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中,我们从景观角度认识了横断山这一广袤的地区,在本章中,我们要说说横断山的民族文化——藏彝走廊。什么是藏彝走廊? 横断山是我国民族种类繁多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藏彝走廊"的概念,它的地理范围和横断山区大致重合,因此,现在也有人把它叫做"横断走廊"。 横断山范围 这里的山脉河流全部呈南北走向,六条大河自北向南穿行而过,"山脉-河流-山脉"的格局形成了深邃的峡谷。 大渡河峡谷 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三大走廊:藏彝走廊,南岭走廊,西北走廊,它们一起构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流动的大体路线,这就是费孝通的"民族走廊学说"。 横断山 这里的走廊有两重意义。首先,这些走廊是狭长的,比如西北走廊沿着东西方向延伸,这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廊"。再者,这些走廊是各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走廊中的人口是不断流动的,这是文化意义上的"走廊"。 岷江河谷 由于横断山的山脉河流都是南北走向,从西北来的民族沿着峡谷一路向南,寻找着适合生存的土地。西北地区气候寒冷,战争不断,人们被迫四处迁徙,而横断山地貌复杂,里面的河谷非常隐蔽,南面的云贵高原更是气候宜人,对北方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 岷江河谷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流动 在历史上,藏彝走廊地区经历了五次大的民族流动,才有了现在民族杂糅的局面。 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唐代,从甘肃、青海地区来了一批最早的移民,他们被称为"氐羌人",也就是历史上的氐族和羌族,随着漫长的历史更替,氐族已经演化成了许多新的民族,羌族的情况差不多一样,只不过现在还有一批羌族后裔,以羌为族名,保留了这个古称。 茂县 中国羌族博物馆 "氐羌人"从黄河上游出发了。他们从甘青地区一路南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就停下来一些人,很快,横断六江的上游地区就出现了大型聚落,接下来,他们中的一部分继续向南,一直到了走廊南端的云南地区。 氐羌人进入藏彝走廊 可想而知,走廊中遍布着"氐羌人"的聚落,他们互不相通,各过各的生活,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不同的民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傈傈族,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怒族…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彝族山寨 这些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藏缅语族,藏缅语是汉藏语系中的一大类,包含了几十种语言,在横断山,共有16个民族使用藏缅语。因此,我们可以说藏彝走廊的主体民族是藏缅语民族。 彝族火把节 在唐代,藏彝走廊迎来了第二次民族大流动。西藏地区的吐蕃王朝向东进攻,一直打到了四川中部,因此,藏彝走廊北部、西部的诸多"氐羌"部落逐渐"藏化",特别是藏传佛教的输入,对四川西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川德格的寺庙建筑 元代,蒙古族大规模入侵藏彝走廊,并对这里施行统治,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蒙古人大多融入了当地民族之中,成为了藏族、彝族、纳西等民族的组成部分。 四川白玉县的佛塔 明清时期,云南丽江的木氏家族崛起,他们向北扩张,一直到达四川巴塘、西藏芒康一带,木氏属于纳西族,因此,木氏土司的扩张使南边的纳西族与北边的藏族产生了融合。 丽江木府建筑群 清代民国年间,四川大凉山一带的彝族大量向北迁徙,使得藏、彝边界发生了推移。现在所说的"藏彝走廊",大致格局就是"北藏南彝",不过,这里的南彝并不是单单一个彝族,而是许多民族的统称。 大凉山深处的村寨 上面说了四次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大流动,最后一次大流动是汉人的流入,发生在明清民国之际。大量汉人沿着川藏路线,自东向西进入横断山区,而先前的少数民族则是从北部、西部进入横断山区。这些汉人很快被藏族同化,适应了高原的生活方式,并且和当地藏族产生通婚。 四川德格 雀儿山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对藏彝走廊的人口流动做一个总结,通过下图可以看出,氐羌人和蒙古族从北部南下横断山区,吐蕃则自西向东扩张,汉人从东部地区到达这里。 藏彝走廊并非单指藏族和彝族,而是指藏缅语中"藏语支"和"彝语支"的诸多民族。然而,用藏彝走廊概括这一区域,其实是不完全的,比如在这一区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羌语支,作为最早来到这里的移民,羌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人提出用"藏羌彝走廊"代替"藏彝走廊",或者直接用表示地理位置的"横断走廊",更加全面。 四川古羌城藏彝走廊的民族格局 上面提到,藏彝走廊的大致格局是"北藏南彝",这只是最基本的划分。石硕先生对藏彝走廊进行了更详细的文化分区,在这张图中,除了北面大片的藏文化(康巴文化区、嘉绒文化区、藏族支系文化区)外,还有羌文化区、彝文化区、纳西文化区和怒、傈傈、独龙族文化区。 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简化后 这是藏彝走廊大的骨架,也就是除了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几个民族,横断山区有着太多的民族,我们只要把握住大体规律就好。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茂县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人民生活在这里,他们没有和其他古老的"氐羌"族群一同继续南下,而是在横断山最北端扎根下来,在岷江上游的河谷中繁衍生息,他们继承了古羌的称呼,成为了所有氐羌族群中唯一沿用古老族称的后代。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茂县 再往西,便进入了广袤的藏族文化区。我们听说的"康巴汉子","丹巴美女",都是对四川藏族人民的赞颂,虽然都是藏族,但不同文化区域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嘉绒藏族盛行苯教,而西边的康巴藏族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更大。 甘孜藏族自治州 理塘 在大众印象中,藏族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他们喜欢高海拔的高原环境,汉族和其他民族则喜欢农耕,居住在低矮的河谷间。而横断山区正处于第二阶梯(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向第三阶梯(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因此这里的藏族兼具游牧和农耕的生活方式。 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 佛学院 可以看出,藏族的边界和青藏高原的边界大体一致,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加适应高海拔的游牧生活,通过自然环境,我们能够很快理解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分区。 丹巴碉楼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号称"千碉之国",在川西高原上,有着许多石头垒起的碉楼。自从秦汉以来,藏羌民族就建造碉楼,它们高达数十米,有的和民居连在一起,有的用作防御,还有的用作驱邪伏魔,人们猜测这些碉楼是为了应对战争而建的,但也有人提出反对,认为碉楼是用来祭祀神灵的场所。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县 丹巴藏寨 离开藏羌人民生活的川西高原,我们来到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就是我们耳熟的大凉山地区。彝族人广泛分布在凉山州到楚雄州的土地上,在西南地图上,不少行政区的名字都透露着当地主要民族。 藏彝走廊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分区只是一个大概的分布,事实上各民族经常混居在一起,比如彝族分散在云南省的各个地方,当我们分区时,并不代表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些民族了。 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市 西昌邛海 彝族的服装非常精致,他们的衣服上满是刺绣,不断地追求着更完美的"刺绣工艺"。 彝族服饰 彝族工艺品 在云南最西端,横断山的最深处,是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这里有着三江并流地带最壮观的地貌,怒江、澜沧江由北向南穿过,在峡谷深处,隐藏着神秘的独龙族和怒族,除了傈傈族属于藏缅语中"彝语支"的民族外,独龙族与怒族都尚未确定语支。 傈傈族 独龙族居住在中缅国境线上,这里有一条神秘的独龙江,它在中国境内的长度只有200多公里,在许多地图上都没有画出来,对于很多人来说,独龙江是一个惹人遐想的地方。 独龙江河谷 最后剩下的就是丽江市所在的纳西文化区,丽江境内一共有二十多个民族,除了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就是纳西族。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从西北地区长途跋涉的"氐羌人"到达这里,他们分散在云贵高原的一个个坝子上,彼此相互隔绝,久而久之,演变出了百花齐放的文化特色。 丽江市 丽江纳西族民宿 在藏彝走廊中生活着1000多万人口,其中530万是少数民族。横断山是现代民族的摇篮,这里很少发生战争,高大的山脉隔绝了交通往来,山谷间充满了宁静祥和,而南北方向要穿越不同的气温带,使得文化的传播受到阻碍,更加剧了这里的民族分化。这样看来,"藏彝走廊"的名字难以概括出这片区域的精彩程度… 丹巴碉楼 参考资料: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流动》 石硕.《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