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合同变更撤销的条件包括什么?

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应具备的条件有:存在重大误解的、显失公平的、存在欺诈压迫等行为的等,对于上述情况是可以变更和撤销合同的,具体情况下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认定处理。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因重大误解而可撤销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要件:

(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产生的。这类合同发生误解的原因多是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或者经验而造成的。

(2)必须是要对合同的内容构成重大的误解。也就是说,对于一般的误解而订立合同一般不构成此类合同,这种误解必须是重大的。所谓重大的确定,要分别误解者所误解的不同情况,考虑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

(3)这类合同要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合同一旦履行就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4)重大误解合同的订立或者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误解导致了合同的订立,没有这种误解,当事人将不订立合同或者虽订立合同合同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合同订立和合同条件无因果关系的误解,不属于重大误解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很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严重失衡,违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应予撤销,不仅是公平原则的体现,而且切实保障了公平原则的实现;再是从法律上确认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销,对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而损害对方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涉及社会公共秩序,大陆法系一般规定为无效。如果未损害国家利益,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可以自主决定该合同有效或者撤销。适用可撤销合同制度,已经能够充分保护受损害方的利益,也能适应订立合同时各种复杂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合同的签订的数量也是在不断的上升的,涉及到相关事项的处理上,应当严格基于实际的合同签订情况来认定,此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的,避免合同的损失出现。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延伸阅读:

合同中免责条款无效的有哪些情形

1、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

合同撤销权的流程是什么?

首先要通知对方,如果对方有任何异议可以通...

合同撤销的法定条件有几种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

合同撤销的条件是什么

1、因为一些实质误会、误解而签订的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销权怎么行使?

对于合同的撤销权只需要撤销权人单方面表示...

赠与合同的撤销期限是多久?

赠与合同的撤销期限是一年。有时候人们会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合同变更撤销的条件包括什么?  撤销  撤销词条  变更  变更词条  条件  条件词条  包括  包括词条  合同  合同词条  
合同效力

 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

无权处分在不同的模式下有不同的含义,根据物权变动模式变化而变化,其含义也根据物权变动的模式变化而变化。无权的处分和合同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区别,其区别就在于合同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