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生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教学成果总体上是隐性的,学生竞赛作为少数的显形指标,这几年越发重要起来,各高校对此均十分重视,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其一,出差途中,碰巧遇到一位北京高校的同行,他指导大二本科生参加一个智能机器人的竞赛,但学生不努力,但拿奖意识很强,最后演变成研究生帮忙做成果,本科生拿奖。关键是,本科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倒是指导老师气坏了,但也无能为力。

其二,一次去某地出差,聊到相关问题,一老师告诉我,很多大学生参加竞赛的点子甚至是具体的成果,都是老师自己的,因为现在竞争激烈了,所以学生竞赛变成老师竞赛也十分正常。

但这真的正常吗?如果竞赛演变成破坏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原因,那竞赛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应该从以下入手加以治理:

竞赛的角度,能否限定时间,禁止指导老师参加,完全由学生自己参加竞赛

那些难以区分是老师成果还是学生成果的竞赛,干脆全部取消?

弱化竞赛结果在保研、评三好生等领域的作用。

弱化学生竞赛在高校排名中的作用。

是不是应该适当取消竞赛

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2018.11.23 俞立平 于上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生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竞赛  竞赛词条  存在  存在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观点

 教育需重视组织管理能力培养

教育需重视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甚至比研究能力还重要。研究能力侧重的是单打独斗,而组织管理能力侧重的是团队协同。教育中的“唯分数”鼓励的都是个体努力,忽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