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合同法出租人享有解除权的情况有哪些?

一、民法典出租人享有解除权的情况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规定,主要在下列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行使解除权,解除租赁合同:

1、《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九条规定: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就是说在租赁房屋具有瑕疵(包括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致使承租人无法使用,或者利益受到重要影响,或者在相当期间内不能进行使用收益的,或者租赁房屋毁损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此条规定仅限于物的瑕疵,而且限于物的瑕疵达到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程度。如果租赁房屋的瑕疵不会导致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而该瑕疵在订立合同时即为承租人所知悉的,承租人将不得主张解除合同。

3、《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一条规定: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承租人违反约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赁房屋的性质而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

4、《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规定: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内支付租金的。

5、《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于第三人的。

以上就是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可以直接解除合同的相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下还应当对相关情况进行合法的认定,如果不符合条件而解除合同的,则构成了违约行为,需要追究相关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出租人可以解除租房合同吗

出租人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

出租人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出租人  出租人词条  合同法  合同法词条  解除  解除词条  享有  享有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房屋租赁

 城中村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案情简介原告是一家餐饮公司,与被告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原告租用被告的城中村房屋经营饮食业务。合同签订后,被告交付房屋给予原告,原告一边经营一边办理证照。岂料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