手画句子)

2、有那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

“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件红色的小棉袄------站在屋檐下。”

“我看见帽檐下是一张充满稚气的十一、二岁小姑娘的脸------湿漉漉的。”

“她把荸荠倒入称盘,玲起秤杆称了称------我的塑料袋里。”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爱的,但是过早就为家庭分忧的小姑娘,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淳朴的小姑娘) 板书:淳朴 可爱

“我看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挎一只------走了过来。”

“我拉她坐下,她却提起篮子将半篮子------水色。”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小姑娘的.语言、神态,表现了小姑娘很羞涩,不好意思,却又很懂事,走进病房后办事很干脆。)

“结结巴巴地说昨天的荸荠太小不值那么多钱------刚洗过。”

(这充分表现了小姑娘那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3、出示投影: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只在那条水泥路上留下了一行清晰沾着春泥的胶鞋印”

讨论学习 (预示着小姑娘按照做人的准则正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前进。)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被小姑娘的这份善良、可爱、淳朴所感染了,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学习小姑娘的这种好品质,用做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四、布置作业:

预习4课 扫除阅读障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教案  教案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牙齿》推荐度: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推荐度: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推荐度: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推荐...(展开)

教案教案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展开)

教案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的教案推荐度:学雷锋的主题班会的教案推荐度:《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推荐度: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的教案推荐度:主题班会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主题班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