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 是 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下辖的一个 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临 黄河,东望 泰山。 东平,上古时期被称为东原,水系密布,水患频发。传说大禹治水后,曾率众开荒辟田,将这里变为了安宁富庶之地,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这被认为是东平地名的出处和源起。 这是一座属于风雨阳光和四季的城市,因此它属于时间。这是一座属于儒学、侠义和民间艺术的城市,因此它属于历史。经时间的淬炼和历史的选择,这片丰饶的土地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仍旧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这里的城墙上还残留着古老的痕迹,这里的学堂中文化的经典还在被吟诵,这里的山野间好汉们的故事还在被讲述,这里的湖面上端公腔的小调还在豪放的唱响。 历史 东平县城坐落于烟波浩淼的东平湖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朝时期,东平境内置须昌、无盐等三个县。西汉甘露2年,即公元前52年,汉朝曾在此置东平国,辖8个县。唐贞元年间改宿城县为东平县,此为东平县名之始,至今已有1200余年。 2000多年之间,这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众多的古迹遗存,曾经是我国的北方重镇和地域性政治文化中心。 东平的行政驻地最早位于须昌故城。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因为黄河决口,地势低洼的旧城被洪水淹没,于是就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重建了新城市,这就是如今的东平县州城镇,一座已经矗立一千年之久的古称。 《东平州志》中一幅古旧的地图,详尽记载了州城的地形和地貌,因为州城的外形酷似一只踽踽爬行的乌龟,当地百姓又将这里叫做龟城。 两块保存完好的石头牌匾曾经镶嵌在州城的城门之上,历经数百年而不毁。这些城门的名字不仅厚重大气,寓意深远,更是准确交代了东平的地理位置。 东望泰山,南接曲阜,西临黄河北,北依济南。州城是东平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在元明时期,这里极尽繁荣和发达。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里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宜居之所。城市四周环绕着园林园中,花木吐艳,瓜果遍地,这里商业繁荣,盛产蚕丝。 因水而兴,缘水而名,这一片中国北方水乡,虽然其中心城市的地址不断演变,但东平这个名字在先后经历了国、郡、县、府、路、州的行政变迁之后,依旧留存至今。 考古 由白佛山登高下望,被景观水系围绕的东平博物馆,就是一枚刻着"东"字的巨石印章,虽然仅仅是一座县级博物馆,这里却收藏着一件堪称国之重器的珍贵文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汉代陶厨房模型,陶厨房面阔27.8厘米,进深26厘米,高36厘米,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平汉代壁画,是山东省博物馆排名首位的镇馆之宝。 色彩鲜活艳丽,造型比例匀称,刻画细腻精美,形态生动逼真,东平壁画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壁画的内容,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礼俗记载和民间娱乐场面,丰富多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汉代人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这些壁画的内容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礼俗记载和民间娱乐场面,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对汉代人形象的生动再现。 尤其令世人瞩目的,目前发现最早呈现孔子面目的"孔子见老子"问礼故事绘图更是让世人瞩目。方寸壁画中孔子面部的胡须清晰,皱纹满额鼻翼高挺,颈后凸瘤形象写实。而一身布衣打扮的孔子像,也似乎表明了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学者。 这幅存世已经2000年左右的孔子画像,为研究这位古代先贤圣人的实际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汉墓壁画是山东省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不但填补了山东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罕见之作。 穿越千年,他们依旧绽放着夺目的光彩,让后人交口称赞。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考古就是挖掘历史,每一次考古发现都在为这座城的文明进程,天主细节让人们有根可循。 无论是汉代陶厨房模型还是东平汉墓壁画,从造型到工艺,从民间风俗到艺术价值,无不证明东平自古以来就是重礼仪,知尊崇的文化发达之地,也因此而成就了齐鲁大地这个礼仪之邦。 教育 龙山坐落于县城东侧,处在汶水之阳。龙山书院则建于龙山之阳,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一直是受人称道的名胜之地。 龙山因书院而名,书院因龙山而建,一切都是最好的相遇。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龙山书院不幸遭遇火灾。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东平再遭水灾。在全州绅民的捐资援助下,将书院移建于小东门里,也就是今天东平一中的校址所在地。 那时候龙山书院是每一个读书人心向往之的著名学府,是一家关于学识和虔诚的登云之梯。据《元史·严实传》记载,金元之际,泰安人严实父子曾主政东平近半个世纪,他们从儒学、兴礼乐、重学术、倡戏曲,重振了以北宋郓学为前身的东平府学,并延请海内学者文人荟萃于此,可谓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文学界,东平学人都非常活跃。 东平府既保存了传统礼乐,也促进了民间文艺,俨然是当时的戏曲活动中心,被称为小汉卿的东平人高文秀就是元曲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生平事迹少有记载,但从仅存的文献中仍能知道他一生创作颇丰,现存剧目就有34种之多。 东平府学的振兴,龙山书院的传播,让东平的文脉延续至今。重文尚学的遗风也沿袭了下来。据东平县志记载,到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东平境内有私塾582处,学生8150余人。在东平人眼里,写毛笔字,读圣贤书是从小必做的功课,文脉渊源早已深植在他们的血脉之中。 书院迁走,龙山复归于山林的宁静,虽然时光把这里变成了残垣断壁,但难掩曾经的辉煌,更难掩思想的光辉。那些前贤学人们的事迹,思想依旧弥漫,书香恒久远。 文化 东平湖他在数百年前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梁山泊。曾经的八百里水泊,水草丰美,养育了水鸟鱼虾,更庇护了湖畔一代又一代的东平儿女。 北宋宣和元年,即公元1119年为反抗朝廷暴政,宋江依托这片水泊揭竿而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宋江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在当地广为传扬,逐渐演变出水浒英雄好汉的事迹。在元末明初据此写成的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问世。于是发生在这片水泊上的传奇,从此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随着黄河水的改道,627平方公里的东平湖成为这片水泊唯一的遗存。可东平人对这片水泊的记忆却从未消失。 2009年,水浒影视城在东平拔地而起。这个依水而建的影视基地,先后成为新版水浒、剑侠情缘、楚留香新传等几十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在高高的城墙和雄伟的城门楼里,古色古香的仿宋代建筑群鳞次栉比,原汁原味的还原出了大宋王朝当年的繁华盛景。而游客们与古装打扮的士兵和市民不时擦肩而过,也充分体验到了水浒故里的历史风貌和风俗人情。 水利 戴村坝这座被称为第二都江堰的大坝,已经在东平县南城子村矗立了600多年。汶河曾先后出现多次洪峰,而戴村坝历经数次考验,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固若金汤的守护着东平。 在这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戴村坝凝聚着古人智慧的高卓建筑技艺。古时京杭大运河在少水季节经常断流淤塞,导致大运河效率低下。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疏浚运河,然而主持修建的官员却束手无策。这时来自民间的水利专家白英另辟蹊径,提出了"引汶绝济"的建议,分流汶水到南旺的最高处,从南旺分水南北。大运河水从这里三分向南,七分北流的形态自此形成,奠定了这条黄金水道平稳运行数百年的历史。 戴村坝建成后,河道宽数十丈,水深丈余。漕船可直泊往来。夹岸铺店堂肆栉比鳞次,巍楼翘翘飞檐插天,河面上帆樯林立,商船汇集,这就是当年的运河盛况。因为过往船只繁多,有着日间帆樯如林,夜来桅杆似火的美誉,因此形成了东平当年的古八大景之一"会河帆影"。 民俗 在中国有水的地方就有祭祀。而东平最重要的祭祀方式就是端鼓腔。民间小调端鼓腔,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是东平最重要的祭祀方式。端鼓腔唯一的伴奏乐器是一面或几面像芭蕉扇形状的单面羊皮鼓,表演者将鼓端在手中边击鼓边演唱,这也是端鼓腔名字的由来。经过大胆改革,端鼓腔融入了当代生活的气息,虽一度衰落,但又重新站在了时代的舞台中央。 东平有着辉煌的过去,正在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岁月悠悠,天地转换,在新的追梦之旅里,这里不再是一片沉默。今天的东平人正站在厚重的历史之上,契合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创造着全新的繁华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