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
  作者: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注释
  字词注释
  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3]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故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这里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凭着,借口。
  20. 笑:耻笑,讥笑。
  21. 直:只是、不过。
  22.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 无:通“毋”,不要。
  24.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 谷:粮食的统称。
  26.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
  28. 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 憾:遗憾。
  34.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 树:种植。
  37.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 豚:tún,小猪。
  39. 彘:zhì,猪。
  40. 畜:xù,畜养,饲养。
  41. 无:通“毋”,不要。
  42.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 夺:失,违背。
  44.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复陈述。
  48.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 义:道理。
  50.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 检:检点,制止、约束。
  57. 涂:通“途”,道路。
  58.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 岁:年岁、年成。
  61. 罪:归咎,归罪。
  62. 斯:则、那么。[1]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供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5]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寡人之于国也作品鉴赏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5]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5]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5]
  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5]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4]
  本文又运用排比和对偶,来加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如“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连三个“……不可……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连二个“……者……矣”。这种排比的写法,迭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的气势积蓄起来,加强了论辩的力量。[6]寡人之于国也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幼儿园中班健壮的骨骼健康教案活动目标初步了解骨骼的作用,知道基本的种类对人体奥秘感觉兴趣。活动准备布袋木偶邀请园内医生或做医务工作的家长来园参与活动。活动过程一骨骼在哪里?()幼儿自行或互相摸捏身体各个部位,水就是生命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设计理念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让学生在课文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3认字15个,写字8个。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山沟里的孩子教案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沟里的孩子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材分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的1认读识记生字新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习运用品读感悟的方法,领会文中山沟里的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美好的愿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谈谈感想。3初步感受作者写作课文第八次教案范文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重点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关于桃花源记教案分享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二)能力目标文言文记诵。文言知识积妈妈我想你幼儿园托班游戏教案设计活动目标知道小动物和小朋友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妈妈,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情感。勇敢的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活动准备各种布制毛绒同类动物玩具大小各一个到两个。每个小朋友妈妈的单人照好玩的雪碧瓶中班体育活动观摩课教案范文活动目标1游戏骑自行车将的情绪导入到中,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2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3通过给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练习绕着跑的技能。活动准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设计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设计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
最新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高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大彻大悟的造句1当前,我们对于有效设计的理解,距离大彻大悟还远着呢。2那一瞬间,我感觉我丧失了欲穷尽一切真理的欲望,放弃了做一个大彻大悟者的妄想,回到了平常。3我们大多数人最终会大彻大悟,生活质砂糖的解释及造句砂糖拼音注音shatang砂糖解释意思结晶颗粒较大象砂粒的糖。分赤砂糖和白砂糖两种,赤砂糖含少量的糖蜜,白砂糖纯度较高。砂糖造句1蛋黄,砂糖和牛奶混合均匀,加入面粉后拌至无粉粒完全用惨不忍睹一词造句1大部分州的财政形势惨不忍睹,巨额财政赤字随时可能爆棚。2但是,其他地方的情况没有那么惨不忍睹。3搞鬼凸务不是很优秀的电影,但也绝非惨不忍睹的劣作。4各个银行的收支平衡惨不忍睹,恢用攀龙附凤来造句攀龙附凤造句1为走出边缘的博得政治高层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事务,又可能因为过分对政治权力攀龙附凤可能加剧了依附感和边缘化。2在行为模式上缺乏独立品格,过分对政治权力攀龙附凤可能加词语点缀的造句精选1皎洁的月光点缀的夜色是那么让人陶醉。2一个堕落的失足少女站在街头点缀着这个繁华的城市,给我留下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3无数的星星点缀着夜空。4点点繁星点缀了湛蓝的夜空,也点缀了安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范文我选的课文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读准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主人公谈迁所遭受的厄运,理解为什么书稿被盗对谈迁来说就是厄运。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初一至初三全程英语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初二英语(下))初二英语(下)知识梳理i。重点短语1。ontime2。outof3。allbyoneself4。lotsof5。nolonger6。getback7。soonerorlater8。Unitampnbsp6ampnbspProtectingampnbsptheampnbspinnocent知识点及练习题unit6protectingtheinnocent一基础篇(一)核心单词1。loselostlostv。失,丢失losesth。loseagamewinagame2。a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