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纪实回望在腾冲的军旅岁月

  回望在腾冲的军旅岁月原创作者:和绍全
  一个人,总有一两个地方一生都鲜活在自己的记忆里,总有一两件事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故乡还是在远方。腾冲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今日腾冲(图片来自网络)1969年2月,我入伍来到中甸,就是现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成为昆明军区步兵第1团的一名战士。我当兵那会儿,丽江、迪庆、怒江都属于丽江地区行政区划,丽江专区管辖,我们团隶属于丽江军分区。
  作者刚入伍时(上、中、下图)我们团是1950年3月在重庆由第二野战军部队抽建的,当时称西南公安警卫第1团,1955年4月为了平息德钦、中甸地区的武装叛乱,调归云南军区,隶属于丽江边防军分区,称为云南公安边防第1团,主要任务是在丽江地区进行平判作战,1956年4月,团队奉命改编为云南公安边防第34团,团部驻在德钦,有人把它称作德钦团。1957年9月,为了适应平息德钦地区的武装叛乱作战,34团再次扩编,称云南省军区边防公安第1团 ,1960年1月整编后,称昆明军区步兵第1团,团机关、直属队和部分连队从德钦移驻中甸(现香格里拉市)。1969年7月,我入伍不到半年,在全军部队大调防中,我们团根据昆明军区《边防部队调防命令》,从中甸县调往腾冲县驻防,成为驻守中缅边境的边防团。我随团队来到腾冲,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从此,戍边卫国的使命和责任融人了我的血液,我这辈子在军队,从中缅边境、中老边境到中越边境,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作战时期,也就再没有离开过边防。
  作者在团文艺宣传队时
  作者当班长时
  作者(四排左三)参加1970年保山军分区文艺汇演。腾冲是云南省西部的一个边境县,西邻缅甸,国境线长达148公里,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和翡翠集散地,人称侨乡。 腾冲这座名城,历史永久,历经沧桑,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成长过不少名人达士,积淀了很深厚的历史文化,那些茶马古道上的商贸足迹,春秋战国时期的黄铜文物,石雕名刻上的精美艺术,无不闪耀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融成果的光芒。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民曾经在这一片热土上抗击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因此,腾冲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的美誉。
  我们团到腾冲县后,团机关、直属队驻在靠近边境地区的固东公社,步兵连队部署在中缅边境一线。1969年11月,驻在腾冲县城的陆军第54军401团奉命调往河南省,我团机关、直属队从固东移驻腾冲县城关镇东营原步兵401团的营房,1970年的3月,团队番号变更为云南省军区独立第8团。
  警通连警卫1班全班,作者(一排右二)任班长。
  单车是当时从团部到腾冲城区的唯一交通工县,图为作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因为中缅两国社会制度不同,特别当时缅国内革命风起云涌,邻国边境地区战火不断。
  作者当警卫排长时
  这一时期,云南境外,成立于1939年,几经沉浮的"缅共"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武装力量迅速增强,根据地不断扩大,在鼎盛时期,缅共控制了近10多万平方公里,200多万人口的土地,"缅共"人民军达到5万之众,与政府军形成对峙之势,我在团作训股当参谋的时候,曾经多次负责安排,境外班瓦地区的缅共101军区司令员丁英的出入境借道事宜,防区内的105部队就是专门负责训练人民军骨干的单位,每当路经105时,经常看见人民军训练的场景。 缅甸共产党如火如荼的革命,吸引了当年刚刚从城市来到边境地区的国内知识青年的目光,他们怀着炙热的激情,越过国境,投入到缅甸国内斗争当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大多是到边疆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0年3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云南省以国营农场为基础,以军队建制形式组建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大批边防部队干部到生产建设兵团担任连以上领导。期间,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知青"和兵团战士,义无反顾地穿越中缅边境的大山河流,怀着朴素的热情加入到缅国内武装斗争中,经历了真正的血与火的洗礼,他们用青春,用汗水,用泪水,用热血祭奠了那片充满凶险的丛林之地。大批中国"知青"越境参加缅甸人民军,是那个年代中缅边境上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是中国"知青"史册上极为悲壮的一页。在那个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边境气氛紧张,国家周边安全形势严峻,"准备打仗,打大仗,打核战争",是当时举国上下的主旋律。可以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缅边境是一条风云变幻、激情悲壮的防线。
  团机关、直属队从固东迁至腾冲县城后,环境条件明显改善,我们警通连的任务主要是保障团首长、机关的警卫和通信保障工作,地位重要,任务繁重。连长叫王鸿飞,先当了一次兵,到朝鲜抗美援朝,退伍后又第二次当兵来到云南,曾经在我们县小凉山宁蒗县参加平判作战,连长有梦逰症,在宁蒗跑马坪剿匪时,夜间爬到板房上翻房板,部队认为土匪来了,围了起来,结果果是他,从此都叫"王土匪",一直叫到连长转业回无锡老家。他吃苦耐劳,心直口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部队要求很严;指导员杨正鹏是楚雄人,能说会道,很有威协,只是身体欠佳,以身则是差些。我们团部的营区又大、又散,有两座大营门,加上首长和主要目标的警卫执勤,每天昼夜一班要派出4名哨兵,两小时一轮,一到夜晚叫岗换岗的声音响个不停,连队的夜空没有宁静的时候,连队规定误岗三次就警告处分一次,时常有战士睡过头误哨而受到处分。团机关通往基层营、连的通信线路都是明线,电线杆是木头杆子,线路陈旧,电杆老化,经常发生电话不通的情况,特别是到了雷雨季节,连队的维护排经常翻山越岭去查线维修,有时一去就是十多天,连队通信排、维护排时常把自己比喻作"千里眼、顺风耳",以此来表明通信兵的重要和光荣。
  作者任团教导队教员时
  1970年,提出"我们的边防是政治边防"。之前,有人把云南的边防说成是"和平边防"、"礼貌边防"、"修正主义边防",要求边防部队在边防地区建设"政治边防"。我们团派出大批的干部战士到腾冲县的农村、工厂、学校搞"政治边防"建设。我带了两名部队战士和7名地方回乡知青,到腾冲县城关公社三街街道办事处开展政治边防工作,指定我任组长。那时部队还在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我们团的政委殷少岚是腾冲县革委会主任,副政委赵庚申是县政治边防领导小组组长。城市街道成年人大部分都有工作单位,我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一些无业老人和孩子。腾冲是侨乡,居民中有海外关系的人不少,不少家庭与缅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那个年代,这样的社会环境,被视作是阶级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地区了,必须要挖出几个里通外国的人才交待得了,我们每天深入到居民家中,采取各种手段调查有没有发现敌特线索,还积极的宣讲有关的政策,特务没挖出来,没过多久,政治边防运动结束了,我回到了连队,当了警卫一班的班长,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那年我才18岁。
  上、下图:作者任团教导队教员时。在腾冲的日子里,最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流淌在团部旁边的叠水河了。它发源于腾冲县东北部,沿途众流汇合,流经县城后,贴着我们团部流到城西1公里地面时,遇到断层崖,流水从40多米高的崖头跌下深潭,然后继续奔涌向前,这就是叠水河瀑布,被人们称为"城上的瀑布"。我们团部大营门与叠水河瀑布不过200百米距离,每当夜深人静,在营区听到的最响亮的就是叠水河的瀑布声了,到星期天或者节日,战士们都涌在瀑布区聊天照相,退伍返乡的战士临走前或者干部来队探亲的家属,都喜欢到这里留一张影作纪念,这里是腾冲最有代表性的名片。那年月,也只有这里是唯一可以游玩的去处,它是官兵最爱恋,最难忘的地方。
  叠水河瀑布(王立力摄)
  作者在叠水河龙观台,远方时当时的腾冲县城。
  图为作者在叠水河瀑布风景区七十年代初,全国曾经掀起了一股"忆苦思甜"的热潮,无论部队,地方机关,工矿企业,农村山乡,时不时就要召开大会,请些老工人、老贫农来登台控诉旧社会的苦难,比较新社会的幸福,然后大伙一起吃忆苦饭,会场里往往群情激奋,哭声一片。记得我们连队曾经请了一位老奶奶作"忆苦思甜"报告,她是一位小脚老人,没有什么文化,外貌粗俗,但口才和记忆力极好,滔滔不绝,声情并茂,有时声泪俱下,掩面嚎哭,报告时还拿出一根打狗棍、一个有缺口的要饭碗和一件破衣衫,把会场气氛一浪一浪地推向高潮,我们都身不由己的跟着义愤填膺,热泪盈眶。后来,经过指导员介绍,才知道她已经在部队、工厂、学校轮流做过上百场忆苦报告,是一位"忆苦"专业户了。有一次,我在班里"忆苦思甜"讨论时,联系父亲小时候卖给富人家做奴隶,讲述一家人千辛万苦的经历,说着说着,把自己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都结合了进去,自己也自然地激动起来,流下了眼泪,全班受到了感动。后来连队指导员说我讲的好,将我树为连队"忆苦思甜"的标兵。"忆苦思甜"活动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吃"忆苦饭",让味觉、视觉和听觉一起,加深对旧社会苦难的记忆。听完报告,连队就到野外支上几口行军锅,弄些粗糠、烂菜叶一类的东西,没油没盐搅和着煮熟了,全连官兵一碗碗分着吃下去。吃"忆苦饭"时连首长前来问你好不好吃,你说好吃吧,有美化旧社会的嫌疑,说不好吃吧,又怕人说你缺乏阶级感情,我就装作狼吞虎咽的样子一个劲点头,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时候,连队还会组织走"忆苦路",就是利用出早操的时机,天刚蒙蒙亮,集合全连的人员,脱掉鞋袜,尽选石子最多的山路,寒风下光着脚行走,体验旧社会穷苦人民赤脚劳作的痛苦。
  我们的连队警通连。连长王鸿飞(左六)。
  紧急集合(上、下图王立力摄)那个年代,连队有这样一句话:"新兵怕号,老兵怕哨",因为号的种类很多,而且平常听起来都差不多,对于那些人伍时间不长的来讲,仅凭声音就听出来是什么号是很难的,更多的时候值班员还会吹哨子来下口令指挥,吹哨的人也是有长声,有短声,有有力的,也有有气无力的,值班员各有各的特点,时间长了,大家听哨音就能猜出谁在值班,战士们也习惯了听哨音和口令行动。 兵最怕的是紧急集合,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规定装备、装具迅速的赶到集合场地,看哪个班动作快,装具齐全,佩戴符合规定。为了快速有序,晚上睡觉前,全班战士把紧急集合规定携带的装具按顺序摆在自己的床头柜上,如果有人看见连首长搞紧急集合的征兆,全班都不敢安睡,穿着衣服睁着眼在被窝里装睡,手里摸着背包带,等着紧急集合的哨音响起,有时被连首长发现计划暴露,就取消行动,让我们彻夜难眠,真有点斗智的味道。忽然军号、哨音响起,急促地说,"快起来!快起来!紧急集合了"!赶紧坐起来穿衣服,这时最快的人已跪在地上打起背包来了,三下五除二,很快穿好衣服,一边用左手从枕头下摸出背包带,一边用右手扯住被角一抖,熟练地打好背包,打背包的方法有很多,有二龙戏珠的打法,有一条龙的打法,还有标准打法等等,要求是"三横压两竖",雨衣叠好打在背包的上边,一双胶鞋塞在背包后面背包带的下面。紧急集合所要带的东西要齐整,一边背水壶,挎包里必须带口缸、牙膏、牙刷、香皂,背上背包,背枪,挂手榴弹,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还不能乱了顺序,在三分钟内完成。紧急集合不能讲话,不能开灯和打手电筒,看哪个班、排到集合地最快,为了争时间快,班长急促的叫:"快快快……"摧得大家手忙脚乱,班先带到排队列,全排再带到操场上连集合地,连首长宣布一道敌情通报,于是带领全连出发,憋着的那一口气才"轰"的喘出来。途中一会儿急行军, 一会儿快跑,黎明前走在山野里,沐浴着明亮的月光,只听见战士们行走时噼噼啪啪的声音,有时连长在前面传一道口令下来,传到最后一名战士时完全变了意思,哭笑不得,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和公鸡打鸣的声音,才知道快天亮了,这就是当年我们士兵难忘的夜晚。回到连队,在灯光下一检查,洋相出尽,特别是入伍时间不长的战士,有反穿衣服的,有不穿袜子的,有只穿一只裤腿的,有的在途中散了被子,抱着被子回来的等等。回到宿舍,班宿舍一片狼籍。有时连队搞完了紧急集合,排里,班里又接着搞,一夜不得睡觉,每次紧急集合都会弄出不少笑话来。 站哨是每个士兵在军旅生活中都要经历的,轮到站哨,晚上睡得迷迷瞪瞪摸黑穿好衣服,走出宿舍站一班岗。夜晚的军营是那样寂静,一股寒气从头到脚让人喘不过气来,身穿军大衣,肩着冲锋枪,围着营区慢慢走着抬头仰望,头顶的月亮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是那样的亮堂,将身影长长地映在地上,思绪飘向遥远的故乡,此时此刻特别会思念起故乡。 当时,战士的复役期限是三年,可是连队超期复役的战土很多,有的老班长甚至当兵已经六七年,津贴却很低。新兵入伍第一年的津贴是每人每月6元钱,尔后的两年每年每月增加1元,大部分战士都来自农村,许多战土没有上过学,个个都十分节俭,都想结余一些钱,等待探亲回家买些东西孝敬父母。由于连队老兵很多,甚致一个更比一个老,当兵第一年,只敢夹着尾巴表现好,如不听话,老兵就骂:"老百姓的屎都没拉完,跳什么"?因此劳动、打扫卫生要冲在前,进饭堂打饭、打菜要排在后面。在一个色彩统 一,生活方式同一,步调一致的世界里,也有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及人生历练,特别是那么多年轻男儿云集的舞台,散发着别样的色彩。因此,凡当过兵的人,一生都不会熄火战友情、军人旅情。
  我们团为了加强部队的文化体育工作,提高部队文化工作水平, 1970年底,在腾冲县农村插队的昆明、重庆"知青"中选拔了一批文体人才补充部队,后来又从来自北京、上海、成都、河南的"知青"中招收部分青年入伍,许多"知青兵"中的文体骨干都补入我们警通连,连队又大多补入我们警卫排,我在警卫排当了一段时间"知青兵"的排长。这些"知青"兵都是初中生,有的已经上高中,他们来自中心城市,见多识广,受过良好教育,又经历了农村的锻炼。他们擅长文学、书画、音乐、体育等,成为部队文化体育方面的人才。团里以"知青兵"为骨干,组建了文艺宣传队、篮球队、排球队、跳水队等等,军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地方群众中引起很好的反响,许多"知青兵"在连队还做文书、教唱歌、办板报、教书画,对部队基层文化工作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那个年代部队里的"知青兵"是一群特殊的军人,他们在军队这个战斗集体里,把知识洒在军营,把自己铸成战士,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团部大礼堂(作者右二)
  我们排的昆明"知青兵"亲兄弟,哥哥罗志航(二排右二)、弟弟罗春元(一排左一),他两是多才多艺的文艺体育骨干,罗志航后来成为昆明第二附属医院的专家。(作者一排右一)1971年初,我被任命为团警通连警卫排排长,不久,发生9.13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破灭,军队恢复军事训练,全军掀起了大练兵运动,各级恢复教导队编制,加速轮训基层干部,保山军分区把下辖的边防8团、9团、10团大部分排以上干部集中进行轮训,参训干部按连队建制编成,分区和团领导任连长、指导员、营、连领导任排长、班长,学员当普通一兵,练军事、养作风、学管理,着重解决干部想教不会教,战士想学无人教的问题。我参加分区干部轮训回团后,调团教导队当军事教员,担负预提班长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培训和新兵训练的军事教学任务,有时还参加团机关到基层连队去军事考核。部队军事训练逐步走上了系统,规范的轨道,训练内容方面从基础科目抓起,进行升级训练。比如:射击训练,每年要完成精度射击(一练习)、200 米三种姿势射击(二练习)、夜间射击(三练习)、运动目标射击(四练习)、运用射击(五练习)等五个练习。战术动作从单兵战术、小组战术、班战术、排战术,连战术,最后实兵实弹综合演练,进行逐级升级训练和考核。当时,我军历史上著名的"郭兴福教学法"又重新应用在了训练场上,把"三打三防"训练又列入了训练科目,部队训练器材十分匮乏,说是进行打坦克训练,其实边防部队根本就没有打坦克训练的条件,只能用泥沙堆积坦克模型,用炸药包、爆破筒、反坦克地雷等简易训练器材,练习打坦克的基本方法要领。
  射击训练(上图夜间射击,下图200米卧、跪、立三种姿势无依托射击)(王立力摄)
  1979年全团军事大比武,组织颁奖合影,我们连一举夺得7个第一名。(王立力摄)1973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保山军分区分编为保山和徳宏两个军分区,我们团隶属保山军分区。 随着部队大抓训练,"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军事院校逐渐恢复,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为了做好院校的恢复工作,招收了第一批学员,1975年,我被送到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学习,这是我当兵以后第一次到军队院校学习。1976年部队整编,我们团奉命改称云南省军区边防第9团,团机关和连队的编制员额有明显增加。
  上、下图:野营拉练夜行军(王立力摄)
  部队野营拉练途中助民劳动 。上、下图 (王立力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毛主席在一个关于部队野营拉练的报告中批示:"这样训练好,若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因此,全军每年冬季进行一次长途野营训练。 那一年,我们教导队班长集训队,参加团机关野营拉练,主要是训练吃、住、走、打四个方面的能力,采取走训和驻训相结合的方法,训练部队在野战环境下行军、做饭、宿营;演练突破、迂回、包围、追击、防御及打坦克、反空降、防空袭等基本的战术和技术。 腾冲是个"半年雨水,半年霜"的地方,冬天的腾越大地,早晨起来,冬雾弥漫,雾散之后,草地上厚厚的白霜如覆盖着白沙,灌木丛成了洁白的珊瑚丛,部队野营拉练的队伍,冻得嘴皮都在抖动。野营拉练,是对部队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更是对脚力的考验,急行军训练,前面的部队快步走,后面的就得跑步走,天气一会儿寒冷, 一会儿炎热,行军一天下来,全身酸痛,脚下的水泡打了一片。拉练途中,部队一般住学校、公房和老百姓家里,每到一个村寨,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部队一驻扎下来,老百姓就会自发地送来菜,生产队敲锣打鼓的送来生猪和羊,表示慰问。部队途中做好事蔚然成风,如帮助农户挑水,种地,离开时整个寨子都清扫得干干净净,做到"水缸不满不走,院子不扫净不走,借物不还不走,损坏东西不赔不走,群众纪律不检查不走",有时我们还停留上几天去生产队支农,深受沿途人民群众的好评。
  饮事班拉练途中组织野饮。(上、下图:王立力摄)
  欢喜坡是腾冲县城通往缅甸的"史迪威公路"的中间一座山梁,是敌军突人我境内后进人腾冲县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我团的主要防御方向和纵深要点,六十年代就在欢喜坡上构筑了大量坚固的永备工事,为了使部队熟悉作战方案,拉练部队在欢喜坡住训了3天。团集训队排长,我的老乡木扒古加我们两人同睡一个棚子里,他一躺下就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他那位纳西族女朋友,有时还轻轻地唱起当时流行的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就要回头留恋地张望……"。我们一夜没有一丝睡意,他还唤道:"我好想她啊……"那声音在黑幕笼罩下的欢喜坡夜空,真有一点诗的味道。不久,他真的和那位纳西族姑娘结了婚。可是,那位姑娘的母亲是当地出了名的恶婆,人称"母老虎",他妻子的脾气比母亲还要暴烈,每次木扒古家探亲,都要忍受他们母女俩的羞辱和虐待。哪知道有一次探亲,木扒古家临回部队的前夜,又听见老岳母在骂,他便一气之下,不加犹豫的从枕头下面翻出携带的手枪冲进她老岳母的房间,一枪就把她打死了,尔后又冲到他媳妇的房间把他媳妇也打死了,他媳妇的妹妹一听见枪声,吓得裹起被子滚到床底下,虽然朝妹妹又开了两枪,但是没有命中。唯一没有向老岳父开枪,据说全家只有这位老岳父一 直关心和同情这位女婿,最后,他在楼梯口自己给自己开了一枪自杀了。后来有几次我路过欢喜坡,望一眼我们当年住过的方向,不由一阵心酸。
  毛主席逝世的日子里团里设的悼念堂。(王立力摄)
  在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学习时训练组合影(下图:作者一排左三)
  团蓝球队(作者右二)
  团机关蓝球比赛(王立力摄)
  在团部营门口欢迎慰问团(王立力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为谋求中南半岛地区的霸权,加快了向亚太地区扩张步伐,不断在我边境地区挑起武装冲突和流血事件,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东南亚局势,1979年2月20日,我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当时我在团司令部作训股当参谋,自始至终参与了参战部队的组建。1978年10月,我团奉命组建一个步兵连共80人,赴中越边境驻河口地区的边防13团,编为1营3连,该连在作战中该连荣记集体一等功,副班长李成文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1月团机炮连66名战士补入昆明军区炮兵第4师建制;12月团警通连抽调7名骨干,骡马22匹补入陆军第14军。1979年1月,又抽调两个建制连队,补入了陆军第11军32师95团。1979年2月,组建一个营部,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进行临战训练,准备奔赴前线参战,后因作战暂告一段落,临战训练结束。
  团司令部的4位作训参谋(作前排右一)
  团第七任政委张先文(左一)巡逻察勘界碑。(作者右二)
  第九任团长段凤廷(右一),左一为作者。
  原团参谋长张金(左二)与后任参谋长和绍全(右一)、副参谋长范俊杰(左一)。
  作者在中缅边境一线连队,步兵第4连当连长时。
  图为步兵第4连驻胆扎的前哨排,远方的高山是中缅边界线上的狼牙山。
  作者(右一)当连长时,连队的司号员兼通信员(左一)。不久,我调到驻守中缅边境古永公社(现猴桥镇)的2营4连当连长。连队主要任务是守卫尖高山共和国1号界碑方向40多公里的边境线,前哨排驻在边境上尖高山脚下的胆扎大队。
  中缅边境崇山峻岭,险象环生,边界线分水岭上的一座座山峰,恰似一把把锁链,锁住一道道国门要道。通往邻国的小路要穿过象鬼斧神工般劈出的关隘,漫天大树,绿叶成荫,云雾浮游,毫不夸张地说,边境线上的一座座青山,就是一幅幅色彩诱人的山水画。
  图为连队就餐,炊事班在分菜,当时一般是两菜一汤。(王立立摄)
  连队放牧员去放羊(王立力摄)
  连队的养猪场(王立力摄)
  连队自做豆腐。(王立力摄)
  第一次参加连队巡逻,第一次走向界碑,第一次看到异国的风光,心里的第一感受就是神圣与自豪。边防团的步兵连队一般都驻扎在边境一线,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生活枯燥,这种独特的边地生活是有别于常人的人生体验,也是有别于自已在故乡大山时的感受的。边境上这些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特殊的使命任务,也历练了我的能力与坚强。
  我当4连连长时,我们连队战士射击训练归来。(王立力摄)
  图为组织边境防区栗粟族民兵实弹射击。(王立力摄)
  图为连队山岳丛林边境巡逻,通常请当地少数边防民兵一起执行任务。(王立力摄)
  中缅边境是一块封闭、神秘的土地,这里的山河全在密林笼罩之中,出入边境的每一条小道都是凶险之路,每次率领小分队到边境一线去巡逻和勘界,首先要拟制详细的巡逻方案,对巡逻路线、时间、人员、宿营地、情况预想、处置方案、保障措施等精心筹划和准备,做好武器、干粮、砍刀、地图、指北针等装具配备。那个年代,边防部队的装备极其落后,生活保障能力弱,部队的执勤条件很差,全国每次召开陆地边防工作会议时,重点为边防一线连队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但是许多困难还是要靠一线部队独立应对。中缅边境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巡逻区域草深林密,除了有几条通往境外的纵向小道外,几乎没有沿边横向巡逻小道和通往界碑的路,连队巡逻分队要去查看界碑时,一去就好几天,没有现成可供行走的巡逻道,只要走进密林草丛,就象走人迷宫,抬头只看见一线天。巡逻分队行进时,一个小组负责用指北针在军用地图上确定站立点,依照预订巡逻路线判定行进路线,另一个小组拿着砍刀在前面砍道,其余小组负责警戒,队伍慢慢的向预定目标移动,一天走不了几公里。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怕有敌人袭击,而怕的是被毒蛇攻击和游离在边境地区的傈僳族猎人,看见树摇草动,把我们当作野兽,一梭子打过来伤到我们的人。等走到界碑旁时,战士们的衣服全被层层汗水浸透,透出一片片白白的汗迹,双手也因时常拉抓有刺的野草野藤沾满了干枯的血迹。 如果巡逻分队夜宿在巡逻路上,战士们彻夜难眠,这时候边关的明月很亮,空气的湿度也很高,边寨没有了鸡鸣,只有零零星星的狗吠。傈僳族小寨就像疲倦的老人静静的卧在密林深处,没有喧嚣和热烈,没有温存和闲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中缅边境,柔曼的月光撒在巡逻战士们的身上,悲壮之中又给人以曼妙之感,我翻来覆去不敢睡,生怕有人睡过了误了换岗时间,瞪着眼睛一直熬到天亮,想到身上的责任,经常要悄悄的起床,穿好衣服,借着月光,到哨位检查哨兵的执勤情况,这个时候,哨兵就会小声告诉我说前半夜很安静,没有什么情况。我时常嘱咐哨兵:"要注意隐蔽,不要吸烟,子弹推上膛,关好保险,不要枪走火。"哨兵总是把枪抱在怀里,双眼紧张的四处张望着。晨风暮雨,披星戴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巡逻放哨,生命中有这么一段经历,感到是青春的一种奉献与骄傲。
  (王立力摄)
  (王立力摄)
  腾冲中缅边境勤劳淳朴,多姿多彩的栗粟族边民是边防军人最亲的人。
  分布在我们团边防连队驻防的古永、猴桥、明光、瑞滇等边境一线的村寨大部分是傈僳族,边防连队除了巡逻执勤,还要深入村寨做群众工作。傈僳族是热情好客,勤劳淳朴的民族,素以勇敢剽悍而著称,傈僳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几乎人人能唱,个个会跳,曲不离口,弦不离手。最为隆重的算是惊心动魄的"刀杆节"中的"上刀山、下火海"了,该习俗在"极左"思潮盛行的时期曾被禁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恢复了"刀杆节"。对我来说,最深的记忆是傈僳族人嚼槟榔,他们揪一撮金色的烟丝,把沙桔、绿子、马鞭烧(一种草本植物,味苦涩)作为佐料,一起放入口中反复咀嚼,细细品味,不时吐出鲜红的汁,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因此,傈僳族男女一个个嘴唇都是红润润的,只要傈僳族男女歇息过的地方,地面会留下一团团红点。腾冲地区傈僳族的装束颜色以红、蓝、黄为主,配以诸多琳琅饰物,脚上还配有藤蔑削成的,上百圈粗细均匀又黑又亮的漆箍和各色布料缝成的套筒,更显得精干利落,每当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之时,那些鲜艳夺目的花衣裙,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980年9月至1982年1月,作者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指挥系学习时的全班学员。(二排右三)
  作者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员时
  1984年,边防第9团领导班子成员:团长张仕武(左六)、政委赵春文(左七)、副团长白家和(右五)、副政委杨国真(右四)、团参谋长和绍全(左四)、政治处主任莽何李(左三)、后勤处长和志坚(右三)。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建设在更广的领域得以拨乱反正,部队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位置上来,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开始新的征程,军队和国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中越边境硝烟弥漫,中缅边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边防部队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我们始终高扬"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安心边防、保卫边防、建设边防、扎根边防"(称"四边"思想)这一当时最响亮的口号,始终坚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确保边防的稳定安全。
  中越边境老山作战时,作者在"八十年代上甘岭"偏马坑道口(一排左一)
  作者在老山前线
  作者在老山前线。
  作者在团任参谋长时(左二),团政委赵春文(右一),团副参谋长范俊杰(左一)。
  作者在团任参谋长时
  边防第9团参战部队在战场冲锋陷阵,立下战功。
  组建参战部队(作者左四)
  边防9团补入河口边防13团的李成文,被中央军委授于"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作者在团教导队任教员时曾培训过他,6年后作者调任13团团长时,专门组织为李成文塑立此雕像。1980年3月,我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指挥系学习,第一次对军队师、团级军事指挥专业经受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1982年毕业回到团队,1983年2月被任命为边防第9团参谋长,副参谋长是范俊杰。1984年3月,我云南边防部队奉命组织了老山、者阴山拔点作战,我奉命参加云南省军区"两山"作战见习团,奔赴老山前线。我来到被人们称为"八十年代的上岗岭"的前沿阵地偏马坑道,见证了收复老山到转入防御的全过程,亲身经历了那一场气壮山河的烽火血浴。
  返回团队后,1984年6月,我们团完成了抽调216名战士补入陆军14军40师作战部队的任务。其中补入119团的李海欣等5名战士作战中,坚守战斗十余个小时,顶住敌人上千发炮弹,取得坚守防御的胜利。中央军委授予李海欣"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昆明军区授予"老山十五勇士"中,团补入的就有5名战士。1984年7月,完成抽调15名侦察队官兵参加滇西侦察队,一个班赴64前线野战医院担任执勤,受到上级表扬。我先后组织实施了欢喜坡和仙水沟两个反向,结合预案的师、团首长机关现地防御演习,促进了首长机关指挥能力的提高。
  作者(右三)任团参谋长时,组织仙水沟阵地防御演习,训练间隙在坑道口与司令部人员同乐。(右一为副参谋长范俊杰)
  原边防第9团第七任团长孙粹屏,时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右二),到作者(左二)担任团长的河口守备4团视察。1985 年1月我奉命到驻守中老边境勐腊县的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团任团长。至此,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工作15年,培育我从士兵成长为团长的团队,告别了我的第二故乡——美丽的腾冲。
  在军队百万大裁军中,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整编为成都军区,11月30日边防第9团奉命撤销建制。边防第9团从1950年成立到1985年撤消,最后在腾冲这片美丽的边城上空飘逸了整整15年,这个让多少官兵刻骨铭心的团队从迪庆高原到边城腾冲走完了35年光辉历程。春风吹散了多少传说,留下了一个个讲述不完的9团故事,如今它已经携刻在共和国的旗帜上,记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它就像万里蓝天一颗明亮的星星,让华夏大地上曾经在这个团队当过兵的军人和在这个团的军营里长大的孩子们,久久仰望。
  作者致辞
  向边防第9团老团长、政委杨大荣(左四)献哈达。(作者左三)
  2019年4月,800名原边防第9团退役官兵,从全国四面八方会聚腾冲,重温那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记忆。
  2021.2.

我国第一长省,与8省相邻,适合自驾游我国为尊重人文特征和居民的生活习惯,逐步划分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自治区以及省份。而要说我国最长的省份,那还要数内蒙古了。内蒙古内蒙古总体呈现出狭长形,由此诞生了2400多千米的东西长乡村小院烧烤朋友们慧慧姐来了,消明节姐妹六家带着爸妈一行2O多口人来乡村小院烧烤,本来正是游春踏青时节,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不远行,打开大门黄色的油菜花开的正盛,蓝色的萝卜花随风摇摆,红清明假期出游人数同比降近三成,多地发布文旅业纾困扶持措施文化和旅游部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日本GoTo系列活动将改名为WaKuWaKu(兴奋)活动ampampamp目黑川樱花开GoTo系列活动将改名为WaKuWaKu(兴奋)活动。2020年,日本为了刺激消费推出GoTo系列活动,包括GoToTravel(旅游)GoToEat(餐饮)GoToEvent(活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旅游逐步恢复但面临压力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国际旅游业受到广泛冲击。今年年初,虽然国际旅游业复苏势头有所改观,但伴随俄乌冲突的发生,以及许多与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仍在实施,国际旅游业整体复苏环境仍面临多澳洲签证费用一览澳洲签证费用一览澳大利亚签证申请费(人民币)如下表所示1访客签证(类别676)人民币740元2短期商务签证(类别456)人民币950元3非商务临时居民签证人民币2,060元4商务临悬空寺为何千年不倒?在北岳衡山的金龙峡峰景区内,有一座悬空的寺庙,堪称神奇。它虽然既不宏大也不华丽,但是它好像战胜了地球引力在空中,它建在距离地面60米的悬崖之上,却没有任何摇摇欲坠之感。年来,他经历西安面积最大的县,县城有一座千年古塔,这里居然还没有通高速西安这座城市想必大家都知道,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美食小吃,每年吸引游客上亿人次。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管辖范围之内面积最大的县是周至县,占西安总面积的30左右。周至县南接汉中,北利比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利比亚利比亚是一个北非国家,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足迹,面积1760000平方公里,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非洲第一,人口687万,境内大部分地方是沙漠和戈壁滩。利比亚的首都是的黎越南现状,带你看看一个真实的越南越南,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我们熟悉的老邻居之一。越南地处我国以南,与广西云南两省接壤,与我国贸易往来频繁。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因为整个国家形状狭长,越南拥有令很多国家羡慕的30张难得一见的照片,一对双胞胎姐妹嫁给了一对双胞胎兄弟世界那么大,相信你对它还有很多的不了解吧,但很幸运的是我们的时代已经是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大千世界。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组难得一见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一位摄
五月到了,我要去看那片鸢尾花许多年前,因着侄子的喜好和执着,陪着他,又是飞机又是舟车劳顿又是徒步远足又是翻山越岭,去寻找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拍摄外景地。非常意外,寻找的归途中,我们误入了一片广袤的湿地,那真古堡,时间旅行?二被带到古堡客厅中的威廉一行人,不住地打量客厅里的一切,客厅东墙上随意挂着一副画,上面的向日葵花瓣富有张力,颜色鲜艳夺目,威廉一眼已经认出这是梵高的十大名画中最有名的向日葵。而在这副路见西藏青进川出自驾游观感综述(上)路见西藏青进川出自驾游观感综述(上)西藏,一块既熟悉又遥远而神秘的土地,一个被称为世界第三级的地方。熟悉源于她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打小就知道的常识。遥远是时空元素,神秘蕴是什么让你对旅行无法自拔,6月国内最佳旅行地总有一款适合你是什么让你对旅行无法自拔,是旅行中那许许多多的不期而遇,还是因为某人某事!也许更是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试问全年什么时候出门旅行最好,我想一定是6月,学校放假天气不冷不热草原这时有如童话故事般存在的小城哈罗盖特英伦印记(23)哈罗盖特只是我们从英格兰前往苏格兰途中的一个驿站,是我们在游览了约克古城后到达的住宿地。离开约克古城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来到哈罗盖特时已经是夜晚了。因为在这里我们没有任务,只是住宿一西藏阿里东嘎石窟西藏阿里东嘎石窟遗址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札达县城以北30余公里的东噶村,海拔为4100米左右。西藏古格时代的宗教艺术遗存较多。主要有,古格王国遗址的白庙和红庙中的壁画札达托林寺壁画东方讲故事葡萄牙足球俱乐部比兰尼塞斯比兰尼塞斯足球俱乐部英文名为BelenensesOS,国语译名为比兰尼塞斯足球俱乐部。法马利卡奥法马利卡奥足球俱乐部是属于葡萄牙的一支球队。两个不同的足球俱乐部,你更喜欢把新疆文物搬进千家万户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贾春霞萌趣可爱的唐小驹摆件龟兹乐舞书签五星出东方鼠标垫天王踏鬼冰箱贴位于新疆旅游大厦的新文创末胡营办公室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这些作品以新疆历史文化为创意高反时的三种吸氧方式首先呢,高反时,对于吸氧这事,得摆正了心态,的确,吸了氧之后会有依赖性,后续的行程中会增加你的负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吸氧但是在高原上,这是最直接缓解高反症状的方法,所以该吸的我想骑自行车去西藏,川藏线318国道2000多公里能坚持下来吗?本人是一名背包客,在环游中国的路上跑了五年,以前五年在路上跑了二十来个省,走了县城加省会城市地级城市上千个,打卡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景区几百个,如今从2020年开始停美国签证面试中最容易犯的4个错误!你的邀请函会是拒签的元凶其实,美国签证真有想象中的这么难吗?万事起头难,想要去美国旅游,体验美帝风情,顺利通过面试获得美签,不外乎几个原则。只要轻松把握好这些要素,美国正在向你招手呢!今天老胡给大家列举最