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 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 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先秦时期,岭南称 百越之地,广西分属西瓯、骆越。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 桂林郡和 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 ,是国内最早开创 "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含古籍)7万多件(套)。以下就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12件珍宝进行盘点。 1. 商兽面纹提梁铜卣 此卣通高40厘米,卣身及盖四面有棱背,提梁置于正背面脊上。盖面、腹部饰以浮雕式的兽面纹,眉、目凸起。盖面上两兽面纹向左右,腹部两兽面纹向前后,互不相望。盖缘、颈、圈足均饰夔纹,盖钮饰六只蝉纹。提梁饰夔纹和蝉纹,两端作牛头形。此器为中原器物,至于为何出现在瓯骆地区,有专家猜测,其可能是通过赏赐、购买或交换而来,也有可能是战利品。1974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马头乡全苏免岭,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卣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盖内有标志着做器奴隶主族徽的铭文,为典型的中原器物,为研究商代中原与瓯骆地区的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2. 西汉翔鹭纹铜鼓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可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等8个类型。壮族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广西是古代铜鼓出土最为密集的地区。这件翔鹭纹铜鼓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重30.75公斤,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主晕为衔鱼翔鹭纹,其余饰栉纹、勾连雷纹和锯齿纹。鼓身九晕圈,饰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体人,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或花身水鸟,水中有游鱼。鼓腰饰八组羽人舞蹈纹,每组二至三人,头戴羽饰,下身系展开的羽裙,两臂外展,双腿叉开作舞蹈状。舞上空有衔鱼的翔鹭。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1976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铜鼓保存完好,纹饰清晰,图案精美,所刻图案纹式内容丰富、活泼生动,整器品相完好、铸造精良,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是南方古代民族特有的综合艺术精品,在国内实属罕见,弥足珍贵,是石寨山型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国宝级文物。 3. 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青铜打击乐器,呈半截橄榄形,上小下大,钲部上端透穿长方形孔,顶端有两个外撇羊角状钮。这件人面纹羊角钮铜钟通高19厘米,正面铸有人面纹,人面的眼、鼻、口都隐约可见,呈现出不落俗套的民族风格,装饰人面纹的器物,多是祭祀用品。与铜鼓一样,羊角钮钟作为古越人使用的重要的打击乐器,其在战国至汉代瓯骆文化遗迹——左江崖壁画中有描绘:在首领的带领下,伴随着敲击羊角钮钟、铜鼓等发出的节奏和音律,祭祀人群翩翩起舞。1976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钟音高、律制与同墓共出的"布"字铭钮铜钟、铜锣、铜鼓完全相同,可与这些乐器合奏本地特有的音乐旋律,同时还被赋予作为权力和财富象征的社会功能。这种古老且极富地方特色的铜钟,对研究我国南方古代音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 西汉羽纹铜凤灯 此灯通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呈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头、冠、颈、翅、尾、足各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凤鸟背部有一圆孔,用以放置长柄灯盏。凤鸟口内衔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蜡锥柱上方。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中空,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烟灰经灯罩纳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水中。1971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灯造型独特,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工艺先进,纹饰采用岭南地区的一种新兴錾刻花纹工艺,构思巧妙,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中,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性,显示了2000年前我国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和高度智慧,是西汉古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5. 西汉漆绘提梁铜筒 提筒是典型的南越器物,主要发现于两广地区,有铜质和陶质两种,为盛酒器皿。这件漆绘提梁铜筒高41.8厘米,由器身和器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有环钮,器身上部有一对铺首衔环耳,上系活动提梁。整件器物仿竹节形,颇似今天广西壮族、苗族、瑶族人民外出劳动时随身携带的竹筒。筒身上满绘的漆画,画面中有人物、禽兽、花木、山岭和云气等。内容以上下不同层次展开,每段均自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所画内容,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巫师的恭敬肃穆、猫头鹰的默静阴森,鼠的敏捷活跃、凤的清高富态,怪兽的凶猛凌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1971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筒漆绘画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给人以惟妙惟肖之感,人物的造型、服饰可在战国楚人绘画中找到源头,说明南越国的铜器花纹,呈现出一种汉、越、楚诸文化并存的风貌,是一件难得的漆画艺术珍品,是研究当时有关情况的重要实证。 6. 西汉"阮"铭金饼 黄金在西汉时期使用较多,不仅用于帝王给臣民的赏赐,还用于对外贸易货币支付。西汉法定黄金铸币形式主要有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及金五铢等。这枚金饼圆形,正面凹陷,内刻一"阮"字,在"阮"字上方又细刻"位"字,背面隆起、粗糙,重量为244.9克。1971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西汉金饼均作不规则圆饼状,形体有大小之别,大形金饼重约250克,相当于当时的一斤,小形金饼轻小,其重约为大形金饼的十六分之一,即代表当时的一两,是最早出现的圆形黄金货币,此金饼为大形金饼,且刻有文字,十分罕见。 7. 西汉弦纹玻璃杯 玻璃作为最早的人造材料之一,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随着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玻璃制品作为中外交流的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件弦纹玻璃杯高5.5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4厘米,腹部装饰了三道弦纹,经轧膜成型、精细抛光后,呈半透明的浅蓝色。广西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拥有诸多西来的商品。专家推论,这很可能是汉代合浦人学会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并利用当地的材料,延续传统器形,烧制出不同于西方的国产玻璃制品,并开始投放中外市场。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文昌塔70号汉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杯属于钾硅酸盐玻璃系统,是印度、东南亚以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等地特有的一种玻璃系统,而杯身凸弦纹纹饰在我国先秦和两广出土的汉代器物上常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8. 东汉大铜马 这匹大铜马高达117厘米,是一匹拉车的雄马,全身分为头、耳、身躯、四肢、尾等九段装配而成,用子母口衔接,铆钉固定。马的肌肉丰满,四肢刚健,昂着头、竖着耳、张嘴掀鼻,右前腿抬起,作奔驰嘶鸣状。这匹大铜马的姿势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与铜马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高鼻、深目、颌下有须的"胡人"驭手铜俑。墓中同时出土的还有铜弩机、铁戟和环首铜削等先进的兵器。贵县在汉代属布山县,为郁林郡所在,是广西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墓主人的身份,无疑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一员。1980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风流岭31号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马造型、体态匀称,比例恰当,逼真传神,是一尊很高水平的、写实风格的艺术品,是当时岭南青铜铸造工艺的代表作,也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体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青铜马,被称为"岭南第一马",国宝级文物。 9. 三国黄龙元年重列式神兽纹铜镜 此镜直径10.9厘米,缘厚0.4厘米,圆形,扁圆钮、圆钮座。座外一周三十个外向连弧纹,近缘处一双弦凸圈分内外两区。内区主纹自上而下分为五段,阶段线明确。第一段为神人,两侧有朱雀和龙;第二段四个神人;第三段钮两侧为东王公和西王母;二、三段两侧有青龙和白虎;第四段一神四兽;第五段一神,左右两侧为朱雀玄武。外区铭文由右旋的三十七个篆书反体字组成:"黄龙元年太岁在丁酉七月壬子(朔)十三日甲子(师)陈(世) (造)作三(涷)明镜其有(服)者令人富贵"。缘上饰交错连续的小矩形几何纹。三国时期吴镜中发现纪年铭文最多,有黄龙、建兴、五凤、太平、水安、甘露、凤凰等孙吴年号。1966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高中水利工地,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铜镜有"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纪年,时代确切,对研究此时期的宗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10. 元枢府款模印缠枝莲纹盘 元代景德镇创烧了一种卵白釉(如鸭蛋青色)瓷,有的作品上暗印有"枢府"字样,故而被称为"枢府釉"瓷,当是皇家枢密院的定烧器。该盘直口,弧腹,平底,圈足。胎质洁白细腻,施卵白釉,釉汁匀净厚润。器内壁为阳文缠枝莲,缠枝波谷间印有"枢"、"府"两字。底心为阳文卷枝莲。传世品,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盘施卵白釉,釉汁匀净厚润,纹饰精美,繁而不乱,为传世元代枢府瓷佳作。 11.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菱口盘 此盘高6.1厘米,口径33.5厘米,底径22厘米,菱口,折沿,浅壁瓜棱腹,广底,圈足。青花绘画纹饰,折沿面饰卷枝莲纹边饰,内外壁盘分别绘画卷枝莲花纹和折枝花卉纹,底心作卷枝花卉纹。该瓷盘属于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极盛时期的官窑产品,一是采用了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青花料——苏泥渤青料,点染出的青花易晕散,呈现出了中国画的韵味;二是瓷器手感极其柔滑,触摸上去就如婴儿肌肤般细嫩;三是做成花瓣形的盘沿,盘子里外都点缀了各式的花朵,颜色深沉的部分往胎骨里面凹,这是国产料没有的一种特点,只有官窑才能烧制出如此效果。传世品,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此盘胎质细白致密,釉色肥厚青白,青花用料"苏麻离青",呈色浓艳,为罕见的宣德青花精品,也是本馆传世瓷器中最为名贵的藏品之一。 12.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太白尊亦称太白坛,因摹仿诗人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又因其形似圈鸡用的罩而有"鸡罩尊"之称,为康熙时期官窑典型器物之一,造型多为小口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为浅刻团螭图案。该尊高8.50厘米、口径3.50厘米、底径12.50厘米,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壁渐张,呈半球形,浅圈足。器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三组暗刻团螭纹。底落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竖行无边栏款。豇豆红因色调淡雅,呈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它在康熙时期较为名贵,因其用铜做着色剂,而铜在窑温里的化学反应比较活跃,要想烧得很匀净,难度非常很大,所以传世数量也极其少有。传世品,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豇豆红釉是康熙所创具有优美柔和色调,且其烧造技术很难掌握,成功率及低,因此康熙豇豆红器传世品稀少,此器极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