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国土包括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和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区。提到土耳其这个国家,如果你问土耳其首都是哪里?相信很多人不知道是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腹地的安卡拉。绝大多数人知道的土耳其城市是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如果说罗马是"欧洲之父",则君士坦丁堡可以说是"欧洲之母"只不过君士坦丁堡已"蒙尘"五百多年,现在它叫做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号称亚、欧、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位于巴尔半半岛最东端,屹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南侧,扼守黑海入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土耳其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堪称土耳其的心头肉、掌中宝。 伊斯坦布尔周边地形 现代伊斯坦布尔城区分成三个区:位于欧洲的旧城区和贝伊奥卢商业区,以及位于亚洲的于斯屈达尔区。 伊斯坦布尔城区 现代伊斯坦布尔风景 伊斯坦布尔夜景 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除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有就是辉煌悠久的历史宗教文化。可以说,放眼整个欧洲历史,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算得上是整个东地中海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城市。说它传奇,不仅是它曾经作为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享受了一千七百多年的荣耀,同时它对于东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即使今天它属于土耳其,属于穆斯林,即使这里的穆斯林数量远远超过曾经的基督徒数量,但是这座曾经名为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却也是东正教中地位最高的君士坦丁堡普世大牧首的圣座驻地。 说到君士坦丁堡,就不得不提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帝国内部爆发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中央集权政府陷入瘫痪。公元284年,戴克里先通过分权确立"四帝共治"体制,以"奥古斯都"为正皇帝,以"凯撒"(意为权力的继承者)为副皇帝。 四帝共治 四帝共治下的罗马帝国 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分权,在戴克里的巨大威望下,还能正常运转。但从戴克里先退休之时起,罗马再度陷入内战已经不可避免。 最终,公元306年—324年间,君士坦丁皇帝通过征战消灭了其他三位皇帝,重新统一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一世统一罗马 在征战的过程中,基督教宣扬人人平等和普世统一等思想,让君士坦丁想到利用基督教,可以弥合已经阶级分化和地方独立主义蔓延的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一世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并宣布支持基督教,这使得基督教从此摆脱被迫害地位并迅速发展为罗马帝国最大的宗教,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主流信仰,基督教世界就此诞生,尽管君士坦丁皇帝本人在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内并不是基督徒。 《米兰赦令》 君士坦丁皇帝统一罗马以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各大领域,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必然会损害既得利益者,君士坦丁预见到自己的改革触碰到了罗马城中的权贵们。为此,君士坦丁决定在帝国东部新修建一座新首都,即"新罗马",以跳出旧权贵们的包围,保障改革大业的顺利进行。 新都在古代拜占庭城邦的旧址上修建,并于公元330年建成,这座城市被命名为"新罗马",也叫"君士坦丁堡"。 "新罗马"城格局完全按照罗马城设置,这里也有元老院,也有七丘。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非常重视新首都的城防,他兴建的城墙全方位地环绕着新都,防御来自陆地和海上的攻击。 君士坦丁皇帝希望这座新城市成为罗马城的替代者,成为守护罗马的永恒之城,罗马帝国也由此出现短暂的复兴。 君士坦丁堡城防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随着城市的扩张,他的继任者们不断修建新的城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总长达5.5公里的极其复杂精巧的城防工事—狄奥多西城墙,这座城墙在随后漫长的中世纪里,一直守护着城市面向色雷斯平原的一侧,并在多次的中世纪围城战中,坚若磐石。 狄奥多西城墙 君士坦丁迁都的一百五十年后,在遥远的东方国度,北魏孝文帝也出于同样的改革考量,迁都洛阳以避开旧权贵的阻碍。 公元395年,统一的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狄奥西多临终前,将庞大的帝国一分为二,分别传给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分别是18岁的阿卡狄乌斯统领罗马东部,10岁的霍诺里乌斯统领罗马西部。 一分为二—东西罗马 但很快,410年,罗马城被西哥特人洗劫,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476年,西罗马在汪达尔人的打击下,就此灭亡。它的灭亡代表着欧洲古典文明的终结,也代表着欧洲就此进行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而东部的拜占庭帝国却在查士丁尼皇帝的带领下,编撰了名垂青史的《罗马民法大全》,法典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成为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并且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法律框架。 查士丁尼 为了恢复西部领土,查士丁尼开启了长达17年的领土收复战争,虽然西部领土被收复不少,但很快又丢失殆尽,并且将东罗马帝国多年积攒的财富损耗一空,导致外敌入侵,帝国中衰。 查士丁尼领土收复战 公元6世纪初,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拜占庭帝国艰难战胜萨珊波斯,波斯几乎沦为拜占庭的附属国,这也导致了拜占庭另一个强大的敌人—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拜占庭帝国与萨珊波斯 公元7世纪-8世纪,阿拉伯人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凭借着坚不可摧的城防工事和威力强大的"希腊火",罗马人取得最终的胜利,尤其是第二次围城战中,阿拉伯帝国军队损失15万人,战船也全部被摧毁,此战极大地挫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势头。 希腊火 拜占庭武士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1054年,基督教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曾经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因东西方教会对教义的较大分歧和过激的行动,导致彻底分裂。作为分裂出来的东正教大本营,君士坦丁堡成为君士坦丁堡普世大牧首的圣座驻地而地位更加崇高。 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风水轮流转,拜占庭还是拜占庭。而它的对手却已变成小亚细亚半岛东部的塞尔柱人。曼奇克尔战役的失败,导致拜占庭帝国失去了小亚细亚半岛这一重要的兵源地和农业区。无敌抵挡的阿莱克修斯皇帝无奈,只得向教皇乌尔班二世求救,由此打了潘多拉魔盒,在教皇的煽动下,演变成一场延续将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在威尼斯总督的怂恿下,调转枪头,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并洗劫。 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 随后,十字军与威尼斯人在拜占庭的领土上建立了拉丁帝国。尽管后来的尼西亚帝国收复旧都,重建拜占庭帝国。但1204年的陷落,让早已虚弱无比的拜占庭帝国再也无法恢复元气,只有苟延残喘,任人欺凌了。 最终,君士坦丁堡迎来了最终的命运。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拜占庭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以海陆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此时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决意奋战至最后一刻,与君士坦丁共存亡。他脱下皇袍,与战士一同血战直至战死沙场。他的死,标志着拜占庭帝国这个千年帝国的灭亡。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随即被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奥斯曼由此崛起,称霸欧亚大陆。 从此,世上再无君士坦丁,再无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