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识谱视唱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吟唱古诗词。 3、能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养成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你都会背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吧。 (生尽情展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讲述着一种心情、一个古诗、甚至是一段历史。同学们那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绘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吗?(引入《静夜思》) 二、歌曲教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静夜思》。(出示歌片) 1.解决歌片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2.播放歌曲,聆听可以随音乐动起来。初步了解歌曲。 3.看曲谱听歌曲,从心里跟唱。 4.再听歌曲,小声的跟唱。 5.听歌曲,大声的跟唱。 6.教师弹琴共同演唱,及时纠正唱的不准的地方;并强调演唱姿势。 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延伸: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那课前我们也背了很多的五言绝句,那你能换一下歌词唱其他的古诗吗? 学生视唱其他古诗,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四、总结: 我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浓缩着文人的智慧,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去学会更多的古诗。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这首诗的意思。 2.会认"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十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以及词语"月光" 3、体会古诗的意思,表达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谈话引入:我们已学过不少古诗,谁先给大家把你最拿手的一首古诗朗读或背诵一首?(生诵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2.板书课题,释题。静夜——安静的夜晚。思——所想到的。师:这道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 二、尝试朗读,初步感知 1.听课文录音。 (1)闭眼听录音。师提问题: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打开书听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 4.分组读课文。 5.小组讨论: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整体入手,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或挂图),教师大致描述图意,学生转述。师生评价。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图文对照,说说诗句大意。 四、分句导读,理解诗意 1.朗读第一行诗,思考:从诗中知道是什么时候?(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明亮的月光。)这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月光?(远离家乡的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诗中的第四句可以看出来。) 2.读第二行,思考:"疑"是什么意思?(以为。)诗人以为什么是地上的霜?(月光。) 3.读读、议议。讲讲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床前一片银白色的月光,以为是秋霜降落在床前。) 4.指名读第三、四行诗句,讨论:到底是霜还是月光呢? (1)这第三、四行里哪些词意思刚好相反?("举头"和"低头"。) (2)"举头"这个词应该怎么理解?(抬头。)诗人抬起头来,望见了什么?低下头去,想到了什么? 5.读读、议议。试说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抬头望去,只见窗外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不禁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五、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1.看图体会感情,并想象:诗人先靠在窗前,望着明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到什么样呢?(启发想象,围绕着思乡之情各抒己见。) 2.指导朗读:这首诗表达了远离家乡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思想感情呢?(指导朗读时注意韵脚、停顿和重音。) 静夜思 床前 明月 光, 疑是 地上 霜。 举头 望明 月, 低头 思故 乡。 六、认读认字,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认读。 2.记忆字形。 (1)同座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2)全班交流。 (3)重点强调"低"不能掉点。 3.指导书写"头、乡、是"。 七、背诵课文,再说诗意 八、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图画展示出来。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 2、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字理识记5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字理识字(析词)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诗?(指名答,齐背《锄禾》)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许多诗人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的诗以精巧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成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请看有关李白的动画。 (CAI演示,师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亲人们在自家庭院里喝洒吟诗。春去秋来,李白告别亲人,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秋意越来越浓,李白望着风雪,望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 (CAI出示不带课题的全诗,师念诗) 二、分析字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读一读,找节奏,初步感知。 ⑴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⑵师范读,生注意听,找出节奏。(指名答,CAI用"/"画出各句节奏,如"床前/明月/光") ⑶生按节奏练习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及节奏。 2、字理识字,赏析词句。 同学们掌握了读好诗文的方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⑴教学第一行诗。 ①教学"床"字。 (CAI出示第一行诗)这行诗里有个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床"字及读音)齐读正音,怎样记"床"字?(提示:"床"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CAI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与组合,师提示字理:古时候,用广字头表示房子,广字头下面是个"木"字,表何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床不完全用木头做,还可以用各种金属和材料制成,方便又舒适。) 用"床"扩词(提示:"床"还可用做量词,如一床被子) ②师示范解释诗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这几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行诗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提示:诗人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月光?)明月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银白色) 小结:翻译古诗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这行诗可以翻译成"诗人在床前看见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AI出示诗意,齐读) ⑵教学第二行诗:诗人把月光当成了什么?(CAI出示第二行诗,齐读) ①教学"疑"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疑"字及其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音节?什么结构?"疑"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CAI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长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为了书写方便,右边实际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书矛走) (师讲字理:古代打仗面对强敌时,是用"匕首"短兵相接,还是用"箭"远射?是举着长矛向前冲杀,还是干脆一走了之?真让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义是指怀疑)(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个疑字)在这首诗里是好比、好像的意思。 (齐书写"疑",师范写,生跟写一个) ②学"霜"字 "霜"也是比较难记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霜"字及其读者音)齐读正音。谁能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霜"字?(师提示:声旁"相"的读音和"霜"的读音是不一样的,雨字头表示霜从天上洒落下来,凡是以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板书雷)什么是霜呢?在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的空气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树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师范写"霜"字)写"霜"字时,雨了头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相字不要写得太长,注意把字写得紧凑些(生跟写一个)"霜"还可以用来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头上长满了白发,我们说他是一头白霜。诗人在这里把什么当成了霜?为什么会把月光当成了霜?(提示:它们什么地方相同?) 谁能把两行诗连起来说一说?(提示:诗人看见什么,觉得怎么样?) ③小结:这两行诗写在安静的夜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达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心情。 (板书看疑霜) ⑶教学第三行诗:(CAI出示第三行诗)师读。 ①举头是什么意思?(抬头)诗人抬头干什么?(看月亮) (CAI出示举头望明月比较: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望"举头看明月)不用"看"?(因为"望"字上面有个月亮,月亮高高挂在天上,要看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东西方,用"望"字比较好) ②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板书明月)(指名答) ⑷教学第四行诗: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CAI出示第四行诗)齐读。 ①教学"思"字 "思"是本课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思"字及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结构的?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个田字?(师:古代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心里想着怎样把田种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说话。 ②"故乡"指什么?(家乡)"思故乡"是什么意思?(思念家乡)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③除了思念家乡,还会思念什么?(亲人)亲人包括哪些人?谁能把诗人思乡的感情吟诵出来?(自练,集体点评:语调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CAI出示后行诗) 小结:这两行诗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书望思乡) ⑸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识内化,给诗取名 ⑴写诗人在安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根据诗意,谁能给这首诗取名?(板书:6静夜思)这就是第6课,齐读。 ⑵教学"静"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静"字及读音)它是什么结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不争吵,就安静、清静了。(扩词)师范写:"静"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生跟写) ⑶扩展想象 (CAI回到原图,包括题目)诗人看着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这可能是什么节日?(中秋)小朋友们可能在与父母干什么?(吃月饼,看月亮)但诗人却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个人在外地,你会做什么?想什么? ⑷感情配乐读文 4、课堂练习(随机) ⑴填写诗句,说出带点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⑵根据意思,很快说出诗句 ①诗人看见床前地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②好像地上结了霜。() ③抬头望高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④低下头思念起家乡。() ⑶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看)月光 凝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