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少纠结自己到底是哪类人,对旅途的渴望和对物质的低需求让她早早走在了路上。 她的经历不值得普通人效仿,但看过她的故事后会让人知道:哦,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在为了自己的意志活着呀! 不一样的烟火 第一次看到郭堇安的笔记时被吓了一跳,"我至今没有买过卧铺,经常五六十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就这么熬过去,为的就是省下钱,走更远的路。" 坐过通宵硬座的人肯定知道其中的煎熬,怎么坐都不舒服的座位,车厢里混合的刺激气味,凌晨困得不行了,邻座可能还在外放音乐。 这是新的流量密码吗?是我下意识的反应。 直到点开她的主页,发现她和以前见的旅游博主确实有点不一样。 她 18 岁一个人骑行 6000 公里,从漠河到三亚;19 岁单人单车穿过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四个国家; 然后又十次进藏,徒步雨崩......23 岁的她已经走了中国 100 多个城市和 8 个国家。 你肯定有个疑问,什么样的家庭能做到这种程度啊?去过那么多地方,时间从哪来? 这个答案正是郭堇安独别的地方。 "正常来说,你们也不会在各地遇见现在的我。正常来说,山高路远,我们的生活不会有交集,我只是每天因为生活费不够花和下课吃什么而苦恼的学生。" 23 岁,是大多数人刚刚毕业或者还在上学的年纪,但郭堇安的人生没有按部就班,她 16 岁时选择了辍学。 郭堇安是个农村女孩,家里没有多大背景。十岁那年,她的父亲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了,"我突然就长大了,知道以后的路只能自己走了。" 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她玩耍,她就自己去后厨刷盘子兼职打工,别的小孩儿爱买玩具,买新衣服,郭堇安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她生下来就是为了远行。 她 13 岁时拿着自己攒的钱去隔壁省旅游,虽然也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但总的来说,她喜欢这种新鲜的感觉。为了省钱,她敢一个人睡在广场上。 初中毕业后,家里让她进卫校,其实在小孩子听起来有点威胁的意思:"今天你要是不去读这个专业,你马上收拾东西滚出去打工。" 当时的她没有力量反抗这种专制,郭堇安进了卫校,但她对这个行业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第一次去到学校的模拟病房里,我站在门口呆呆愣住。我看着那些冰冷的仪器,酒精味充斥的房间,洁白得让人发昏的床单,我开始泪流不止。" 想到自己可能一生都要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她悲从中来,"不该吧,好不甘心啊。" 上了四节课,郭堇安流了四节课眼泪。当她翻开朋友圈,看到有人晒火车票时,她脑子里突然浮现一个想法:出去走走吧。 她回宿舍收拾好行囊,揣着 90 块钱向火车站出发了,半路上她才想好目的地:天气那么好,就去海南吧! 旅行归来,郭堇安和母亲有了次认真的谈话:"我可以按照你的安排生活,但长大以后,我可能恨你。" 半年后,家里同意让她退学。老师对她说:"尊重你的选择,希望你不后悔就行。" 郭堇安开始了新的生活,她找了份工作,在流水线上每天站12个小时,然后用几个月的工资买了台单反。 当然,工作不是目的,攒够旅行的费用她就辞职。钱花完了,她就接着打工,几年下来,她游览了国内不少地方。 路上郭堇安能省就省,路边摊,青旅、硬座对她来说都是常规操作,实在没钱了,火车站也是她的旅馆。 郭堇安不觉得吃得好,睡得好是享受,反而一想到省下三四十块钱,能多玩一两天就会很开心。 但这样的生活总有顾虑,郭堇安说特别是在没有钱和找不到工作这段空档期非常焦虑。 在一次去西藏的途中,郭堇安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靠卖些纪念品挣些路费?说干就干,她的朋友圈开始"营业"了,主营明信片和旅游景点的小物件,"被嘲笑看不起也无所谓吧。" 最开始时,她的收入并不稳定,一天挣的钱可能还不够饭钱,但想到自己不用回去工作,郭堇安还是非常开心:自己真的成了背包客,像场梦一样。 郭堇安的行程越来越远,把国内想去的地方都转完后,她把眼光放到了国外。 她选择了自己能负担得起的骑行,除了省钱,她也喜欢这种随性的旅游。 "可能坐飞机直达一个旅游城市会给我满满的失望",在越南芽庄时,她没有看到能震撼自己的风景,反而出了芽庄,却在路上发现了只属于自己的山光海色。 走过一些地方,也有了可以维持生活的收入,但郭堇安对未来还是有着疑虑,她不止一次听人问起,"你会一直走下去吗?" 她也不知道,"可能不久后,也可能是明天就突然想结束这种生活了,回去找个班上,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 为了印证这个想法,她找了一份工作,可她发现"没有人会跟我讨论西藏的雪山,内蒙古的草原,新疆的日落。"每天看着高楼大厦,郭堇安觉得身边都是"冷冷"的。 她又辞职了,离开了城市,她来到一个古镇里。小河流水、斜阳残照滋润了她的心灵,郭堇安突然想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否定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啊" 郭堇安得到一个结论:"没有自由的我,什么都不是。没有自由的我,一文不值。" 她又回到了路上,在大理看油菜花海; 去拉萨看雪山, 在古城遗址旁边等待大漠孤烟...... 曾经有人把她和三毛相比,她谦虚地说,"在她面前我不值一提。"不过,看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后,郭堇安觉得自己至少能理解三毛: 在报纸上看到撒哈拉,感应到自己前世的乡愁,远方的召唤,于是出发了。 如果真有前世的话,郭堇安应该是个没有看够风景的旅行者: 也许别人会有一个过渡期,或者一个刺激点,遇到了一些事情才会想着去旅行,去放空自己或者找回自己。 我不是因为这样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吧,我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在路上。 郭堇安这一路上吃了很多苦头,她慢慢理解了母亲的担忧,当年阻止她旅行,让她好好上学将来好找工作都是出于好心。 想到这些年自己的朋友圈屏蔽着母亲,而母亲比任何人都关心自己的行程时,郭堇安心里升起了愧疚。 一个人穷游有很多风险,图为郭堇安在盘山公路骑摩托时摔倒了,被人扶到路边休息 有天她对母亲发消息说:"我给你邮了一个很大的快递,快去看看。"实际上这份惊喜是她自己。 她把这些年远行的经历跟母亲坦白后,母亲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欣慰地觉着女儿长大了,她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喜欢的人生。 14 岁时,郭堇安在《中国交通旅游地图册》中写下一段话:"我想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夏天,踏上去远方的路,不再回头。" 如今,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梦想已经被她一步步实现了。 郭堇安是独特的,她是天生的行者,郭堇安也知道自己经历的特殊,她觉得每个人可能都有需要去完成的事情: "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只是我选择了远行。我们就来人世这一趟,都是最好的一生。"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小红书@郭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