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时代,顺江而下进入安庆城第一眼所看到的,一定是振风塔。 这个位于长江之北,面江而立,海拔高度82.76米的"万里长江第一塔",塔如其名,风雷振荡。它也几乎成了我对安庆的第一记忆。自从我12岁那年到安庆一游,我对安庆的所有回想,除了这座振风塔,和塔所在的迎江寺,其它已几无印象。 和振风塔一样,迎江寺也是安庆的网红打卡点。都说无塔不成寺,但相比较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才开始动工的振风塔(又一说此为重建),迎江寺出生犹早,远在北宋便由僧人涵万立愿劝募,并于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建成。虽因战乱屡遭破灭,但在后人前赴后继之下,寺庙渐趋丛林规模,办学传戒,遂成安徽省首刹。 【迎江寺/摄自王千马】 在迎江寺门票的背面有一简介,提及其大门两侧各置铁锚一个,其重约三吨,是该寺有别于海内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如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水东去。 某种意思上,安庆是一个因江而生的城市。 江是产婆,也是悬挂在安庆心头上或明或暗的隐忧。 一
万里长江自远古而来,在相继接纳岷江、嘉陵江、汉江以及赣江等支流之后,自九江来了一个急转弯,掉头向东北呼啸而去,在皖西和皖南的山区之间冲刷出了一片大平原,安庆便是这个大平原的狭长谷地,与此同时,安徽的重要支流——与古晥国、皖山一起让安徽得名为"皖"的皖河,也在安庆之西与长江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包括石门湖、七里湖和南侧的海口洲(今海口镇),其与长江的交汇处,俗称晥口。 这也让安庆成为开阔却不失险要之地,"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向上,可控洞庭、彭蠡,往下,一泻千里,直面的便是毫无屏障的长江中下游。因境内水道弯曲,安庆成为天然避风港,水域全年都较为稳定,可全年通航。 【今天安庆在长江流域中的地理位置/来自网络】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巡视南方,登上晥口东侧的沿江丘陵高地——盛唐山,面对极佳的风水景观,作盛唐之歌颂之。日后,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在登临盛唐山观望长江之后,就迫不及待点赞说"此地宜城",所以安庆又称"宜城"。盛唐山山脚下的盛唐湾古渡口,也因此被称作了宜城渡。 然而,安庆城的修筑直到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才"姗姗来迟"。 这一年,金兵南侵的号角步步紧逼,作为朱熹的门徒而入选《宋史》的黄干,此时正开府安庆,为了安全,下定决心将府城从安庆城西北的潜山县,迁至这"宜城"之地(又一说是在原城址的基础上重修)。"黄干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理学大儒朱熹的女婿,他白天组织军民筑城,晚上到书院讲经论史,一座凝聚着黄干文化精神的新郡城就这样诞生了。"(汪军,《行摄皖河古镇》) 你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厅局级的干部,黄干在建城时自己赤臂上阵。因为他的付出,安庆城自此正式出现在了中国版图之上。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沿江制使马光祖再"添砖加瓦",让府城更加完善。与此同时,陈独秀和海子的老家——怀宁县也从古晥口始迁附郭。安庆城自此府、县同城而治。 新的安庆城,依盛唐山起伏的丘陵而建,设有东南康济门、西正观门、北集贤门、西北万观门以及南盛唐门、东枞阳门,共6座城门。出集贤门,便是古驿道,由此不改向,可以直达京城。它是陆路进安庆的主要城门;出枞阳门往东,便是朱家坡,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迎江寺门前的那一对大铁锚。另外,出康济门,便是宜城渡。不过,由于它不在正南,所以在民间被称为"小南门"。 相比而言,位于正南也是盛唐山之阳的盛唐门,无疑是整个安庆最有人气的通道,"当年,京城从水驿送到安庆府的圣旨、诏谕;以及官员所乘之船一律从盛唐山渡口靠岸,安庆地方官员出正南门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吴牧,《登云坡》) 不过,和国内大多数古城以南门作正门、北门是后门,南北门连线即所谓子午线作为古城中轴线不同的是, 安庆城的正门,是正观门,俗称八卦门,而枞阳门才是后门。 过去,周边六邑(桐城、 怀宁、太湖、宿松、望江、潜山 )来安庆府,多走皖河水路,大新桥码头下岸,然后径直一条路,再从正观门入城。 不得不说,安庆城的创建,让府城有了山水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万一不济,还可以有长江这条黄金水道。 二
因缘际会,长江在进入安徽流域之后,终于遇见了自己江生的第一城。安庆也因此成为明末清初开桐城派先河的钱澄之(钱田间)笔下所称的 "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与此同时,也让汉口至南通近千里间在长江北岸有了唯一的重要港口城市。 在相当长时间内,来自上下游的诸多货物,大多选择从安庆中转或流通。加上安庆府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五山一水二分田,所以自身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除了水稻之外,还广泛种植茶业、烟草和药材……当腹地盛产的棉花、茶叶、稻米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涌进安庆码头,并随着货轮发向全国各地,安庆不仅名扬全国,而且也为自身的商业发展,孕育出了肥沃的土壤。 在安庆的"老字号"中,有胡玉美、麦陇香、江万春,以及余良卿。它们和徽州人开办的"老宝成"、"胡开文",浙江人开设的"正泰昌"、"宝成"、"宝庆"等,集中在著名的倒扒狮街上。这条街因为明代隆庆年间所建的"倒扒狮子"石牌坊而得名——别人的狮子正经危坐,这里牌坊上的狮子则是倒立的。和倒扒狮街一样有名的,还有四牌楼,和国货街。 安庆的成功还不止于此。 财运和人气的积聚,让安庆像是突然打通了自己在文化上的任督二脉。 明清两代,不仅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状元赵文楷等。文人、作家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还出现了以桐城籍文人为开创者和主要作家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此外,还有皖派篆刻、徽班艺人,以及黄梅戏。 【天台里街9号的赵朴初故居,因赵氏家族赵文楷、赵畇等人系四代直系翰林,又称"世太史第"/摄自王千马】 不过,网上有说法,把这归功于振风塔的修建。说的是在明代以前,安庆没出过什么状元,文风比较凋敝,一些星相家就故弄玄虚,说江水滔滔让文采在这里难以扎根,所以须建塔镇之。果真,此塔建成之后,境内文风果然昌盛,才人辈出。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在和皖江文化研究专家汪军兄作过交流之后,才知此乃附会之说。 事实上,在称为振风塔之前,该塔原名万佛塔,主要是因为安庆城后门无大山依靠,因此建振风塔以弥补先天地势上的不足。 不管如何,是为了振兴文风而建,还是希望如桅杆带动安庆这艘船,它的出现和更名,还是看出这块热土,对功名以及家国的热衷及追求。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作航行中的"灯塔",天晴日丽之时,也许更有西湖三潭印月般的景致。 过去安庆有一首名联就是这样说的:镇海门门镇海镇海门头镇海楼楼形镇海,迎江寺寺迎江迎江寺腹迎江塔塔影迎江。 镇海门原是安庆城的正南门——盛唐山之阳的盛唐门。盛唐门上有门楼,亦改镇海楼。如果说振风塔的更名是附会,镇海门的更名则真实地反映出了沿江城市的内心世界。只是这样一来,"盛唐"不存,尤其是日后猛烈的造城运动,更让它失去了往日的风貌,只留下了一个"登云坡"供大家凭吊。 但此时的安庆,无须靠"盛唐"来证明自己了。它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三
先是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始设安徽巡抚,驻安庆。 康熙三年,设立安徽按察使司,分管司法刑狱,驻安庆。 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因此学界目前多以康熙元年,或康熙六年为安徽建省始。 这意味着,明时的南直隶清时的江南省,开始被分拆为一江苏一安徽, 安徽的安便来自安庆; 接着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一度赖在江宁不搬的安徽布政司终于从当时的南京迁往安庆,江苏安徽正式分家。至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安庆一直都是安徽省会(日后因为战乱,省府各部门搬迁它地而造成省会成为一笔糊涂账,但在法理上安庆依旧是省会)。其中的1927年,安庆还和武汉、重庆一起成为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内地第二座、安徽第一座设市的城市,市长韩安。 这种政治上的加持,让安庆的风光显得一时无俩。根据资料,1819年前后安庆府人口达到600万,这在当时全国只有1亿多人的嘉道时期,俨然一个超级城市的规模。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地虽然"宜城", 但是作为长江的黄金水道、商业的重要枢纽,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门户,安庆的历史也从来不缺少外人的觊觎、血腥的搏杀。 相比宜城的另一面,让人头疼的水患倒是显得很稀松平常。 (想知道安庆在历史上的命运,请继续关注"吾球商业地理"接下来的文章。版权所有,可批评,但请勿随意搬运) "吾球商业地理",见城市生长和未来 撰稿|王千马 主编|王千马 编辑|大腰精 制作|粉红女佩奇 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王千马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