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五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材,提出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场地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从直接看图计算。量一量获取有关数据再计算,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在图形的拼摆中关注图形周长的变化,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立足于学生的"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能正确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条理地表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2、能力训练目标 能正确测量和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其他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灵活选择自己欣赏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4、个性品质目标 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有兴趣和热情,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会根据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获得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尽量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不相等。 关键: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四、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提出求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接着,让他们汇报各自的算法,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2、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具动感、易交流的优势,更好地突破 教学重、难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舞台。 最后,我再来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明周长是什么意思? (教师可多让几位学生举例说说,学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有困难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三角板、课桌面、树干等说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指什么。) 2.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各是指哪里的长度。 3.导入新课 (二)、探索交流、展开新课 1.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读题。 2 、理清题意。 让学生指一指、想一想,认清求周长的意思。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在哪儿,并告诉同学们哪条边是26米,哪条边是14米? 师:看懂了题目的意思,谁来告诉同学们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答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逐一展示学生的解答思路,生答时老师板书学生的解答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题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解答?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想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个篮球场的周长。 师: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这四种: (1) 26+14+26+14=80(米) (2) 26+26+14+14=80(米) (3) 26 2=52(米) 14 2=28(米) 52+28=80(米) (4)26+14=40(米) 40 2=80(米) 比较解答方法,自主选择,鼓励算法多样化。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是有这么几种,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4.适当地安排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1题。 5、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尝试求正方形的周长 做"试一试",师:通过这两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掌握得很好,如课换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长呢?(投影出示试一试) 师:这题是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再来分析呢?还是同学们偿试一下自己解答呢?(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险索、发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又能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把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是怎样算的,同时看看你们那一组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 有针对性地让前面题目做错的同学上前板演,再订正。 3."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拼图"游戏,大家有兴趣吗?(投影出示题目) 师:请各组同学拿出小正方形纸片,同心合力,先按要求拼出图形,再讨论出问题的 答案,同时请组长安排一名同学作好记录。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汇报,肯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 师:由此可见,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为什么都是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和长方形,周长却不同呢?你认为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四)、课堂小结时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让学生自己总结,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五)、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 26+14+26+14=80(米)(2) 26+26+14+14=80(米) (3)26 2=52(米) (4) 26+14=40(米) 14 2=28(米) 40 2=80(米) 52+28=80(米) 五、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