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国民间常用的健胃消食药

消食健胃类中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以及治疗饮食积滞证候。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服此类药可大大延长人体的寿命。

①厚朴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树皮;含厚朴酚,挥发油等;由于厚朴有广谙抗苗作用,对多种的病菌和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故对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有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苦、辛,功能行气燥湿,降逆平喘,适用于胸腹痰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等症。

用量:一般为2–6克,但体虚者及孕妇慎用。

②木香

木香为菌科植物公丁香、川木香和越西木香的根;内含挥发油,油中含云木香烯,木香烃,木香内酯、木香醇和木香酸等,药理试验证明:木香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肠道有直接松弛作用和对多种致病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功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适用于肠胃气滞,胸腹胀痛和肝胆湿热气滞所引起的脘胁疼痛以及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厉重,寒疝等。

用量:1–9克;但肺虚有热,血分燥热,虚火上冲者均忌用。

③肉豆蔻

肉豆蔻为肉豆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其所含挥发油有抗菌作用,对胃肠道有局部的刺激作用,增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因而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同时肉豆蔻有止泻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脾胃,行气,消食,固肠,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胀痛,宿食不消,食少呕吐,虚泄冷痢之症。

用量:一般为2–9克,但,有实热火邪者忌用。

④苍术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和北苍术等几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卜按叶醇,苍术醇,苍术酮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A原维生素Dl等。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功能芳香化浊,祛风辟秽,燥湿健脾,适用于胃脘闷,腹胀大便溏软,呕恶,四肢倦怠,时气感冒,痰多诸症。

用量:6—12克。

⑤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呆实,内含挥发油,吴茱萸苦素等成分。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作用,有祛风与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功能;吴茱萸苦素,也具有苦味健胃作用;临床证明: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贴两脚心有降血压作用;敷贴脐部可治疗消化不良,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功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温,适用于脘腹胀痛,呕吐腹泻,呃逆吞酸,头痛,疝痛,月经痛。

用量:一般1—6克,但燥热之证皆忌用。

⑥丁香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了香油酚,乙酸丁香油酚,樟草稀,丁香酮,胡椒酚以及多种挥发性成分。因其含有多量挥发油,故有抗菌,驱虫和芳香健胃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适用于胃寒呕吐,呃逆,少食,腹泄,及肾阳虚引起的阳痿等症。

用量:1—3克,但胃津不足,中焦燥热者不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国民间常用的健胃消食药  消食  消食词条  健胃  健胃词条  国民  国民词条  常用  常用词条  
秘方秘方

 老人要长寿 体脑要并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老话,但这句话对老年人特别重要。我们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一般不缺吃喝,不缺营养,缺的是运动,老年人更是如此。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