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故居内合影 白塔寺 萧振鸣认真讲解 制图/袁国明 今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日子,4日下午,"青睐"会友准时在鲁迅博物馆集合,跟随鲁博研究员萧振鸣一起踏访鲁迅京城旧迹。萧振鸣自幼生长在北京四合院,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了30年,对鲁迅的研究至今抱持极大兴趣。 在萧振鸣看来,鲁迅故居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真实的故事。带领会友走进鲁迅在北京最完整的家,再探访鲁迅去过的白塔寺庙会,沿着先生当年的足迹走一下,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和感动。 故居陈列 一直保持着当年模样 众所周知,鲁迅在北京居住了14年,共住过四个地方。走访前萧振鸣先向大家介绍了这四处所在。第一个住处是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前两年刚刚进行了腾退改造。第二个住处是八道湾的一个三进四合院,那是鲁迅1919年所买,彼时鲁迅母亲,二弟、三弟全家都搬到北京住在一起。鲁迅在八道湾的住所现在是35中,而且没有三进院了,房子都是重盖的。第三个住处是1923年"兄弟失和"事件发生后,鲁迅搬去的砖塔胡同61号,现已原貌无存。最后一个住处,就是当天主要探访的宫门口西三条21号——北京鲁迅博物馆内的鲁迅故居,"这里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鲁迅北京故居,不仅馆内藏有大量文稿和遗物,故居陈列也一直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萧振鸣说。 宫门口名字的由来,是因明代时此地有一座叫朝天宫的道观,后来道观失火烧毁,但宫门口一条、二条、三条等胡同的地名保留了下来,并沿用至今。 走进入馆内,院中青松下竖立着的一尊鲁迅雕像,确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之势。西侧的绿荫丛中还立有三座雕像,最北的一尊是藤野先生,"就是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到的他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 萧振鸣介绍,鲁迅博物馆1956年建馆,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而且只此一家以人物命名的国家级博物馆。"鲁迅博物馆现藏有近8万件鲁迅文物,主要是他的藏书和手稿,也都是国家一级文物。"鲁迅生平陈列馆则是1996年建成。作为名人故居,在全国来说北京鲁迅故居也属于保存得比较好的。 向西走不远,一处灰墙小院出现在眼前,墙上题写着"鲁迅故居"四个金色大字,萧振鸣介绍:"这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门上还有老门牌:西三条21号。原来故居门前是一条胡同,后来胡同被封,故居截在了里面,以前宫门口二条、三条能通,现在通不过去了,这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建鲁迅故居的重视,大概在1985年左右,北京鲁迅故居按照原址原件复建过一次。"这所院子是1924年5月,鲁迅花800大洋买下的,他亲手设计、改建,一直住到1926年。后来鲁迅因为写作《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不断受到通缉,被迫南下到厦门、广州工作将近一年,1927年回到上海,度过了最后9年时光,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 萧振鸣告诉大家:我们在《野草》里读到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在这里写的。大家抬头寻找却不见枣树,萧振鸣笑言"枣树,我们一会儿找"。接着介绍说,过去这里属于阜成门城根,住的都是较贫困的居民,这个小院是一个比较平民化的四合院。"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鲁迅在文章里写到过,说北京街道经常比院子都要高,这是因为过去北京人经常倒煤渣填路,所以使得街面越来越高,一下雨北京的院子很容易存水。" 萧振鸣指着院里两棵枝繁叶茂的白丁香介绍,那是鲁迅搬到这里后亲手种的,应该有一百多年了,每年4月春暖花开时整个院的花香非常好闻,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 边听边看,院子虽小,但格局清楚,东南西北,四个朝向都有房间。北房是正房,一明两暗。右边是鲁迅母亲的居室,左边是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居室,中间是公用空间。萧振鸣向后一指说:"共用空间后面接出来一间小房,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被称为‘老虎尾巴’,也是他自己设计的,设计草图也保存在馆里。过去北京的四合院冬天生煤球炉子取暖,在中间房中生一个炉子,哪间房都可以取暖,这样比较节约,所以别看这所院子房子不大,但是设计合理,住起来很舒服。" 西厢房原是一间小厨房,东厢房是鲁迅所雇一位女工的住房,现在作为展室展览鲁迅的手绘草图。南房是鲁迅的会客室兼藏书室,"鲁迅喜欢买书、藏书,也爱研究古代碑帖、拓片等,这些就收藏在南房中,里面有原来使用的柜子,上面还有鲁迅亲自编写的号码。靠窗摆放一张床,是留给客人用的。"萧振鸣特别提醒大家看南房会客厅挂的画像,"这是鲁迅的一个小友陶元庆在1926年画的一张鲁迅素描像,鲁迅认为画得很好,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画像。实际上陶元庆非常有才华,是个著名画家,他还给鲁迅设计了很多书籍的封面,但可惜不到30岁就去世了。" 在大中公学教过书,可以补充进22中校史 有"青睐"会友表示好奇,鲁迅当时花800大洋买的院子,而且之前还在八道湾买了四合院,那鲁迅的收入是多少呢?萧振鸣回答,当时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每月收入300块大洋,算起来应该几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这样一个四合院。鲁迅住在阜成门,他到教育部去上班主要是雇黄包车,当时的人力车据说包月六块钱,鲁迅雇佣的女工工资是一个月两块大洋,"试想一下,一个女工每月挣两块钱,一个人力车夫每月挣六块钱,相比鲁迅的工资,差距还是很大的。直到1926年南下离京,鲁迅一直在教育部当职员,我认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 在萧振鸣看来,鲁迅写小说、散文、杂文的成就今人难以逾越,而这些成就主要集中于鲁迅在绍兴会馆待的七年时间。鲁迅在教育部工作得很沉闷,很多年在那里抄古碑,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结束了中国小说无史的状态。 鲁迅在教育部工作的同时还在八所学校兼课,主要就是讲中国小说史,学校基本在东西城,最远的可能是22中,说到此萧振鸣感到有点遗憾:"我也是22中的,我查了一下22中校史,没有把鲁迅兼课这件事写进去。我还特意考证过,22中以前叫大中公学,鲁迅确实在大中公学教过书,而且拿了多少讲课费都是有记载的,我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补充进22中校史的。" 此外,鲁迅对北京的文化事业还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在教育部主要负责博物馆、美术馆方面的工作。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就是鲁迅参与创立的。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也是鲁迅参与创立的。 有会友好奇地问,鲁迅在教育部工作还可以同时到几所学校去教书,他不用坐班吗?萧振鸣笑道,鲁迅在教育部所做的考察工作较多,他到北京不久就被派到国子监去考察。当时还发生了一起"8000麻袋事件",说故宫有8000个麻袋的东西堆到国子监,很多人去看,大部分是在鲁迅看来没什么用的奏折,对此鲁迅后来写文章说过:很多事情就是不懂行的把它造完了,懂行的把它偷完了。 不少会友对这个院子的经历感到好奇,萧振鸣坦言,原来院子的房契在鲁迅名下,鲁迅到南方后他母亲和原配夫人朱安还在这里居住。鲁迅去世以后,他母亲和原配夫人都还在。后来鲁迅母亲和朱安相继去世,直到许广平故去后,周海婴把这个院子及鲁迅的藏书、手稿、碑帖、拓片等都捐给了国家。 1925年鲁迅在北师大兼课时与许广平相识,后来许广平成了鲁迅的夫人兼亲密战友。鲁迅与朱安举办过婚礼,和许广平却没有一纸婚书,在当时那个时代来说,是不违法的。萧振鸣忽然向大家提问,鲁迅的原名叫什么?"周树人。"大家回答。萧振鸣笑着摇头:"错了,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他爷爷给起的名。"周樟寿,字豫山,豫山和绍兴话"雨伞"谐音,于是改为豫才。鲁迅后来到南京读书,他的一个亲戚给他起了周树人的名字。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原名周櫆寿;三弟周建人原名周松寿。鲁迅还有一个四弟叫周椿寿,六岁时因病夭折了。樟、櫆、松、椿,名字都与木相关。 有意思的是,鲁迅的爷爷在北京待了14年,鲁迅在北京也待了14年,给北京的文化史留下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是清代翰林,被聘为庶吉士。后来因为被怀疑科考舞弊判了斩监候,入狱很多年才放出来。这也造成了少年鲁迅从一个富足的官宦之家陷入穷困潦倒境地,体会到世态炎凉。 鲁迅到北京倡导白话文,因为当时中国人识字的只有1/10,人们的思想愚昧落后。"大家试想一下,当时人们普遍都不识字,怎么发展科学文化,怎么振兴我们的国家,所以鲁迅和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大力提倡白话文,在当时确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现在有些文章说他们提倡白话文是不是把古文都扔掉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鲁迅自己说他几乎读过十三经,他经历的科举时代,跟后来的教育体制不一样。他曾经说中国的青年要尽量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个中原因恐怕要从当时所处的时代中去探求。鲁迅反思的是弊端和糟粕,对于中国的进步,鲁迅那一代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家的枣,非常甜" 通向后院有一个小门,大家跟随萧振鸣鱼贯而入,迎面就看到一棵大枣树,高大粗壮,落了一地熟透的红枣。大家不由异口同声地说:"这是那棵枣树吗?"萧振鸣边笑着摇头边猫腰捡起几颗枣,衬在纸巾上递给身边的人,"这枣捡了可以吃,北京叫马牙枣。"有人低头觅枣,有人赶紧品尝,大家意外发现,"鲁迅家的枣,非常甜。" 转个弯就到了后花园,四四方方,草木葱茏,小而可爱。"鲁迅特别喜欢种花,靠墙那棵树叫黄刺梅,是1925年5月25号鲁迅种的,后院还有花椒树、三棵白杨树,在《鲁迅日记》里都有记载,是鲁迅请琉璃厂的种花工来种的,开花的时候,这里特别好看。鲁迅文章里写到‘满地都是太阳花’,太阳花北京人叫‘死不了’,五颜六色特别好看。"萧振鸣指着中间白色栅栏里的一口小井说,"当时北京没有自来水,吃水是靠送水车从玉泉山拉水,老百姓买水吃。这个井早就没有水了,当时打上来的井水并不是吃的水,用于洗洗涮涮"。 鲁迅住的"老虎尾巴"在后墙开有一扇明亮的窗,趴着窗户往里看,小屋的陈设简单清楚,一目了然。鲁迅使用的书桌、喝茶的盖碗、睡的小窄床,依然保持着原貌,"书桌上有一个煤油灯,应该是当时电还没通。桌椅也很简陋,鲁迅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写作的。目前存世的鲁迅手稿,差不多有300万字,译作也将近300万字,可以说鲁迅所做的工作不是常人可以达到的。"萧振鸣感叹道,"鲁迅在《华盖集》里提到文章写于东廊下,就是这里。《野草》《彷徨》《朝花夕拾》也是在这片屋檐下诞生的。" 顺着东廊,大家往里仔细瞧,"东廊下挂着一幅画,是1926年著名画家司徒乔画的《五个警察一个〇》。对面墙上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太阳就快落下了,要抓紧时间;下联‘恐鹈鴂之先鸣’,意思是天快亮了,要抓紧工作。这副对联出自《离骚》,鲁迅用以自勉,字是鲁迅教育部的同事乔大壮写的。" 萧振鸣说:"刚才大家一进门就找的‘枣树’在这个地方。"大家闻言伸长脖子往后院的天上看,哪有枣树?萧振鸣笑眯眯地揭开谜底,"鲁迅写的那两棵枣树是院墙外别人家的枣树。" 萧振鸣感叹,鲁迅写散文,非常富有美感,非常富有诗意,"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修辞方法非常高级,也是鲁迅的一个独创。斯诺曾经问鲁迅,中国的散文谁写得最好?鲁迅说第一是周作人,第二是林语堂,第三是我。"鲁迅的这个评价体现了当时中国散文家的地位,后人散文的深刻性、学养都不能达到鲁迅那个高度。" 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 从故居出来,沿着狭长的胡同一路向东,高大的泡桐树撑起一片阴凉,家家户户的院墙边种满小花,嫩绿的小辣椒,紫色的豆角花和枝枝蔓蔓爬满墙的茑萝交织在一起,格外好看。 有会友提到鲁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名?萧振鸣直言,鲁迅用文字战斗,他写文章不能老用一个笔名,现在考证鲁迅有170多个笔名。"鲁迅"这个笔名取自他母亲鲁瑞的姓,"迅"是迅速、迅猛的意思。鲁迅还有一个笔名"宴之敖",鲁迅说含义是"我是被一个日本女人从家里赶出来了"。 走不久,一座庄严巍峨的白塔使人眼前一亮,白塔寺到了。白塔寺是元代建筑,白塔寺庙会在民国时期非常兴旺,一到年节,这里聚满民俗娱乐、小吃小贩,一片繁荣。"鲁迅住得离白塔寺比较近,走到这边大约也就一二里地,过去白塔、庙都随便进,就在山门前的空场举办庙会。每逢年节有庙会,鲁迅经常和一些小友特别是他的学生,包括许广平,来逛白塔寺庙会。" 站在白塔寺前,萧振鸣描画出鲁迅经常活动的区域,"白塔寺是鲁迅经常活动的一个地方,往东走,是西四,西四有著名的广济寺,再往东有历代帝王庙、北海、景山。西四往南去西单教育部,接下去就是绍兴会馆。"眺望这些曾留下鲁迅足迹的地方,使人顿生时空交错之感。 在萧振鸣看来,鲁迅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他很爱看电影。生活中的三大爱好第一是吸烟,第二是喝酒,第三是吃糖。"他特别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兜里经常揣着糖果,见到小友就与他们分享。民国那个时代,糖果、饼干是很新奇的东西。鲁迅抽烟很凶,鲁迅的朋友对此有过描写,说他早上起来一睁眼,就要点起一支烟,然后一支接一支地抽下去,一天要抽四包烟。 鲁迅是绍兴人,绍兴出黄酒,作为一个文化人,鲁迅也能喝一点,但要说能喝多少,不一定。鲁迅的好朋友在文章里介绍他黄酒能喝一斤,但是聚会时他也喝白酒、葡萄酒。特别是在北京居住的时候,文人之间经常聚会,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喝点小酒,在《鲁迅日记》里常可以看到"今日微醉"、"大醉"的记录。"有一次就是在三条这个地方,鲁迅请了一些小友,包括许广平,到家吃饭喝酒过节,喝完酒鲁迅追打许广平。后来许广平写信给鲁迅说起他喝醉酒打人的事,鲁迅回了信。实际上通过喝酒这件事,鲁迅与许广平加深了感情。" 馆内现在有鲁迅收藏的碑帖六千多件、四千多种 贴着白塔寺的东墙,继续往白塔寺东岔深处走。胡同很安静,特别能体会鲁迅当年住在阜成门,一个人在胡同中行走的感觉。萧振鸣笑言,鲁迅当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双脚,他去东城讲课要付出很多辛苦。在《鲁迅日记》里就经常提到"去前门青云阁买鞋",能看出鲁迅的鞋穿得很费。 萧振鸣直言,鲁迅1912年到北京,1926年离开北京,在北京生活了14年,应该说是一个老北京了,而且他深厚的文化,使他对北京的体会要比一般人深。鲁迅经常描写北京的市井风俗,"鲁迅在家里经常抬头眺望这个白塔,当年这里的平房都矮,周围没有高建筑,白塔一览无余,即便是现在,我们站在鲁博的院里也可以看见白塔。" 在萧振鸣看来,鲁迅对古代文化遗产研究也有很多贡献,"比如1914年这一年他买得最多的是佛经,他和周作人两兄弟都读佛经、研究佛经。鲁迅曾对好友许寿裳说,释迦牟尼真是个大哲。"鲁迅在佛经研究方面没有留下太多文字,但可以看出他对佛教的概念,跟求佛祈福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读书人,鲁迅最爱去的地方是琉璃厂,他在琉璃厂买书买碑帖,"我们馆现在有鲁迅收藏的碑帖六千多件、四千多种。从现在来说,他也是一个收藏大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没想到鲁迅收藏碑帖、拓片如此之多,萧振鸣有个明显的体会,民国很多官员收藏拓片,其实拓片在当时非常便宜,"比如端方收藏的很多碑帖流到了琉璃厂,鲁迅有一次就买了一份,1400多张都盖着端方的印。我算了算合二分五一张。"鲁迅还收藏古钱、铜镜、古砖等,他的日记对每一件东西都有记载,算一算,鲁迅的工资差不多1/3用来买书买古玩。 萧振鸣直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鲁迅在美术方面的贡献。他在写《鲁迅美术年谱》时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中国最早倡导美术的是蔡元培,他委托鲁迅在1911年写过《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由教育部向全国发布,普及美术教育。鲁迅从小就喜欢线描,后来不仅收藏版画、浮世绘,还请来日本老师教中国青年人刻木刻。鲁迅晚年在上海大力倡导版画,对现代版画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并摄/本报记者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