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日期: 2022年3月24日,周四 先上总结: 门票:无 停车:免费 位置:北京门头沟 永定镇万佛堂村 导航:万佛堂村 总里程:13公里左右(环线) 累计爬升:530米左右 用时:5个小时30分钟左右(我们走得慢,正常走比我们快) 路况:休闲登山步道+土路 路线上的古迹遗址:古塔、十处佛字石刻、过街楼、古桥、万佛寺遗址、古碑、万佛堂村北关口 提醒:可带狗狗;自备垃圾袋,爱护环境;途中会经过几个坟头,介意的朋友就不要走这个路线了 相关资料 万佛堂老村始建年代不详。因村西有万佛寺遗址,以寺得名。在万佛山中,地处地山丘陵地带,山也是因寺得名。2017年因棚改及环境整治项目已整体拆迁。徒步细说 到了导航目的地,新楼前面有一块专门停车的地方,停好车后,往西走。 停车的地方及前行方向 大概走400米左右,到岔路,往左沿水泥路走。 岔路口 水泥路上走300米左右,到小房子附近,右边树上挂有彩带,从右边土路上坡。后面土路跟着彩带走就行。 岔路方向 小土路上走几百米,就到古塔了。 万佛堂古塔也称开山寿塔,为慧进大师舍利灵塔,在老村的东北处。古塔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有近600年历史了。1985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万佛堂村砖塔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在塔的东侧立的有文保碑。 古塔之前损毁严重,现已修复。为五层六角实心密檐式砖塔,高9米多,坐北朝南,塔身南北面有券门,其余为假窗,整座塔基、塔体砖雕精美。 古塔 修复前的古塔 古塔 文保碑 看完古塔,我们先原路返回下去十几米,到小土路上的岔路,然后继续沿路径明显的小土路往右走。 岔路口 本来一直往前,就到施工地,但是小土路前面被拦上了。从旁边路径明显的小土路上山,翻山头绕过去。 上山路线 虽然走山上绕了点远路,但是山花已开,山路非常的美,还经过幽静的柏树林小路,走在山里也是一种享受。 山桃花 柏树林小路 柏树林小路 大概在总里程2公里,到山上岔路,往右下山,回到施工地。 山上岔路 山花 山花 山花 山花 山花 山花小路 从这里进入工地 回看围栏挡道的地方 沿着工地,走过老村以前的石头桥,在拐弯处的铁皮上,能看到"佛"字提示方向,第一个东方"佛"字石刻就在这个小山包上。从铁皮缺口穿过去,沿着山沟往上爬几十米,就能看到"佛"字了。 在万佛寺遗址周边,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的广袤山野中有十处摩崖石刻,每个方向两处石刻,八处"佛"字、一处"念佛",一处"南無佛"。 老村石头桥 从这里过去 东方佛字石刻1 看完第一个佛字,原路返回到施工主路继续往前走,不远就能看到过街楼了。在过街楼的前面,就是第二个东方"佛"字石刻,"南無佛"。这个石刻是当时施工,把旁边的山石炸开的时候才发现的。 东方佛字石刻2 大概在总里程3.5公里,用时1小时40分钟,到过街楼。 过街楼是我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风格。过街楼横跨街道、胡同,基本结构呈城台状,下有券洞,其上设置殿堂,一般为单层。因建筑较高,故谓之楼,但有一部分过街楼,券洞上并不设建筑物。过街楼一般建在行人必经之路上。门头沟区历史悠久,因地处山区,大规模建设较少,故现存古建筑保存较多。在北京其它地区已成为罕见之物的过街楼,在京西这块古老大地上,至今仍耸立着十余座。门头沟区现存最早的过街楼是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的万佛堂村过街楼,此过街楼是京西山村过街楼代表形制之一。 过街楼 万佛堂过街楼在老村东口。山石砌筑而成,拱券外侧用青石发券,9块青石连接紧密,内拱券则用青砖砌筑。券洞上嵌石额,有题字"誓永不分爨"。爨就是灶的意思,就是永不分灶,永不分家,全村人团结起来的意思,反映了明代山民的纯朴心愿。 过街楼原来安装有大门,在内墙的两侧各有一个放门闩的孔洞,直径0.15米。夜间将大门关闭,以保护村民的安全。 誓永不分爨 走过过街楼后回看 1981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万佛堂过街楼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保碑 这座过街楼与门头沟其他地方的过街楼有所不同,城台上没有供奉神佛的殿堂,而是在券洞顶上建有其他用途房舍(据说是打更房,现已无存),只起到保护村庄安全的作用,并没有祭神的功能,由此看来,这应该是一座保护村子的"堡门"。 过街楼上面 过街楼坐西朝东,在它的南北外侧原有围墙,围墙应包围了整个万佛堂老村。 南侧残围墙 看完过街楼继续往前走一两百米,到岔路。我们先往左边下坡,去看两处南方"佛"字石刻。等下看完石刻再返回到这个岔路口。 道路边上古道介绍石碑 岔路 在这条大土路上,经过一大岩石,上面把十处佛字石刻的位置都标注出来了。在岩石附近,还能看到以前老村的石槽和老井,井里面现在都还有水,不过已经不再使用了。 佛字石刻方位图 石槽 老井 一直往上,拐弯处有一大石头,左边写着:石头上有佛字。这个佛字风化严重,所以很难看出,若不是有提示,都不知道这块石头上有佛字,需要爬上石头从上往下看。 佛字在石头的右上角 爬上来后才能看到佛字 继续往上十几米,就到南方第二处"佛"字石刻。 南方佛字石刻2 两处南方石刻看完,原路返回到岔路口,往中间土路前行,去看万佛寺遗址。左边有一块石碑,是2002年立的重修万佛寺的奠基石碑,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项目被搁置了。 奠基石碑 往前走十几米,就能看到沧桑的古桥,过桥即为万佛寺遗址。 古桥 万佛寺始建于辽代,有前后两座大殿,距今千年,毁于元代,明代宣德七年1432年重修(明朝时太监重修,用以寄托死后能皈依佛界)。在庙的围墙内,坐北朝南增建三间关公殿(当地人称老爷庙),殿内供奉关公、关平、周仓等神像。香客沿街行进,望见庙门,登着下马石(犹存)下马。过石拱桥,要分别攀登三十级、二十级、十级,三段台阶,走神路,进庙门——迎面有汉白玉石碑两方,庙内两侧有钟、鼓二楼。不过现在寺庙已毁,只剩残墙和杂草。 走过残墙,地上躺着一块古碑,碑上刻有:十方海会丛林。 古碑 往里走还能看到一些散落的石件、房屋柱础。最里面就是一座新修的小庙。 新修的小庙 石件 看完往回走一点,不要过石碑,左边丛林有一条小道,地上石头写有"上山"两字。从这里去看山上的两处西方"佛"字石刻。 地上有路标 丛林也就走十几米,就到了上山的小土路。地上的石头有"万佛寺"方向提示,从这里右转上山,等下看完西方石刻要回到这个岔路去看中方佛字石刻。 丛林出来后路线 上山的路 上山走百米左右,先看到"念佛"石刻。石碑造型很柔美秀气,"念佛"的位置也很好,背靠山石大树。 西方念佛石刻 往上走十几米就到第二处西方"佛"石刻。这里是十处佛字最高位置,视野也是最开阔的。能看到东、中、南三方六处石刻和去北方佛的古道。 西方佛字石刻 在西方石刻看其他方位石刻 在西方石刻看其他方位石刻 看完返回到刚刚有"万佛寺"字石头处岔路,这里就不要再往万佛寺遗址去了,继续沿路径明显的小路下山。下到平台处,往左上山,后面这段就是平整的古道路段了。 下到小平台处继续上山 古道上走十几米,右边地上石头有提示,往右进去,就是两处处中方佛字石刻。看完也是原路返回到古道上。 中方佛字石刻1 中方佛字石刻2 然后沿着步道继续往北上山。大概走一两百米,到老村的北关口遗址。 万佛堂老村除了过街楼,还有一座北关口,俗称北墙口。位于村北山上,扼守住进村的另一条通道,加上村东的过街楼、村南北侧高大的围墙、西面茂密的森林,构成封闭城关,万佛堂村就像一座山中一个小城堡一样。现在北关口的东西两侧还有围墙遗迹。 在过街楼顶上和北关口,黑白天都有人把守,站岗放哨,夜间楼门紧闭,万佛堂村过街楼、护村墙还有北关口,都对保护村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北关口也是一处非常有历史意义的遗迹。这些防卫设施均修建于明代。 北关口西侧残墙 北关口房基遗址 东侧围墙 北关口山上的山花 看完北关口继续沿着古道上山。 古道 古道 古道留影 剩下两处北方佛字石刻,就在步道边上,一直沿着步道走就能看到。 北方佛字石刻1 步道 大概在总里程7公里,用时3小时30分钟,看完十处佛字石刻。 北方佛字石刻2 看完继续沿步道前行,计划从冯村步道出,然后回到万佛堂村,走一个环线。 步道上有供休息的木椅 步道往前走500米左右,就到冯村步道岔路口了。我们是往左边先上山,去看千层石,岔路口去往千层石大概是500米左右路程。看完千层石再原路返回到这个岔路口,然后下山。 冯村步道岔路口 千层石 千层石留影 千层石留影 千层石留影 冯村步道 冯村步道 大概在总里程10公里,用时4小时50分出步道,往左沿公路走500米,往右边路口走,能看到大坝,我们沿着大坝下面的小路走,下到公路上。 公路右转 大坝下面的小路 到公路之后,大概还剩2公里路程,后面直接步行导航起点,回去拿车,完成环穿。 轨迹图 万佛堂村的寺庙遗址和佛字石刻路标、佛字石刻方位图、佛字石刻前搭建的平台、佛字的维护,都是一位信佛的大哥每周末来这里自己弄的,没有任何报酬的。他所做的,不仅守护了遗迹,也为每一位访古者带来了方便,在这里向每一位默默守护古迹遗址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