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十刹——中国古代制度中最高的官寺。寺院皆位于胜景仙境,风水宝地,高僧云集。每一座寺院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经历,千年的兴衰。 宋代的禅院五山十刹,享有诸多特权,住持由朝庭遴选高僧担任。寺院雄伟宏丽、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官赐的寺田少则千亩,多则数万亩。它们既是古时地位最高的十六座寺院,也是最庄严瑰丽的寺院,堪称最顶尖的"富寺"。 寺庙名称: 国清寺 官寺位次: 十刹第10位 创建时间: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禅寺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开放时间: 06:00-16:00 寺院历史: 1421年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此寺是隋代高僧智顗的遗愿。 智顗,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僧之一。出生于南北朝,俗名陈德安。父亲是梁朝的官吏。17岁时,梁末兵乱,家庭离散颠沛,遂发愿为僧。18岁出家,20岁时已精研律学,受具足戒。23岁拜高僧慧思为师,6年后代高僧慧思前往金陵弘传佛法,31岁受请名刹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晋王杨广(隋炀帝)笃佛,拜智顗为师,迎请智顗为自己授菩萨戒。 晋王杨广(隋炀帝) 智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创立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世寿六十岁,生平造寺36所。入灭后,晋王杨广遵他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建佛刹,初名天台寺,大业元年(605)题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始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自开创"天台宗"后,智顗一直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囿于资金,一直未动工。他在临终遗书中言:"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见书,甚为感动,遂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初建的国清寺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 200多年后,唐末会昌年间(约845年),唐武宗李炎下诏灭佛崇道,国清寺被废,原寺毁于火。次年唐武宗驾崩,宣宗即位。寺毁六年之后,唐宣宗李忱宣布重建国清寺。唐大中五年(851年)诏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题写"大中国清之寺",刻于寺后摩崖石壁上,至今仍清晰可辨。 宋景德二年(1005年)朝廷赏金万两重修殿宇,改名为"景德国清寺",宋真宗赵恒亲赐衣物及御书数百卷,寺中建御书阁。国清寺御书阁内藏有西域《具多叶经》和旃檀佛像、佛牙等珍品。宋建炎二年(1128年),国清寺整修扩建。修建后的国清寺,规模宏大,殿宇辉煌。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下诏改"国清讲寺"(佛教天台宗)为"国清禅寺"(佛教禅宗)。改禅宗数十年后,南宋宁宗赵扩将国清寺评列为禅宗"十刹"之一。 元朝时。国清寺一度获准恢复天台宗。然而,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又把国清寺改作了禅寺,这一改就是560年。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天台县政府和当地士绅的环请静权法师返国清寺讲经,国清寺恢复天台宗祖庭地位。 康熙初年,由于年久失修,国清寺殿宇破损严重,大雄宝殿发生了墙体坍塌。国清寺的修葺提上了朝廷办事日程,康熙皇帝确定了国清寺重建的规划。但是重建费用实在是笔巨资,直到六七十年后,1733年,康熙的儿子雍正帝才筹到这笔资金。1734年国清寺奉敕重建,在重建过程中雍正皇帝特赐"龙藏"一部,作为国清寺的珍藏。 1735年8月国清寺修建完成,同年九月雍正去世,乾隆即位,御笔记录此次重建情况,刻御碑置国清寺内。 修建一座国清寺,竟然让爷孙三位皇帝操心了一个世纪!我真的很好奇,修建国清寺究竟耗费了大清国多少巨资?翻开历史,这一座寺院曾牵系了五朝十帝! 国内古刹大多三面环山,国清寺四面环山、双涧环绕。智者讲经的"智者塔院"在寺东北面,所以寺院山门不朝南开,朝东开,这既是对创寺人智者大师的怀念,又暗含了"紫气东来"。 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祖庭,也是日本和韩国佛教天台宗祖庭。该寺曾驻锡了不少名僧、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国清寺的影响远及海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 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日本最澄法师 虽然从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扩移至山麓平旷地带。明人李汶在《游天台纪略》一文中提到的国清寺"最后委藏处石泉,名锡杖泉",可见当时锡杖泉已在寺的最后,即今位置。那么说明至迟在明代,国清寺已扩移至今址。 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的动荡时期,国清寺再次被毁。 1973年,周恩来下令敦促在1975年前完成国清寺修复,并拨款30万元,同时从北京调运大量珍贵的佛像、法器到该寺。 1984年重新复办了天台宗佛学研究社(如今的天台山佛学院)。 2006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寺占地7.3万平方米(11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庙宇建筑600多幢,房屋8000余间,是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建筑为清早期官式建筑,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幢古建筑,山门外各建筑物——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顺应地势而建,自然随意地散布各处,却又自然和谐。 隋梅: 国清寺有隋梅一株,在大雄宝殿右侧,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据考证,隋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 隋塔: 隋塔位于天台城关镇东北6里。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代"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修葺。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隋塔建造别致,除砖砌塔壁上,精雕佛像外,塔顶上没有通常的尖形塔头,站在塔内,可直接仰见蓝天。 方丈楼: 方丈楼是国清寺接待中外来宾的地方。位于在国清寺东建筑群中心。 观音殿: 与锡杖泉相邻处,新建有重檐歇山,斗拱翘角的观音殿,雄踞于大雄宝殿之后上方,观音殿长约15米,宽12米,殿内正中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木雕贴金像一尊,两旁或立或坐着观音的三十二化身。 此殿为美国洛杉矶天台山国清寺护法会夏荆山、杨茂慈先生、吴梅影女士等捐资十五万元建成。 报恩塔: 位于观音殿西邻,由日本莲宗信徒捐赠1000万日元,于1985年9月建造的。天台山是传教大师(日僧最澄大师)曾经留学过的最兴盛的灵址,日莲僧人非常敬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而且坚信作为正法的法华经的源流是天台国清寺,建塔以表"知恩报恩"。 七佛塔: 也称迎宾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隋唐时的七佛塔早已不在,现在的七佛塔是1973年在原址上建的。 雨花殿: 殿中供奉有"四大天王"神像,一般寺庙中称"金刚殿"或"天王殿"。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其精诚所至,感动天庭,天上下起法雨天花,故名"雨花殿"。 珍贵文物: 国清寺寺周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书、佛像和法器等珍贵文物。寺内有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还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 国清寺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墨宝。 盂兰盆法会: 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开宗立说后,规定每年在各寺院庵堂举行盂兰盆法会。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九至十五,共7天。以为报父母养育之恩,亦求延年益寿。届时国内外信徒云集,高达数千人。法会期间,每天上午由首座在妙法堂讲盂兰盆经,约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