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质疑,独辟蹊径 ——走进语文新课程 钦北区新棠镇中 黄充良 [摘要]正在实施《语文新课标》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和创作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兴趣、质疑、创造性思维。 语文究竟怎么教,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更谈不上自主了。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 教什么,怎样教,都要从"学"的实际出发,关键是"教"学生"学",教得学生"爱"学,会"学"。学生学得主动,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单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处于应付的被动的抑制状态,教学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学记》上说:"导而无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教师有启发引导之责,但必须时时力戒包办代替之弊。"教"和"学",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齐美,分则两伤。例如捕鱼,你要真的给他两条鱼,他未必领情。但你可以带他去观看捕鱼活动,激起他下水捕鱼的欲望,下水后其在捕鱼的过程中尝到无穷的乐趣,体会劳动的艰辛,收获的愉悦,捕鱼虽说辛苦,也会乐此不疲。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学"虽苦,但若学得主动,则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新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应从多角度的、有创意地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听课、做笔记,却突然有"好事"学生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引起哄堂大笑。如有位老师在讲说明文写作,启发学生观察某一物体的特征时,有位学生不禁随口而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于是老师勃然大怒,狠狠地批评了该学生。这样的学生,在某些老师眼中,故意捣蛋,破坏课堂纪律,对于他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觉得所学与课程毫不相关,称之为"打浑插科",甚为反感。 其实,这恰恰反映了这些教师传统的狭隘"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考试规定的基本篇目就要教,而且要教深教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爱不爱听;至于学生,只能读应试必考的内容,想"正统"的问题,绝不容许有半点"旁逸斜出"。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常言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情感、认识、价值观,有着作者的独特感受,而对于这篇文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非标准答案,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并且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多一个角度多一条渠道,就会多一分热情多一份兴趣。假如总是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异端",便一棍子打死的话,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怕学不好语文,语文难学的思想就会产生。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兴趣丧失殆尽,想象力遭到扼杀,谈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发明创新呢?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课堂实施的核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 在语文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阅读文章是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对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去反问,就会获得更多深层次的理解。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应提倡勇于质疑、敢于问难、乐于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风气,使语文课充满民主、宽容和谐的气氛。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努力转变角色定位,正确认识教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语文课的人文性,充分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和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因此,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而应成为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文素养。"填鸭式"教学不再与时俱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的钥匙。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有好奇心,由好奇而发问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他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表现。虽然有些问题可能提得很幼稚,离题万里,却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的实际状况,清晰地呈现学生的思维流向。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大胆质疑,教师必须学会准确判断,因势利导。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予以鼓励和表扬,特别是对那些提出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疑问的同学不能冷眼相待,更不能批评,要在肯定他爱动脑筋的同时,引导他质疑的正确思路,使所有爱动脑筋的同学都感到快乐,那么渐渐的,同学们都会大胆质疑了。如果教师轻率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挫伤求知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了。 在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发现学生表示了坦然否定。他质疑说,这个成语的结果并非越走越远,而是越走越近。因为地球是圆的,历史上的航海记载,不也是回到始发点吗?这确实有道理,你能否定学生卓见的火花吗? 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也有不少学生质疑:本文的题目不够准确。既然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是夸娥氏二子移的山,那题目还不如是《神仙移山》的好,一时之间许多学生纷纷响应。根据原文的客观事实,愚公并没有真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真正移走的,是夸娥氏二子,如果没有神仙的帮助,愚公愿望再美好,意志再坚强,恐怕也是空中楼阁。 学生的说法不无道理。事实上,愚公并没有真正战胜大自然,这似乎留给我们一个"神定胜天"的结局,然而教学参考书却这样认为: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反衬出愚公精神能惊天帝,泣鬼神,从而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我想,不必要把这种观点强加给学生。从客观上看,原文无法找到能充分证明"人定胜天"的理由。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原文。这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何必要把学生全部限定在一个框架里呢? 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大胆"的说法:愚公真笨!这简陋的工具,怎么能搬得了"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呢?面对学生们的大胆想象,我于是就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那么你们认为愚公应该搬山还是搬家呢?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愚公应该搬家。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难道无数代人为之奋斗的"移山"比较轻而易举的"搬家"更明智,更有魄力吗?这要浪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学生用了现在有贫困山区移民的例子来证明搬家的好处。而教学参考书上却分明写着:愚公似愚实智,即所谓"大智若愚",决不能与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用今天的眼光看问题有什么不对?课文不是说愚公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吗? 更有一个学生"坚决"的说法:愚公违法了!他这样做,破坏了环境,挖走了两座大山不说,更何况把泥士运渚渤海填海,后果不堪设想!对呀,在注重环保的今天,愚公,你的确不该挖山! 其实,阅读这篇寓言,主要是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寓意,明白其教育意义。只要我们肯定愚公坚韧不拔、顽强奋斗、排除万难的精神,至于愚公的做法,完全不必要按参考书上所说的那样。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不但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还呵护了学生"乐于独立思考,敢于向书本挑战"的勇气和尊严。孟子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学贵知疑。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想,质疑,在质疑中创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 那么,又该如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呢? 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尤其像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涉及面非常广。要很好地驾驭教材,教师除了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外,必须在其他诸多学科,如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美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有相应有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具有丰富的知识依托。备课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想一下学生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做到成竹在胸。假如教师课堂设置的问题仅仅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任何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就能解决,那么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机会了,也就不可能迸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伤仲永》这篇课文时,我设置了二个问题:一、说一说这个故事(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能够讲述方仲永成长发展变化过程,能用一句话来讲述这个故事;二、议一议这个故事,用"这是一个 的故事"的格式从不同的角度说一句评析的话。活动安排: 1、方仲永啊!我想对你说:…… 2、方父啊!我想对你说:…… 3、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 在教授《出师表》一课时指导学生提出"诸葛亮真的对蜀政权忠心耿耿吗?"《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田园生活在今天如何看待?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中贯穿全文的线索"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学生再阅读时可以提出:这一句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指导学生思考,开头(第三段)排比为什么不与后文的三个事例一一照应? 实践证明,课堂设问对语文能力理解的创新,效果相当明显。成功的设问,能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有目的性,设问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必须从对实现教学目的意义出发来设计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就要对提问认真准备,精心设计。 另外设问要有趣味性,富有趣味性的设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使课堂教学在比较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再者设问要抓住矛盾,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抓住矛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最后要注意问题的总结评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置之不理,或者简单说"行"、"可以"之类,需要在内容、思路、方法、语言等方面作出简要的评述。既要让答问的学生知道自己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又要让全班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怎么回答更符合要求。总结评述是回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知识的系统与综合,认识的明晰与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设问的质量。柯林斯也认为,许多时间理解的失败,实际上是由于不能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及做出恰当的评论。因此,教师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其次,设置好了问题后,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要给他们思维的时间、交流时间。如果教师一味地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不给出学生思考时间,或者随意终止那不能流畅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回答,自己很有条理地答案阐述出来,那么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被泯灭。即使教师设置的问题是相当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那也只是徒劳。对于有可能迸出创新火花的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准确判断,善于引导,而不能轻率地否定,否则将极大的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设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中内容给文章更换一个合适的标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学生回答说:"资本主义并非充斥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像《麦琪的礼物》中就充满了浓浓了亲情和纯洁的爱情。"对于这个答案,我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肯定,同时就这个问题通过对比,给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从小说、从课外找资料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并得出自己的思考,引申下去共同探究了资本主义的复杂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现代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合作并积极倡导发现法,努力使学生用自己的思想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育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搭建师生对话平台,让课堂成为师生互疑共同求学的场所,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学贵于思,成于思。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一旦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思维敏捷,促进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才思就会永不枯竭。 再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在课堂上要准备随时处理难以意料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做到放得开,收得拢,顾及其他个体反应,组织管理行之有效。语文是充满感情色彩、洋溢人文精神的学科。《学记》也认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才会在讲课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潇洒自如,变被动为主动。才会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质疑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自然也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他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创新。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总之,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独辟蹊径,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语文的课程改革毕竟刚刚起步,很多新理念的贯彻落实还要我们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