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扎根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自汉朝白马西渡而来,建立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到魏晋佛寺遍天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已经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成为了佛、道、儒三家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佛教文化,领略一下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魅力!第五名:浙江雪窦山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 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 雪窦山 以雪窦古刹和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四周围环列,东有五雷、 桫椤、东翠诸峰;西有屏风山;南有天马、翠峦;西南有象鼻峰、石笋峰、乳峰,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地,阡陌纵横,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千丈岩飞瀑、妙高台、徐凫岩峭壁、商量岗林海、三隐潭瀑布等景观。 雪窦山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 佛教名山,位于山心的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朝、盛于宋朝,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宋朝时名列天下禅院" 五山十刹"之一, 明朝时位居"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据《寺志》记载:在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 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5760本、玉印、 龙袍、 龙钵、玉佛等。宋宗赐"雪窦资圣禅寺"额匾,理宗追书"应梦名山"。 北宋仁宗皇帝 赵祯梦中到此一游而得名" 应梦名山 " 奉化是传说中弥勒化身 布袋和尚的成长、出家、圆寂之地。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造像就是根据布袋和尚的模样塑造的。1984年,雪窦山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赵朴初居士建议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奉化政府于1999年启动报批,在雪窦山建造露天弥勒大佛造像 第四名:安徽九华山 九华山,古称 陵阳山、 九子山,为"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 安徽省池州市 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 李白《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 九华山是上古学仙 修道圣地之一。据《福地考》载,九华山位列道教的" 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最早在九华山进行宗教活动的是道教。据《福地考》载,曾有不少高道在九华山修炼,今仍在九华山流传着许多与道教有关的故事和诗文,九华山不少地名也都与这些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东晋末至中唐之前九华山是道家修真的 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九地。九华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 葛仙洞"被认为葛洪等人修行的遗迹。陵阳县令窦子明,及其后的子安白日升仙等广为流传的神话,折射了早期九华山是仙家修行地之一。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渡海至此,见山明水秀,于此修行。至德初年构筑禅宇,不数年成大伽蓝。建中初,唐德宗赐名化城寺,为九华山第一座寺庙。贞元十年(794,一说贞元十九年)七月金乔觉圆寂,佛教信徒认为他是地藏菩萨化身,称他为金地藏,遂建塔纪念。南宋末,临济宗、曹洞宗先后传入九华山,为九华山佛教输入了血液。明代无瑕和尚,百岁圆寂,肉身不坏,封为"应身菩萨",遂使九华山佛教在明末清初至于鼎盛。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九华山成立佛教协会,结社护教;成立九华山佛学院,开展佛学研究与交流,广泛增进同国外佛教界的交往与合作,九华山佛教逐步走向世界。 第三名:四川峨眉山 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见于 西周,据晋代 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 汉中)为前门,熊耳(今四川 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 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 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 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晋 左思的《 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唐朝《 十道志》:" 剑南道名山曰峨眉,陆深云,山周回千里,高八十里。" 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 其说不一。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 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乡创建普光殿。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吨,高7.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第二名:浙江普陀山 据佛教传说,唐大中年间有一印度僧人来此,亲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地为观音显圣地。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因略以称道。 唐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今称"不肯去观音院")。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自北宋以后,普陀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 在元代《补陀洛迦山传》中仅提到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几处,可见寺庙不多。至南宋绍兴元年(1131)将普陀山佛教各宗归于禅宗。元明清三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末遂有三大寺、七十余庵堂与一百多处茅蓬。 普济寺,又名"前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为普陀最大的寺院。传为真歇禅师初住之寺,后有慧辉、普济、怀信、祖铭等相继主持,几经兴废。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敕建圆通宝殿并赐额。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敕建佛殿,三十八年重修大殿,赐寺额"普济群灵",改名普济禅寺。现存大殿为清雍正九年(1731)奉敕重建,有殿阁堂庑200余间,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 法雨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明万历八年(1580)大智真融创建,名海潮庵。二十二年(1594)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兴修大殿等,赐额"天花法雨",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继续有兴建,现存殿宇245间。 慧济寺,亦称佛顶山寺,又名"后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明初僧慧圆结茅山顶,创立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庵为寺,名慧济寺。全寺有四殿、七宫、六楼,与普济、法雨并称为普陀三大寺。 第一名: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由五座大山组成,分布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称五方文殊。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不仅在国内影响力深远,而且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在五台山上数量众多的寺庙中,当属五爷庙香火最盛,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香客游人慕名至此进香许愿。若是你也有计划来此,切记最多可许三个愿望,而且许愿后记得安排好时间回来还愿。 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30000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脱纱,刺绣,画像。此外还有佛塔、影壁、牌楼、碑碣等。 细心点的朋友不难发现,在国内五大佛教名山当中,浙江省独占两座,佛教文化底蕴可谓是深厚无比。只不过其中的雪窦山知名度相对较低,使得很多人未曾听闻过而已。最后,不知道文中介绍到的五大佛教名山你去过几座了呢?对它们又有哪些深刻的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