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白杨礼赞公开课教案

  白杨礼赞公开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些感性认识。
  2、释题:"礼",崇敬,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3、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x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
  [妙手偶得] 课文中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指技艺高超的人。秀颀:美而高。颀,高。[主宰] 支配。通常还有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的意思。
  [旁逸斜出] 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四)结束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但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  2掌握"字词积累"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高大。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
  (二)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  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
  2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  要求:教师朗读时,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
  (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4)学生自由朗读第7段,体会排比和反问的表达作用。
  (5)小结:第8段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继续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第五部分。
  2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五)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六)布置作业   以一种树木为题,描写它的形态特点,并赋予它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白    环境之美
  杨 不平凡 形神之美
  树    象征之美  白杨礼赞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2.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
  2.能从整体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明确:(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垫。)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学生说出一点即可。)
  9.研读赏析第7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④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⑤背诵本段。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②欲扬先抑。③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④"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⑤指导背诵。)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 盾
  1.象征
  2.排比、反问
  景美——形美——神美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旋律高亢优美的`歌曲《小白杨》,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中小白杨有何象征意义。屏幕投放"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学生交流归结:象征守卫边疆的战士;象征边防战士的坚强意志等。由此导入本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二、教学呈现
  1.谈一谈
  学生呈现并交流课下收集的背景资料。
  2.读一读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然后进行朗读交流。学生交流的句式为(投放大屏幕):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
  3.理一理:篇章结构。
  4.品一品:写法、语言(培养学生质疑、品读、揣摩的能力)。
  (1)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2)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3)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5)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此环节中,师生探究出:
  (1)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2)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义作铺垫。
  (3)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5)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直说的方式改写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象征的写法。)
  5.想一想:探究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章该如何写。
  6.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蜡烛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百字以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粗读,理清全文脉络;
  重点讲读第三段(第5、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1。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一九三八年底到x疆学院文学院讲学,一九四 年三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识的字的读音。
  注音练习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初步理清全文脉络):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作业后,教师点拨:以上的练习,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四、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五、布置课外作业。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讲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
  2、简略讲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五段(第9自然段);
  3、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倔强挺立——顽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
  参天耸立——高高地立着,耸入空中。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用词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反问句 陈述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 你不应该只觉得……
  难道你就不想到…… 你应该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你也应该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四、要求学生朗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并思考:文章如果只写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么为什么要写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
  第二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五、听朗读唱片(或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六、布置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六"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一纸船和风筝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一蓝色的树叶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绿铅笔找不到称赞教学反思称赞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学会称赞他人!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称赞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称赞教学反思一称赞这篇课文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是一篇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哪座房子最漂亮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了解乡村房屋建设的变化情况,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农村变化很大,农民重视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读懂每句话,理课文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说明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究竟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课文孔子拜师教案范文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的优秀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知识背景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花生又称落花生长生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课文第八次优秀教案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八次,请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字如其人,一定要一笔一画的写。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读书找到了答案,这就是课文母鸡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课文自己去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从小要有自立自强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二教学重难点领悟小猴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语文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3会用千万永远
03岁宝宝管教秘籍当宝宝有不适宜的言行举止时,父母首先应安静下来,理性地思考,该如何引导宝宝正确的行为,以及让宝宝知道他做错了哪些事?同时,为了控制场面,适度地给予小宝宝一些处罚,让宝宝知所警惕,父育儿观不要拿孩子做攀比下班回到家就听到婆婆在训儿子ldquo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某某某现在在做什么,你就知道天天要去广场玩,不能做点有利于学习的事吗?rdquo看到儿子小脸上是一脸的不服,回应着婆婆说ld育儿心得让宝宝健康的成长我一直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最终是社会的孩子,父母只是在他们成长的阶段给他们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而已。如果任何一个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之下,不管是和父母一起生活,还是寄宿,寄读,收养好父母就别怕孩子让你丢人在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你就可以经常发现孩子让父母ldquo丢人rdquo的情况,特别是周围的眼光都聚集到你和孩子身上的时候,不少家长真希望地上有一个洞的。那孩子都做了什么?无非是育儿观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孩子天生是敏感的,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要明确的表达我们的爱。记得小时候,我的叛逆期,一直纠结于我的妈妈为什么不爱我,她为什么不像别的妈妈,会在下雨天给我送伞,我想要的东西她一定不会给育儿观念孩子努力的过程更重要看过小鸡鸡的故事后,丛丛主动要求自己洗内裤,四岁的他蹲在小盆边认真的搓着,我想起了最初教丛丛刷牙时,也是相似的买来小熊绘本念给他听,然后他才把刷牙当作乐趣的。刚开始的时候,兴趣肯定育儿观念千万别小看了孩子的记忆力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可以天马行空,任由思想无拘无束,他们可以匪夷所思,不管是不是切合实际。只要我们愿意去相信,他们就可以用他们的想象力给我们展示一个不同的世界,给我育儿观念孩子第一次犯错是教育的黄金时机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个第一次,有好的也有坏的。有些习惯就是因为有了第一次后便开始养成了。在我的经验中,发现奇奇第一次做得好时,会坚决地进行强化,以使他能坚持下来以后养成好习育儿观念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安安的幼儿园通知家长们写教子有方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妈妈的我一直想着也要写点自己的经历。思来想去,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因为我想不出教育安安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我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育儿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我儿子进幼儿园后,老师说你儿子智力不错,可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动作发展缓慢不协调。听完这话,我内疚之情难以言表。这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我对孩子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所造成的后果。我对小孩子的穿着打扮一个落傍生母亲的肺腑之言一个落傍生母亲的肺腑之言赵忠心这篇文章是写给学龄前儿童家长看的。可孩子连小学都没上,离考大学还有十多年,家长们还想不到未来高考的事。跟年轻父母谈孩子高考落榜的问题,是不是也太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