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一列火车缓缓驶过,划破云烟,钻过隧道,如银蛇般在山间穿梭。 车窗外,山峦、陡崖、峭壁、云雾、山涧…罕见人迹,只有空中不时掠过几只飞鸟。 如此景色,正彰显了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蕴含着蜀道美,山河秀丽,美轮美奂。 车窗内,出乎人意料的是,丝毫不夹带千山万壑的冷峻,目之所及, 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神气十足的大公鸡,摇头晃脑的土肥鹅,全部都被塞进袋子里,只露出脖颈和脑袋,嘴巴却还不见消停。 回头看,一只小土狗乖乖蹲在火车座椅上,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卖花生啰"、"卖菜苗的人在哪里哟"、"两斤二两"…… 老乡们的叫卖声、砍价声此起彼落,比超市还要热闹。 穿过峻岭崇山,搭载人间百味,火车就这样缓缓前行,从清晨到傍晚,从关中平原到蜀山腹地,从蜿蜒铁路到无数老乡的心头。 "秦岭6063",是这辆火车的编号,老乡们还给它起个更温情的名字—— "秦岭小慢车"。 01
1块钱票价的小慢车 在秦巴大山穿梭了63年 追溯时光,秦岭小慢车已经陪伴来来往往的人们,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早在1958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这趟小慢车就开始运行。 在秦巴大山深处穿梭, 一晃到如今,已有63年。 小慢车,车如其名, 最高时速仅仅只有70km。 从陕西宝鸡出发,终点四川广元,途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全程350公里; 38个站点,每站必停,一趟下来,需要近12个小时。 蜀道险阻,一路难寻。 上个世纪90年代,火车沿线没有乡村公路,所有人的出行都以小慢车为主。 最便宜的票1块钱,全程票也就21.5元, 多年来,价格从未变过。 这趟慢悠悠的火车,就这样不停的穿山过省,沟通着山里山外,南方北方。 向宝林,从事客运已有30多年, 是6063次慢火车的一名列车长。 60多年前,父亲随着宝成建线的队伍修铁路,跨越险阻,历经磨难; 如今,身为儿子,他用另一种方式,坚守着这条铁路。 每天凌晨5点,天还没亮,向宝林就早早起床。 6点半,是出乘的时间。 站在车门旁,他不停和乘客打着招呼, "今天去哪个市场啊?""老人家又来啦"、"来来来,看着托好"…… 人来人往,上车下车…… 伴随着悠悠响起的汽笛声,小慢车缓缓开动。 02
小慢车变集贸市场 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对于沿线的老乡来说,小慢车不仅是他们几代人的交通工具,更承载着生活的温暖和希望。 以往,山里的老乡们大多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在家种些蔬菜瓜果,养些鸡鸭鱼鹅。 "因为有了小慢车,我们就开始跑山头(县城)。" 不管是陕西,还是四川、甘肃,哪边价钱好,老乡们就往哪边走。 小慢车就是老乡们的免费货车, 所有的蔬菜、水果、家禽,无论多少,都不收一分运费。 于是,在车厢里,随处可以看见青菜、生姜、苹果、公鸡、白鹅…… 伴随着窗外的袅袅青烟,聆听着鸡鸭鹅的叫声,老乡们或是整理着自己的蔬菜,又或是趴在桌上小憩…… "欢迎乘坐6063次列车,终点站四川广元,下一站……" 终点到达,背着沉甸甸的麻袋,带着美好的期望,老乡们奔向一个个市场。 待到日落时分,同样的站台,小慢车再次和老乡重逢。 结束了一天的辛劳,满载着收获的欢喜,这一次的终点,是家。 "为了他们在运输过程当中减轻一些负重,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把自己家里种的菜能够卖出去", 列车长向宝林还把车厢变成了一个特殊的集贸市场。 这下好了,小慢车变得更热闹了。 "小黄姜有人要吗?" "尝尝,我这苹果可甜啦!" "哎呦,再便宜一点嘛!" 叫卖声、砍价声、鸡鸭鹅的鸣叫、老乡们爽朗的笑声……此起彼伏,在车厢里久久回荡。 赶上运气好的时候,还没到地儿,老乡们的山货就被一抢而空。 火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靠在窗边,老乡一张一张数着钱,乐得合不拢嘴。 不仅如此, 车厢内还专门设有一个农产品供求信息栏。 老乡家要是有数量比较多的农产品,可以用便签记录好数量、种类、联系方式,贴在公示栏里。 日出,日落…… 小慢车就这样载着温情,载着万家烟火,在秦巴大山里穿行,一路向前…… 03
"通学"小慢车 搭载孩子的希望和未来 小慢车也不总是闹腾的,在一节专属于孩子们的车厢里,又有另一番风味。 350公里的路程,火车沿线的学校就有19所。 每个周末,都会有近千个孩子坐着小慢车,到附近的县镇去上学。 求学路漫漫,为了让孩子们更安全的上下车, 小慢车准备了一节专属车厢——"通学车厢"。 保留的空座、专设的刻板、阅读的书籍……车厢里,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照看娃娃们的信息员。 信息员老卫可不一般,对于照看孩子,他有自己的独特方法。 随便找个地儿一坐,时而画画,时而写字,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拢到了一块儿。 一支笔,一张纸,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老卫专注的描绘着画卷。 山遥水远遗墨间,彼岸花开意连连,行笔走墨书流年…… 当祖国的锦绣山河跃于纸上,老卫会不时教导几句, "这就是淡墨,画的时候线条要轻轻地,不要太使劲儿。" "这是秦岭的整个山,或许青崖石车站在这儿,或许观音山车站在那儿……" 看书、下棋、画画……原本枯燥的行程,一下变得有趣起来。 时光随着火车的前行渐渐流逝,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终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悠悠的汽笛声再次响起来,小慢车缓缓驶入车站。 老师早就在站台守候着,下车的孩子们排成整齐的长队,一起挥手说声"再见",转身向学校走去。 每次孩子上车时,家长总会对向宝林说一句: "车长,孩子就交给你了。" 每次下车时,向车长总会对老师道一声: "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简简单单两句话,意味着责任的交接,希望的传递。 寒来,暑往…… 小慢车就这样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和未来,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前行。 04
亏了60年 公益小慢车还在路上 以往,小慢车从不缺少乘客,无论何时,车厢里总是一副闹腾腾的景象。 如今,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建设,火车不再是人们出行的唯一选择。 小慢车的客流量骤减,上座率从百分之八九十一下子降到百分之二十多。 冷清,空荡,终于还是来了。 但小慢车依旧每天都在铁路线上奔跑,一年365天,从未间断。 哪怕烈日当空,哪怕骤雨狂风,哪怕大雪纷飞…… 因为它知道, 沿途的卖菜老乡们,上下学的孩子们,离不开它。 每一年,铁路部门都要投入一大笔运营补贴,才能保证小慢车长期坚持开行。 而类似这样的公益小慢车,全国共有81对。 值得吗? 当你看见老乡们脸上的灿烂笑容,听见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感受万家灯火,触碰人间温情…… 我想,你会找到答案。 "6063次列车"、"小慢车"、"老乡卖菜车"、"孩子专属校车"…… 秦巴山区,350公里,38站,12小时,1块钱车票…… 属于小慢车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滚滚车轮带着希望,悠悠汽笛鸣起祝愿,绿皮车厢载着满足…… 小慢车在大好河山中穿梭,在美好人间中前行。 下一站,还在前方…… 参考资料丨纪录片《秦岭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