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毛泽东的乒乓球情怀

  

  照片上毛泽东手中的乒乓板,完全是土制的。警卫员不知从何处找来两块木板,饱饱平,再用刀削削,一副“延安精神”的乒乓板就诞生了。毛泽东就用这种“自力更生”牌球板冒着风雪打乒乓。

  

  建都北京后,毛泽东在中南海每周总要打两三次乒乓球,一般在睡觉前挥拍,借以缓和一天紧张的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神经兴奋。

  直板横握出奇招

  毛泽东酷爱游泳,喜爱爬山、散步、跳舞,也爱好打乒乓球。

  1947年早春,转战陕北前夕,毛泽东身上肩负着千斤重担,但是他并未忘记身体锻炼。这段时间,打乒乓球成了他工作余暇的主要运动。

  后勤部的木匠师傅找来弹性较好的树木,做了两张既能打球又能开会的桌子。乒乓球是从缴获敌人仓库中偶尔获得的,也有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来的学生和海外华侨带来的。

  那是一个大雪后放晴的日子,在王家坪毛泽东住的窑洞前,战士们清扫了积雪覆盖的院落,支起土球台,特意请伏案已久的毛泽东出来打打球,吸吸清新的空气,活动活动疲惫的身子和大脑。

  走出窑洞的毛泽东头戴棉帽,身着棉装,轻轻甩动几下胳膊,就笑呵呵地忙着与警卫战士开打了。球拍当然是自制的“光板”,毛泽东此时惯用直板握法,而且是中指和食指两个指头皆握在球拍前面。你来我往地发球,接球,扣球……最漂亮的,是毛泽东兴致盎然地反手击球!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毛泽东不仅自己注重锻炼身体,而且还热心地督促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体育锻炼。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一天到晚除了工作就是睡觉不行,要锻炼,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行啊?你们跟着我转,时间长了把身体拖垮了。必须坚持锻炼,有了好身体,将来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毛泽东还出钱,让工作人员买来单杠、双杠、哑铃、拉力器、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械,供大家锻炼身体。乒乓球台就放在菊香书屋西房江青原来的会客室里。从此,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锻炼热情高涨。每当毛泽东工作累了出来散步的时候,常常会双手反剪于身后,迈着稳健的步伐来瞧瞧大伙儿的锻炼情况。空闲时,毛泽东还会兴致勃勃地同大伙儿一起挥拍于乒乓球台前。

  毛泽东多为横握球拍,打出的球比较稳当,然而却变化多。有时他会故意虚张声势地望着对方的某桌子角,挥拍真打时却突然改变方向,把球打向另一边,经常搞得对方措手不及,摸不清方向。毛泽东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处处主动。如果对方中计了,毛泽东便开心地哈哈大笑,时不时还会得意地冒出一句:“声东击西,杀你个顾头不顾尾。”在这小小银球的你来我往之中,毛泽东不经意间把他的军事谋略应用得十分自如。

  1961年夏,毛泽东在上海驻地一连工作了好几天都没有休息。有一天,身边的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休息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毛泽东的驻地有一个健身房,里边放置了一张乒乓球台,目的是让经常长时间伏案工作的毛泽东能抽空打会儿乒乓球,不要过于劳累。但是,毛泽东平常出来散步时并不习惯走这张门。

  这一天,摄影师吕厚民一方面考虑想让毛泽东锻炼一下身体,另一方面也真想给毛泽东拍一张打乒乓球的生动照片。他陪毛泽东出来散步后,就同毛泽东的秘书和保健医生商量好,在散步回来后,不走原来的门,而走通往健身房的那张门。

  毛泽东从那张门进去之后,看到了乒乓球台。吕厚民趁机不露声色地建议说:“主席,打打乒乓球吧。”

  毛泽东欣然同意了,高兴地说:“好哇!”说完,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近乒乓球台,握起了球拍。

  站在球台另一端的保健医生看见毛泽东已经做好了准备,便把球发了过去。

  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微弓着身子,盯着对方发球的走向。说时迟,那时快,毛泽东瞅准方向接到了球,而且迅速“啪”地一回扣,把球打了回去,动作非常有力,身手也较敏捷。

  于是,一张经过吕厚民“精心策划和暗自导演”的毛泽东打乒乓球的照片,在毛泽东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诞生了。这张照片发表后,曾经在体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也成为镌刻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瞬间。

  1962年,毛泽东到武汉视察。在风景宜人的东湖湖畔毛泽东居住的寓所,工作之余的毛泽东又抓起了球拍,高兴地过把乒乓球瘾。

  身着标准四个大兜的灰色中山装的毛泽东,刚刚放下批阅的文件和书籍,路过走廊上摆放的墨绿色、标准国产红双喜球台旁,在服务人员的热情邀请之下,兴致勃勃地拿起了著名的红双喜双面海绵加正胶的球拍。

  这次,毛泽东一改延安时期的直握法而成横握法了。他左推右挡地击球。当左边来球又低又快时,他还低下身子去侧身救球。那股认真劲儿,让人忍俊不禁。当来球高时,他还猛地抽杀一番。当他打着球时,两旁观战的工作人员会鼓掌欢呼。而当他打不着时,毛泽东也会笑着摇摇头。

[1] [2] [3]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毛泽东的乒乓球情怀  毛泽东  毛泽东词条  乒乓球  乒乓球词条  情怀  情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