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首次在北京延庆野鸭湖现身的新闻迅速在网络走红。许多摄影爱好者急奔生态湿地野鸭湖拍下两只鹤鸟的美丽身影。经初步确认,两只丹顶鹤均来自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不只是丹顶鹤,目前北京拥有503种野生鸟类,占我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进入候鸟迁飞季以来,黑鹳、大鸨、天鹅、鸿雁、鸳鸯、灰鹤、秋沙鸭……纷纷蹁跹而至,鸟类专家分析表示,今冬有300万只左右候鸟飞来京城,此时的北京变成了候鸟的"天堂"和"加油站"。如今,全市包括候鸟在内的野生动物种群逐步增长,北京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为候鸟建"食堂" 仅以延庆区为例,对丹顶鹤的到来,一位主管生态建设的干部对记者分析说,丹顶鹤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它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生物。此次在野鸭湖保护区发现丹顶鹤,意味着延庆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鸭湖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也越来越丰富。这是延庆区委区政府带领延庆30万人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做出的重要成绩,更是首都生态涵养战略的重要成果。延庆区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全区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达548.58平方公里,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不止延庆,北京全市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多措并举呵护北京生物多样性。"2018年北京市启动新一轮百万亩绿化造林时,就明确提出‘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植物选择标准,除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外,植物配置还要重视动物、鸟类取食、栖息生态环境的营建,为提高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说。 秋去冬来,巍巍海坨山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静静的野鸭湖上冰面纯净。在草木凋零的时节,延庆区作为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中的中转驿站,每年冬春、秋冬季节都会迎来大量为长途迁徙做准备的候鸟。延庆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负责人郭旭雄说,北京是最主要的越冬地,可谓是"灰鹤营地"。预计整个迁徙季会有5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其中灰鹤可达5000只至8000只。为了给越冬灰鹤等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延庆区在野鸭湖湿地为鸟儿们打造了330亩的"候鸟食堂",取名"食源地"。这是一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特殊农田,种植有玉米、高粱、大豆等鸟类喜欢的农作物。 守护3只大鸨 近期,3只出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鸨成了北京观鸟圈的"明星"。北京麋鹿苑研究员,也是资深观鸟爱好者郭耕说,大鸨是鸨形目鸨科鸨属的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确定其为世界易危物种,与大熊猫级别一样。统计数据显示,大鸨在世界的数量只有数千只。所以,能看见大鸨,特别是在首都看见大鸨绝对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更何况还有3只。 据了解,大鸨已经连续6年出现在通州。资深观鸟爱好者李辉说,与他去年拍的相片比对发现,今年的3只大鸨中有2只极有可能是去年来过的,而今年又新增加了1只,难道是父母带来了孩子?这还需要观察。 为减少观鸟人群对鸟类的影响,北京市、区园林绿化部门提前安排,除密切监测外还制作了几十块宣传标语,张贴在可能拍摄大鸨的位置,提醒大家不要惊扰、投喂、影响动物,给它们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爱鸟志愿者们也行动起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组织了200多名志愿者,和其他爱鸟组织共同守护大鸨。得益于专业部门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这几只大鸨在迁徙途中享受到一段难得的惬意时光。 四季都有美食 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10月公布的全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北京市共有596种陆生野生动物,其中两栖爬行类30种、兽类63种、鸟类503种。 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面积达11.2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纽约中央公园。据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管理单位统计,在开园的短短一年中,已经监测到了70多种飞禽走兽,绝大多数在生态保育核范围内被发现,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雀鹰、灰脸鵟鹰、纵纹腹小鸮、短耳鸮,刺猬、黄鼬等,近自然的栖息环境使绿心内的野生动物种群越来越壮大。 据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副中心"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的绿化布局中,"一核"中还有一个"核"——就是生态保育核。为了恢复生物多样性,绿心率先探索建设了生态保育核,局部保留荒野状态,并设置动物迁徙廊道,在保育核内混合播种了抗性强的先锋树种、灌木草种以及慢生植物,渐次形成荒草、灌草、疏林、密林的风貌,其中食源蜜源植物占到了38%。城市绿心栽种乡土树种达到44.3万株,占总株数的88.1%,形成了完整的小动物美食供应链:春天有甜美的花粉、花蜜;夏天有多汁的桑葚,甜脆的李子、杏子;秋天有吃不完的山楂、海棠、柿子,各类饱满丰腴的种子;就连萧瑟的冬季,还有大量坚果可寻。 鸟儿组团出道 12月6日,记者在北京温榆河公园看到了众鸟儿组团出道的一幅幅美景,悠闲游弋的白天鹅、三两成群的中华秋沙鸭、掠过水面的银鸥、顶冠戴翎的蜂鹰……鸟儿们在湿地水草和高矮灌木中时隐时现。 在这水清岸明的如画美景背后,无不彰显着城市建设者的匠心。 据了解,北京温榆河公园前身其实是一个风沙村落。经拆迁、腾退、整治后,摇身变为今日的"城市绿肺"。 如今,在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段,有银鸥在内的鸟类210种,以黄钩蝴蝶为代表的陆生昆虫136种,提供食源蜜源植物120种。"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中,北京温榆河公园入选"自然景观类"网红打卡地。 随着秋冬迁徙高峰的到来,鸟类监测数量正逐步上升。围绕300万只候鸟的到来,北京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统筹考虑动物"居民"的吃、喝、住、行需求,采取多种措施为它们保驾护航。 12月7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传来最新消息,该局将联合多部门开启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的"北京模式"。为加大全市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市园林绿化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起草并制定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协调机制》,于今年9月正式印发实施。该机制加强了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的协同、指导和监督,精准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如何多方发力织密"候鸟"保护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向德忠说,12月起,市园林绿化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等22个市级部门在全市开展为期4个月的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市级协同、区级联动的模式,紧盯"捕、售、购、运、食"五个关键环节。从候鸟迁徙季的巡查巡护、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市场和商户、集中整治自发市场非法交易、强化网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加强运输携带寄递监督检查和加大进出口货物查验等6个方面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多轮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多方合力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情防控最严执法防线。 2020年6月1日,北京实施《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将全市所有野生动物纳入保护范围。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不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目的就是要营造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的绿色生态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