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幻境是《红楼梦》中的女儿仙境,警幻仙子司主。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以梦境的形式向甄士隐、贾宝玉二位有缘人显现。太虚幻境肯定是个不存在的地方,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地方呢?因为曹雪芹目睹了周围众多女子的悲惨境遇,爱情被扼杀,人身被摧残,无法释怀,又无可奈何,就编织一个这样的神话,期冀女子们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幸福。 这是一个一尘不染的世界,到处歌舞升平,旖旎自由,没有须眉浊物,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善良的人才有缘梦里一见。太虚幻境是一个无情无欲,超脱空灵的世界,但它掌管着人间的情债,只有情债孽缘都已了结的才可以回归,警幻仙子是一位"情仙",掌管着离恨天上春心萌动的仙子,及时让她们下凡度劫。待到伤透了心,才允许回来报到,如林黛玉,晴雯等都是如此。曹雪芹幻想着给女儿们找个快乐的好地方,也就是自己安慰自己,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第一次出现在甄士隐的梦中。 (甄士隐听)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那牌坊上大书四个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 后来在僧道对话中出现过,后来出现在贾宝玉的梦中,他与警幻仙姑对话时,仙姑说: "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 这下我们锁定太虚幻境位置! 幻境这个词的意思,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就是幻化出来的,在梦里出现的地方,就叫做幻境。 太虚幻境不同于中国民间神话传说里那些神仙居住的仙境,例如西王母居住的仙境名为瑶池,玉皇大帝居住的仙境是天宫,还有一些其他神仙居住的地方,如蓬莱仙岛,昆仑仙境,佛祖居住的西天灵山,这些传说的仙境都不是幻境,而是传说里真实存在的,太虚幻境是幻化出来,在梦中诞生出来的一个梦中仙境,与以往这些个传说中的现实仙境没有任何关系,在红楼梦一书中,是作者单独设立的一个仙境系统。太虚幻境,太虚是一个名词,只要知道太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也就知道太虚幻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所谓太虚,就是中国古代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那个"道",道就是无形的意思,道生一,就是从无到有,一生二,二生三,又从有到生出万物。 宇宙世界中什么东西是无形又看不到的,答案是气体,道生一,也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二气,絪縕之本体。太虚幻境,就是阴阳二气交融之下幻化出来的一个梦中仙境,一个无形的世界。 这个无形的世界,太虚幻境又是有形世界(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的根本所在),没有太虚幻境,也就没有真实的有形世界,这个太虚幻境,就是我们最初的来源之地, 这个无形世界,太玄幻境主宰不了我们在现实有形世界的命运,但却能够为我们居住的这个有形世界,提供一个来往的通道,也就是我们可以去太虚幻境,也可以从太虚幻境来到现实有形世界。 因此,这个无形的太虚幻境,就可以被称为梦境,我们睡觉时,可以进入梦境,也就是无形的太虚幻境,醒来后,又从无形太虚幻境回到现实有形的世界。 太虚幻境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所在,就是"道"的本体,无的境界,梦境究竟存在不存在,答案是存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可是梦境又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到,我们都去过梦境,可是那个梦境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太虚幻境。 红楼梦一书,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道家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太虚幻境就是作者曹雪芹根据自己所通晓的道家理论,提出来"道"的初始所在就是梦境。总之,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没有任何联系,这个太虚幻境是老子道家学说中,"道"最初的无形之境,这篇文章涉及了道家的玄理,可能不太好理解,但记住这点就可以,太虚幻境是一个无形世界,无形空间,是万物的根源所在的地方,和我们的梦境很相似,但到底是不是梦境,恐怕作者曹雪芹本人,也无法证明。 太虚幻境就是曹雪芹的一个著书引子,曹公以他自己的见解与写作风格,用神话的方式,作出他对婚姻爱情与性之间的一个伏笔。伏线千里,终有端头。 "虚幻"二字已说的很明白了。 太虚幻境 好一个"太虚幻境",作者用虚实的手法写道:警幻仙姑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托仙姑警示宝玉不要沉迷于情欲声色,先领宝玉转游孽海情天的"痴情司"、"结怨司"、"早啼司"、"夜怨司"、"春感和秋悲司",再请宝玉观看由红楼梦演绎十二支词牌,但宝玉倍感无趣,仙姑叹:"痴儿竟尚未悟"。后给贾宝玉定为"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宝玉不服,仙姑推之为"意淫",殊不知警幻前有定论: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最后仙姑将其妹可卿许与宝玉,让宝玉知道男女之事不过如此,重要的是读书入仕途或委身于经济之道。 宝玉回头没有?仍然沉浸于柔情缱绻,最后的结局是:"荆榛遍地,狼虎同群,黑溪阻路,无桥可通。竟有夜叉、海鬼将他拖了下去,虽然警幻无论怎样指点"迷冿",贾宝玉的结局仍以悲剧收场。 太虚,天也,谓空玄之境;幻境,虚幻的境界。 "太虚幻境"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小说原文—— 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 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 这里警幻仙子明确指出"太虚幻境"位于"离恨天"之上。 那"离恨天"又是什么地方呢? "离恨天"一说存在元明以来的于民间俗语,以及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中。如"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元杂剧《倩女幽魂》:"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但佛教的三十三天和道教的三十六天中,都没有"离恨天"之名。 《西厢记》的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一段唱:"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张生对刚刚在佛殿上撞见崔莺莺一见钟情,唱词表达的是男女情爱之事 。 《全元曲》出现"离恨天"的地方,共有十几处,往往与相思病并举,而且从来都是关乎男女情爱。比如:我便有那孙思邈千金方也医不可相思病,你便有那女娲氏五彩石也补不完离恨天——元 · 兰楚芳《【中吕】粉蝶儿 · 骄马金鞭》;唤不应离恨天,填不满忧怨海,赶不上相思路 ——元 · 汤舜民《南吕 · 一枝花 · 春思》;最高的离恨天堂,最低的相思地狱 ——元 · 王姓《【中吕】粉蝶儿 · 寄情人》;还不彻相思债,叫不应离恨天——元 · 李爱山《商调 · 集贤宾 · 春日伤别》;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祸氏补不完离恨天—— 明 · 陈继儒《小窗幽记 · 卷二 · 集情》。 另外,以"离恨天"代指情欲的小曲、俗语在明清小说《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中更是屡见不鲜。 可见"离恨天"专指男女情爱之事,或者可以说是情欲诞生的地方 。 位于离恨天之上的"太虚幻境",作为爱情和情欲的根源,发于人的意念,存在于人的心中。 "菩萨天尊皆因僧道而有,以点俗人,独不许幻造太虚幻境 以警情者乎?观者恶其荒唐,余则喜其新鲜。有修庙造塔祈福者,余今意欲起太虚幻境以较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甲戌眉批) 故"太虚幻境"、"离恨天"和书中的"大荒山"、"无稽崖"一样,,都是作者曹雪芹虚构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幻想境界 。 在贾宝玉梦中的"太虚幻境",警幻仙通过向宝玉展示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地交代出小说中众多主次人物的发展结局,演出了一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就是桃花源里加张床 太虚幻境是贾府是甄士隐家是林如海家是甄宝玉家是会芳园是大观园是风月宝鉴是红楼梦这部书。太虚幻境是整部红楼梦故事的缩影,太虚幻境是浓缩版本的红楼梦,太虚幻境不是红楼梦还能是什么?红楼梦隐写明清易代史。 不是仙界,疑似地狱。否则灌愁海,迷津几处也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